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電池與儲能的搜尋結果,共22筆
永續做得最有感的企業公開!
2025年是上海聖約翰大學升格為大學二甲子、創校120週年的重要里程碑。這所由美國聖公會施約瑟主教於1879年創立的名校,1905年升格為大學,素有「東方哈佛」與「外交人才養成所」之美譽,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的教會大學。今年同時也是聖約翰科技大學於2005年升格為科技大學的第20年,學校承襲上海聖約翰大學的教育血脈與辦學理念,將於2027年迎接創校一甲子,延續這份跨越時空與地域的教育榮光。
據《澎湃新聞》報導,2025年第四季已至,公募機構如何研判未來A股市場走勢?投資主線又聚焦於哪些領域?《澎湃新聞》採訪了6家公募的觀點,大部分公募認為A股權益資產性價比仍高,同時預計新一輪穩增長政策窗口或將開啓。如鵬華基金、平安基金、路博邁基金等均對當前市場維持樂觀態度,並指出了後續可關注的配置方向。
美國那斯達克指數連2日收漲,站回所有均線,帶動台股今(30)日大舉反彈。台股多頭趨勢未變,檢視台灣掛牌所有主動ETF,全部收在平盤之上,其中,主動中信ARK創新(00983A)單日漲3.5%最多,其次為主動統一台股增長(00981A)的2.88%,以及主動群益台灣強棒(00982A)的2.38%。
AI帶動全球產業加速數位轉型,引爆驚人的電力需求,使得能源供應鏈成為市場新焦點!統計台股市場,海外能源相關ETF績效全面勝過加權指數,FT潔淨能源(00899)今年以來績效穩居能源ETF第一;若以近一季漲幅,中信電池及儲能(00902)高達47.29%,表現亮眼。
為協助台灣電動車產業開拓新興市場,並推動台灣與中南美洲在綠色轉型上的互補合作,外交部委託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外貿協會)首次籌組的「中南美洲電動車拓銷團」,於9月22日至10月3日展開為期12天的行程。本次拓銷團集結創奕能源、泓創綠能、台塑新智能、奇美車電、太平洋電線電纜等15家台灣業者,深入訪問墨西哥、瓜地馬拉、巴西及巴拉圭四大潛力市場,以具體的產業合作,深化我國與中南美洲友邦及重點國家的經貿連結,搶攻全球綠色轉型的龐大商機。
川普推「電力加速」計劃上路,颳起美核電股投資熱,除核電新創股Oklo連兩日上漲超過3成外,美股GEV(奇異維諾瓦)、ETN(伊頓)等核電股也同步跟漲,顯示美股資金快速湧進電力能源板塊,帶動四檔海外能源股票ETF本週來股價表現噴發。法人預估,川普電力政策紅利,加上輝達最新宣布投資Open AI千億美元助攻,將掀美國電力與資料中心新戰局,多家核電股有望齊衝高,推動海外能源ETF股價掀快攻旋風。
矽谷能源(7678)專注鋰電池與儲能系統研發整合,提供智慧、節能、綠色的新世代能源解決方案。秉持「SEGL」理念-Smart、Energy、Green、Life,透過創新科技連結能源與生活。
台泥旗下超級電池廠三元能源科技小港廠日前大火,延燒27小時,引發民間對電池與儲能安全憂慮。當地小港里長洪世春,發送通知單廣邀里民,於7月30日上午準備前往工廠抗議,除表達對該公司不滿,也要讓高雄市府聽到小港居民心聲。
台泥旗下超級電池廠三元能源科技小港廠日前大火,延燒27小時,引發民間對電池與儲能安全憂慮。經濟部24日表示,對於鋰電池「熱失控」問題,將與消防署研議《儲能消防安全指引》修正,就加大與人口稠密區距離、電池隔架高度、工廠距圍牆等進行討論。
台泥旗下超級電池廠三元能源科技小港廠日前大火,延燒27小時,引發民間對電池與儲能安全憂慮。經濟部進行起火事故原因調查,今(24)指出報告已完成,但因檢調調查中不能公開。對於鋰電池「熱失控」問題,將與消防署研議《儲能消防安全指引修正〉,就加大與人稠區距離、電池隔架高度、工廠距圍牆等進行討論。
中國商務部公告限制出口「電池正極材料製備技術」以及5項提煉鋰技術,這些是製造電動車動力電池與儲能電池的關鍵技術,即日起未經中國官方許可,禁止出口。泓辰表示,公司正積極建置磷酸鋰錳鐵(LMFP)示範產線,將凸顯公司在台灣能源自主政策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熙特爾新能源傳捷報,旗下子公司辰熙精密自去年第四季啟動量產以來,電池模組出貨已突破596MWh,帶動熙特爾第一季合併營收達2.47億元,年增203%,今年營運可望逐季走揚。日前證交所已通過熙特爾初次申請創新板股票上市案,預計今年第二季掛牌上市。
電動車市場成長趨緩,尤其純電動車(BEV)最為明顯,預計2025年成長率降至13%。為解決里程焦慮問題,產業正積極發展新技術。在電池技術方面,寧德時代推出可十分鐘充電達600公里的4C充電倍率磷酸鐵鋰電池,預計2025年擴大市場投放。半固態電池已於2024年量產,2025年將加速裝車,而全固態電池預計2027年後量產。
受惠旺季加持,又有轉投資營運貢獻,台泥(1101)2024年12月營收165.43億元,創同期新高,累計2024年營收1,549.09億元,也是歷史新高。亞泥(1102)2024年12月營收則是當年單月次高。
2024年進入尾聲,準備迎接2025年全新開始,瞬息萬變的科技產業又將出現什麼變化?研究機構Gartner與TrendForce分別公布科技產業10大趨勢,圍繞在人工智慧、機器人及高效能運算,預料相關產業將持續蓬勃發展。
台灣電池協會第十屆理監事9月19日完成交接,新任理事長陳勝光接受訪問時指出,2050淨零排放、ESG趨勢下,鋰電池產業主流逐漸走向電動車動力電池與大型儲能電池等新興應用,國產電池芯受限於產業規模,政府產業政策,內需市場逐漸有被中國電池取代之勢。電池協會呼籲政府主管部會正視台灣電池(芯)產業面對的生存壓力,官產學研應攜手因應能源轉型下國產電池業的挑戰。
電價審議會拍板,民生電價凍漲,然產業用電平均漲12.5%,綠能與淨零至關重要。由外貿協會(TAITRA)與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旗下產業聯盟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GESA)共同打造台灣規模最大的綠能與淨零產業交流平台「Energy Taiwan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Net-Zero Taiwan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將於10月2日至4日在台北南港展覽2館登場。外貿協會秘書長王熙蒙表示,今年展覽共計480家廠商參展、使用1625個展位,展覽規模為歷年最大;另外成長幅度達30%、國際參展占比達20%,同為歷史新高。
外貿協會與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旗下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GESA),共同主辦「Energy Taiwan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Net-Zero Taiwan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30日舉辦記者會,集結綠色產業龍頭業者齊聚,並揭示展會主題「淨零新世代:布局永續綠能的創新藍圖」,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指出,隨著全球科技產業快速發展,淨零轉型是面對氣候變遷挑戰的唯一解方。
台灣規模最大的綠能以及淨零產業交流平台「Energy Taiwan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Net-Zero Taiwan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將於10月2日登場。今年展覽再創幾項新記錄:共計有480家廠商參展、使用1,625個展位,展覽規模為歷年最大,成長幅度達30%、國際參展占比達20%,同為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