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集團合併的搜尋結果,共152筆
華碩於第三季季底出貨高峰後,10月業績較9月高基期回檔25%,但電競、板卡等產品線延續動能,加上雙十一電商檔期啟動備貨效應,其單月集團合併營收663.3億元、品牌合併營收627.26億元,年增皆超過3成,同步再寫下同期新高,亦創單月歷史第四高。
華碩(2357)發布10月自結營收,集團合併營收為663.3億,較9月減少19.7%,年增率約為32.84%,創同期新高。累計前10月集團合併營收為6023.11億元,年增24.7%。
晶華國際酒店股份有限公司(2707)今日召開董事會,通過2025年第三季財務報表。2025年第三季每股盈餘(EPS)為2.33元,較去年同期的1.74元增加0.59元,約33.91%,累計前三季每股盈餘(EPS)為7.93元,比去年同期的7.39元,增加0.54元,約7.31%。合併總營收為50.0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5.83億元增加4.22億元、約9.22%。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為10.1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0.68億元、約7.25%。
可成(2474)今(6)日公布10月集團自結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4.53億元,月減7%、年增5.8%。第三季單季營收48.61億元,季減4.4%、年減5%。累計前10月集團合併營收157.4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9.28億元、年增6.3%。
IPC廠飛捷(6206)召開董事會,通過2025年度第三季財務報告。飛捷今年第三季每股盈餘升至1.56元,飛捷前三季雙率雙增,營業利益突破10億元,累積前三季EPS已達5.33元,高於去年同期的4.75元,飛捷整體業績達成率符合預期。
全球第四大汽車製造商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宣布擬斥資130億美元(約新台幣近4千億)擴大美國產能,生產更多吉普車、皮卡和休旅車,並表示這是該車廠歷來最大規模的單筆投資。
不畏台股今(13)日慘跌,華碩(2357)9月業績加持,股價盤中維持2%漲幅,表現強勢。由於華碩第三季合併營收季增近7%,優於本土法人預估3%,加上法人正向看待華碩2026年營運將受惠於AI伺服器,應是帶動股價逆勢上漲的關鍵。
雙A品牌廠於季底備貨與換機潮拉抬下,9月及第三季業績同步年月、年季雙增,動能明確。華碩得利電競、顯卡與商用PC業績增長外,伺服器業務亦帶來挹注。宏碁PC核心事業明顯回溫,同時對AI雲端、高速運算布局,亦透過子公司安圖斯擴大部署。
可成(2474)今(8)日公佈自結9月集團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5.62億元,月減7.3%、年增6.8%。前9月集團合併營收142.96億元,年增6.3%。
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24日宣布,對全球自行車龍頭巨大集團發出暫扣令,即日生效。理由是台灣廠區存在「強迫勞動」疑慮。巨大集團已委請美國律師向CBP申訴,爭取撤銷暫扣令,並持續強化供應鏈透明度,務求把損害壓到最低。
宏碁泛美區營運總部,從原在聖荷西租賃近40年的辦公室搬遷至去年自購的聖塔克拉拉大樓。董事長陳俊聖25日表示,宏碁購置自有區域新總部,除展其對美國市場的堅定承諾,也期能藉該處位居美洲樞紐之利,加速推動在該市場業務。
巨大(9921)驚傳自行車遭美實施暫扣令,預估將影響營收4~5%,今(25)日賣壓蜂擁而出,股價開低後,晨盤一度重挫8%左右。
華碩(2357)8月集團合併營收達628.15億元為歷年同期新高,月增14.48%,年增9.93%;前8月合併營收為4,533.87億元,年增22.2%。營運持續繳出佳績加上,AI基建服務商Nebius取得微軟訂單,華碩也是供應商,雙利多加持,股價今(11)日一度漲逾4%,攻700元大關。
新興AI基建暨算力服務商Nebius,取得微軟未來6年AI基建及GPU算力服務大單,利多消息帶動Nebius主要AI伺服器供應台廠華擎(3515)股價大漲,9日開盤即跳空攻上289元漲停價、一路鎖至收盤,Nebius的另兩家台主力供應商技嘉(2376)與華碩(2356)亦開出紅盤。
中華信評近期更新對國內主要銀行及金控的信用評等結果,反映各金融機構在資本水準、業務策略與風險控管方面的最新發展,其中,凱基銀行與其母公司凱基金控的信用評等獲得確認,評等展望皆為「穩定」,顯示其在集團支持、資本管理與流動性結構方面具備一定優勢;元大銀行亦因穩健的資本管理,維持「穩定」的評等展望。
不畏關稅及匯率亂流,商用車精密金屬加工廠光隆精密-KY(4581)第二季營收與第一季持平,但受惠產品組合調整與成本優化,毛利率逆勢衝高至35.6%,創掛牌以來新高。雖受美元及日圓波動影響產生匯損,拖累單季EPS降至1.27元,遜於第一季的1.43元,但累計上半年EPS達2.7元仍優於去年同期的2.54元。
光隆精密-KY(4581)通過上半年度財報,2025年上半年合併營收為5.63億元,年增0.5%,上半年毛利率35.25%,優於去年同期30.76%,但受到運受美元及日圓匯率波動影響產生匯損,稅後淨利0.91億元,每股盈餘2.7元。展望下半年,將持續發揮產品組合優勢、提升毛利率、加速新產品及新客戶導入並有效控管營運費用,全年毛利率有望優於去年,管理階層對於今年的營運目標維持正向展望。
華碩第二季財報出爐、打破市場憂匯損傳言,雖匯率波動與因應關稅進行供應鏈調整,致其雙率同步年季雙減,惟業外來自投資及匯兌各近11億元及股利20億元的收益挹注,稅後純益98.0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3.2元,雖年季雙減、但優於市場預期,累計上半年已賺3個股本、EPS 30.42元,為歷年同期之最。
預拌混凝土廠國產(2504)2025(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為112.43億元,年增5.54%,稅後淨利達到19.3億餘元,每股盈餘1.58元,若扣除去年同期售地業外獲利收入的比較基期因素,整體呈現相當穩健向上的營運態勢。
第二季季底出貨高峰過後,雙A品牌廠7月業績雙雙較前一個月回檔約2成。其中,華碩(2357)單月業績仍站穩500億水位,宏碁(2353)亦守穩200億關卡,雖新台幣升值帶來的匯率壓力仍未褪,不過雙A皆仍維穩年成長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