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預防三高的搜尋結果,共13筆
我國一年因三高合併症的就醫合計有850萬人,醫療費用占健保的4成,而代謝症候群患者是三高疾病的潛在候選人。國衛院利用人體生物資料庫數據分析,在代謝症候群5大指標(腹部肥胖、血壓偏高、空腹血糖偏高、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中,若腰圍、血壓同時超標,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機率將達68.3%。
酪梨富含健康脂肪和營養,適量食用有益身體健康,營養師李婉萍指出,酪梨能幫助抗發炎、護眼、預防三高,其種子富含兒茶素、綠原酸,水溶性纖維有助減重,可以泡茶來喝,但腎臟患者得留意飲用量。
青春永駐是許多人的追求,但歲月痕跡總是無所遁形,使人出現體力變差、視力不清、關節痛等問題。專家指出,這些老化現象的幕後黑手是「慢性發炎」,建議透過適度運動、放鬆、規律的作息對抗發炎;近期天氣變熱、陽光普照,為避免紫外線加速皮膚老化,務必做好全方位防曬,透過補充維他命C、蛋白質,促進膠原蛋白生成。
失智症與飲食習慣密不可分,日常飲食會影響大腦健康,怎樣吃才能護腦?國健署指出,要多攝取綠色蔬菜、多吃鮭魚、鯖魚、秋刀魚3大魚類、補充適量堅果。健康飲食就像大腦的保護網,吃對能降低失智發生機率。
心血管疾病常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心臟內科專科林謂文醫師22日參與「預防醫學 養肝講座」時表示,三高初期症狀不明顯,如同「隱形殺手」,因此,預防及定期監測成為掌握健康的關鍵,建議從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健康飲食、規律運動著手。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長期關注健康議題,於22日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第三屆「預防醫學 養肝講座」,特別邀請心臟內科專科林謂文醫師、新光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劉宗翰、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副院長戴嘉言,以及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內科部副部長兼胃腸肝膽科主任、長庚大學副教授林成俊,以中、西醫的角度,分享預防肝病的觀念及衛教,現場聽眾收穫滿滿。
台灣人口快速高齡化,慢性疾病發生增加,根據統計,每年約6.2萬人死於三高相關疾病,健保支出一年約1,700億元。行政院長卓榮泰17日聽取衛福部「三高防治888計畫」報告,期許從預防醫學角度及早發現與介入,達成健康台灣願景。
行政院會今日通過「三高防治888計畫」,衛福部指出,預計目標至2030年,將8成病友加入照護網,讓照護網內的8成病友接受生活習慣諮詢,並讓8成病友的病情獲得三高控制,強調2030年降低三高慢性病標準化死亡率1/3,是「健康臺灣」首要的政策目標之一,請各部會投入相關資源推動888三高慢性病防治,並定期檢視成效景。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為鼓勵事業單位積極落實職場無菸措施及推動各項健康促進工作,以建立職場健康的工作環境及養成健康生活型態,分別頒發「健康啟動」與「健康促進」兩種標章。日前國健署公告健康職場認證共計2,292家通過,其中合庫分別取得183家「健康啟動」標章、65家「健康促進」標章,為本年度通過認證家數最多的金融業。
談及影響血糖的危險因子,大多數人都會想到飲食。然而,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莊武龍引述研究指出,睡眠不足會顯著影響血糖調節,使罹患胰島素阻抗及第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值得特別留意。但研究也發現,運動有助於抵消睡眠不足對身體代謝和生理機能的影響。因此在睡眠找回平衡前,應保持運動的習慣。
夏日來臨,讓人想要喝一杯手搖飲,但高糖分、高熱量卻是侵害身體健康的兇手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高達7成民眾,尚未意識到自己擁有三高數值異常的問題,因此,不妨從改善日常飲食、生活習慣著手,讓身體保持健康狀態。
台灣水果種類多又甜美,但到底愛吃水果,會不會造成脂肪肝呢?營養師表示,水果裡面的糖,尤其是果糖,比蔗糖更容易堆積在肝臟,因此水果1天最好就是2份,但是最好要分餐吃完,每一份就是正常飯碗的8分滿,且常選低GI的水果。
藍莓有著「超級水果」的稱號,醫師就指出,其抗氧化力是綠茶的10倍以上,且富含花青素,可保護腎絲球的微血管,是相當適合腎友的低鉀、高抗氧化水果。不僅如此,很多研究報告都顯示,藍莓具有預防三高、活化大腦等功效,對身體有許多正面影響,值得日常多多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