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非銀行的搜尋結果,共207筆
美國聯準會再次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因市場提前反應,加上主席鮑爾表態12月未必降息,被解讀談話偏鷹,包括新台幣在內的亞幣震盪走貶,中央銀行副總裁朱美麗在立法院備詢時指出,利差只是其中一項因素,當前國際金融市場動盪較大,匯率走勢難估計,升貶由市場供需決定。她並對穩定幣的發展提出看法,指稱因具有支付功能,穩定幣可視為貨幣,其使用情況將對貨幣總計數M2增減產生影響。
穩定幣為當前市場火熱議題,中央銀行副總裁朱美麗30日在立院財委會備詢時明確表示,穩定幣具有支付功能,可視為貨幣;央行業務局長謝鳳瑛也補充,穩定幣發行未來確實會衝擊銀行體系,導致銀行存款流失。
中國人民銀行15日公布今年前三季新增貸款人民幣(下同)14.75億元。按此計算,9月新增貸款1.29兆元,遜於預期。
綜合外媒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周二發布最新報告,警告市場對於風險的容忍度太高,若風險資產的價格大幅偏離基本面,出現不利衝擊時就會劇烈修正。同時,IMF首席經濟學家古林沙(Pierre-Olivier Gourinchas)示警,當前的人工智慧熱潮是一個經濟泡沫,甚至與網路泡沫相似。
大陸股市在結束「十一」、中秋長假(10月1日至8日)後,將於9日恢復交易。觀察近十年數據,上證指數在十一長假後的首個交易日上漲機率達70%,為投資人帶來樂觀期待。專家指出,假期期間美股、日股、港股等表現穩健,加上中國人民銀行將於9日大手筆釋出流動性,都有望支撐節後市場走勢。
銀行房貸資金吃緊,不少欲申貸房貸的民眾,將目光轉向非銀行的金融機構。據聯徵中心最新統計,2025年上半年保險公司新增房貸人數為3,813人,雖遠不及銀行新增房貸人數9萬8,444人,但年成長幅度高達86%,大幅超越銀行的年減幅35%。
美國聯準會(Fed)內部為降息幅度陷入分歧之際,達拉斯聯準銀行總裁蘿根(Lorie Logan)25日建議,Fed應考慮放棄以聯邦基金利率作為貨幣政策基準,讓更活躍的隔夜利率「三方一般擔保利率」(TGCR)取而代之。
史上最強打房威力持續增加!最近新聞最常看見的消息,無非是許多購屋者因為申辦貸款卡關,有的要等上二、三個月,甚至有的銀行已暫停收件,讓不少人只好忍痛解約。政府的打炒房初衷,到底影響了哪些人?面對最強限貸令,該如何解套?
為保障民眾向銀行申辦購屋借款後,保有家庭生活經濟安定,部分銀行在辦理房屋貸款時,會建議借款人投保房貸壽險;金管會提醒消費者,房貸壽險並非法令強制投保項目,銀行不得以此作為核准房貸的必要條件,民眾在投保房貸壽險前,應確實評估5大要項,確認是否有需求。
市場傳出三商美邦人壽採取邀請制,尋求併購機會,中信金被點名為買家名單之列。對此,中信金總經理高麗雪12日在法說會上表示,不評論個案,且中信金一向注重自身成長,至於併購的考量主要有三大原則,一為是否有適合的資產可以產生綜效,二是聚焦獲利與資本配置,三是以客戶所需的產品跟服務為出發點。
中信金今(12)日召開法說會,「三商美邦人壽招親」成為關注焦點之一。總經理高麗雪表示,「不會對個案進行評論」,中信金一向注重自身成長,併購考量三大原則,一是是否有適合的資產可以產生綜效,二是聚焦獲利與資本配置,三是以客戶所需的產品跟服務為出發點,整體而言,中信金維持「銀行業務比重占7成、非銀行占3成」的長期策略方向推進。
美國關稅戰之下,中信金(2891)總經理高麗雪今(12)日表示,已盤點對美銷售比重占10%客戶,列出風險等級,中高曝險相關客戶授信僅占全行授信部位約1.5%。海外佈局方面,她表示,海外據點放款動能強勁,中信金不僅沒有裁撤海外據點計畫,還會在重點區域深化布局。
為了「留房、留愛不留債」,部分銀行在辦理房屋貸款時會建議借款人投保房貸壽險,以保障民眾辦理房貸後的家庭生活經濟安定。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9日強調,房貸壽險並非法令強制投保項目,銀行也不得以此作為核准房貸的必要條件,民眾在投保房貸壽險前,應依自身財務狀況與風險承擔能力,確實評估是否有需求。
國內金控自結8月獲利陸續出爐,目前已有6家金控公告自結盈餘,前八月合計賺逾1300億元,中信金以495.81億元居冠。
國內金控2025年8月獲利陸續出爐,截至5日為止,已有5家金控公告自結盈餘,前八月合計賺逾1,300億元,中信金以495.81億元居冠;從成長情形來看,永豐、華南及第一金控累計獲利均較2024年同期增加。
「88會館」負責人郭哲敏涉及地下匯兌218億餘元,一審依違反《銀行法》非銀行不得經營匯兌業務罪,判郭11年8月徒刑,上訴後,由於他的羈押期限9月15日到期,二審台灣高等法院今開庭,郭哲敏說沒有動機要逃跑,逃跑會讓家人蒙羞,請求給予交保機會,且任何替代羈押方式均配合,庭末法官諭知候核辦。
美國「對等關稅」8月上路,中美進入第3輪延長賽,兩國緊張關係顯得可控。這段期間,陸股呈現上漲趨勢,上證指數刷10年新高,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數突破去年10月高點,A股總市值首次突破百兆人民幣(約新台幣418兆元)。陸股這一波上漲堪稱「慢牛」出頭,後市要看政府寬鬆政策是否持續,以及中美貿易戰所造成的衝擊能否化解。
美國「對等關稅」8月上路,中美進入第3輪延長賽,兩國緊張關係顯得可控。這段期間,陸股呈現上漲趨勢,上證指數刷10年新高,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數突破去年10月高點,A股總市值首次突破百兆人民幣(約新台幣418兆元)。陸股這一波上漲堪稱「慢牛」出頭,後市要看政府寬鬆政策是否持續,以及中美貿易戰所造成的衝擊能否化解。
金管會公布外籍移工國外小額匯兌業務最新概況,5家業者2025年上半年合計交易金額達602.74億元、年增達49.12%,已達2024年全年841.89億元的71.59%,預期2025年全年交易金額有望超越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