以下是含有陶土的搜尋結果,共108筆
台中市立大甲高中長期推動在地化與實作導向教育,今年美工科與在地百年製麵品牌「大呷麵本家」展開深度產學合作。雙方於今(11)日在麵本家舉辦「產業教育文化永續論壇」發表成果,展現學生創意與地方產業結合的能量。
昔日儲放稻穀的老穀倉,化身為訴說土地故事新地標,茶籽堂在宜蘭大南澳打造全新「苦茶油製油所」,結合專業製油工藝與文化策展,呈現品牌十年來復興苦茶油、推動地方共生歷程。執行長趙文豪表示,以「回到土地」為核心理念,透過製程展示、展區策劃與建築再生,讓民眾重新理解土地與產業間的連結。
為推動產學文化交流、深耕地方藝術能量,國立金門大學圖書館攜手金門縣陶瓷廠30日推出《青花纏枝新想像》陶瓷創作展,吸引不少學生到場欣賞全國唯一「官窯」藝師用心創作的42件絕美藝術品。展覽展現產學協力推動藝文創生的成果,為島嶼美學開啟新篇章。
為推動產學文化交流、深耕地方藝術能量,國立金門大學圖書館與金門縣陶瓷廠攜手推出《青花纏枝新想像》陶瓷創作展,今(30)日上午於金大圖資大樓2樓展示區隆重舉行開幕典禮,吸引不少學生前往欣賞由全國唯一「官窯」藝師們用心創作的42件絕美藝術品,充分展現產學協力推動藝文創生的成果,開啟島嶼美學新篇章。
巴黎十月的藝術氣息總帶著一種緩慢的張力。《Acne Paper》近期於巴黎呈獻紐約藝術家Peter Schlesinger的陶瓷作品特展,以八件創作回望他自2013至2019年間的心靈軌跡。Schlesinger擅長以陶土塑造樹木與人物的姿態,像《修剪樹的男人》、《三株柏樹》等作品皆蘊含強烈的人性象徵。樹枝的伸展與人身的對話,在靜謐中顯露生命的詩意,質地厚實卻帶有呼吸感,成為他獨有的雕塑語言。
為回應建築產業數位化、智慧化的趨勢,中原大學建築學系新設「參數化設計與數位製造工坊」,推動從設計思維到施工實踐的全方位數位轉譯。此AI數位製造實驗室整合設計、構造與科技應用,讓學生能在實作中驗證設計邏輯,體現中原建築「理論與實作並重」的教育理念,邁向以數位技術為核心的教學與產業接軌新篇章。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推出全新展覽「描摹字句的敘情者-陳庭怡新秀創作個展」,帶來將漢字的韻律融入陶瓷創作的新銳陶藝家陳庭怡19件陶藝作品,打造充滿詩意的空間。即日起至11月2日於陶博館1樓陽光特展室展出,歡迎民眾到場一覽立體文字的詩意與奧妙。
2025恐怖靈異話題新作《泥娃娃》再曝神秘角色,女星周采詩首度挑戰恐怖片,詮釋遊走禁忌邊緣的陶藝家「劉芯」,她在不幸失去腹中孩子後,這份悲傷竟意外喚醒邪門泥咒。自己也是母親的周采詩直言:「光看劇本就被嚇得亂七八糟,分了三次才終於看完!」還透露拍攝期間心臟不適,去醫院檢查也找不出病因,幸好殺青後就自然恢復。
三公斤瓷土五公斤陶土,還有一整盒含直尺圓規各式金屬木質工具,有的買不到,是老師自己做的。又訂製姓名印章準備蓋於壺底,老師說兩千年後出土,是有憑有據。我不曾將自己的名字印刻於紙張之外,因此倍感隆重謹慎。
第14屆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將於11月1日在台北市立美術館開幕。展覽由柏林漢堡車站國家當代藝術美術館雙館長山姆.巴塔維爾與提爾.法爾拉特共同策畫,集結來自全球35個城市、52位藝術家的作品,其中包含33件全新委託創作與現地製作。
新北市立陶藝博物館今(28)日起推出由陶藝家施姵伃所帶來的「內在小孩—施姵伃陶藝展」,展出多項以兒童插畫式風格呈現立體的陶藝作品,結合甜點、交通工具、小怪獸等療癒元素,為作品注入滿滿的趣味與驚喜。展期即日起至9月21日在陶博館B1陶藝長廊展出,陶博館歡迎民眾踴躍前往參觀。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
從新北市到海風輕拂的澎湖,呂翊菁的人生軌跡是一場融合藝術、創業與返鄉情懷的旅程。曾任新北鶯歌陶博館展覽組承辦人,她在疫情期間離開穩定的公部門工作,回到父母的故鄉澎湖,以祖母的空屋改造成「東衛參捌─青年旅舍暨陶藝工作室」,打造結合陶藝教學與住宿的複合空間。她說,澎湖雖步調緩慢,但正因市場尚未飽和,她能在海島的寧靜中,開創屬於自己的藝術天地,也吸引國內外旅人親手感受陶土的溫度。
「2025全國兒少陶藝獎」今(17)日起於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1樓陽光特展室展出,100件以「站上巔峰:我的運動舞台」為主題的陶藝作品,展現全國兒少學子們用陶土刻畫出心中對運動的熱愛與想像。新北市文化局長張䕒育受邀出席開幕典禮,表示「全國兒少陶藝獎」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兒少陶藝競賽,新北市政府將持續推動陶藝教育,陪伴學子成長。展期至9月28日,歡迎民眾到陶博館欣賞。
有感人氣肖像吸客力道強勁,超商雙雄持續與高聲量IP合作拓展客群,全家再推新一波迪士尼合作活動,有機會帶走萬元限量潮玩;7-11攜手潮玩品牌泡泡瑪特,多款實用周邊皆可加價入手。
東森旅遊實境節目《花甲少年趣旅行》最新一季由「花甲藝人」蔡小虎、龍千玉,攜手「少年藝人」孫淑媚、楊子儀前往台南展開旅程。蔡小虎、龍千玉和孫淑媚感情深厚,談起3人的情誼緣分,3人感性的透露,一切都與2019年因大腸癌病逝的賀一航有關,龍千玉說:「幾年前,賀一航大哥過世,因為我們都是賀大哥的好友,有一段時間大家都去陪賀大嫂,甚至還創了一個群組,叫做『不同爸爸媽媽的群組』,因為這樣,感情就變得越來越好」。
「武夷山,我來了!」來自台灣的青年學子站在武夷山天遊峰之巔彭祖廟前,俯瞰九曲溪蜿蜒穿梭於青翠山巒之間,忍不住放聲歡呼。這場旅程,對他們而言,不僅是一次挑戰體能的登山活動,更是深入感受兩岸文化交流的起點。
在山海城市-基隆,土與火的對話悄悄發生。18位創作者在不同時間、以各自的節奏,來到王美雲老師二沙灣的住家兼工作室。有些人持續數年,有些人斷續參與。這不是一場制式的課程,而是一段流動的學習體驗。
位在台北市文山區景興國小旁的「景興公園」,與仙跡岩風景區相接,原為景美第2公墓,後變更為公園用地。北市工務局1日舉辦「景興公園」啟用活動,公園處表示,此次串連公園周邊綠資源,從林相改良、公園步道設置與水土保持設施等多方改造,更有田園體驗區,供民眾認養,也設計雨水積磚和雨撲滿,兼顧生態環保與人文教育。
有「陶板將軍」之稱的陶藝家何應朋,曾是中科院研究人員,2000年開始投入製作陶燒藝術。近年他雖受惡疾「重症肌無力」所苦,仍持續製作陶燒藝術品;本月更將捐出200多件作品,供北台南家扶中心辦理特展,藉由拍賣、贈送吸引善心人士捐款,以協助弱勢兒童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