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風險性資產表現的搜尋結果,共89筆
隨著美國重啟降息,市場信心獲得提振,全球股市普遍上漲。投信法人建議,未來資金行情將更為寬鬆,股債皆有表現機會,可布局多重資產型基金,掌握股債輪動行情。
政策利多連發,亞洲股市接棒美歐,全球資金持續輪動。回顧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根據EPFR統計至10月22日止近一周,美國股票基金淨流入居冠、金額為133.31億美元、其次為已開發歐洲20.15億美元、全球新興市場2.51億元。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9月台股基金定期定額扣款筆數衝高至501,814筆,金額多達29.15億元,均為5月以來的單月新高紀錄,換算後平均每筆扣款金額逾5,800元,更是刷新今年單月最高紀錄。
台股近期屢創新高,連帶主動操作的台股基金也績效長紅,根據CMoney統計,至16日主、被動台股基金共112檔淨值與大盤同創新高,投信法人表示,大盤在創下新高後,接下來面臨的挑戰更為複雜,預期台股將維持上檔有壓、下檔有撐的區間行情,此時也凸顯主動選股、靈活調整的重要性。
儘管貿易風險再現,全球股市一度震盪,但市場信心很快回復。回顧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根據EPFR等統計至10月15日止近一周,美國股票基金淨流入持續居冠、金額為124.29億美元;全球新興市場與拉丁美洲,則分別小幅淨流入1.21億元、0.19億元。
根據集保中心受益人統計數據,10月第一周整體債券ETF受益人多數呈現下滑,但仍有13檔逆勢增加,觀察人數增加超過雙位數產品,以非投等債ETF和短天期債ETF增加較多。投信法人表示,非投資等級債因具有票息高及低存續期的特性,既能滿足投資者對於收益的追求,在面對降息節奏與強度仍難掌握的環境中,也能發揮較好的波動抵禦能力,非投等債ETF不失為現階段可考慮善用的工具。
近一年債市投資在通膨升溫、經濟放緩疑慮、關稅政策衝擊、美國財政赤字等不確定性干擾下遭逢逆風,但隨聯準會9月啟動降息,且點陣圖顯示至年底有2碼降息空間,重新燃起市場樂觀情緒,也帶動市場於信用債的投資情緒,相關債券ETF跟漲。法人觀察,101檔原型債券ETF近一年含息報酬率表現,多檔率先翻紅,顯示債券投資正逐步從新台幣暴力升值的影響中走出,過半數為非投等債ETF。
美國聯準會(Fed)9月如市場預期降息1碼,最新利率點陣圖顯示今年尚有2碼降息空間。投信法人表示,從過去經驗來看,降息有利於市場資金動能,帶動風險性資產表現,台股在資金效益及AI驅動的企業獲利支撐下,多頭行情有續航力,預期將延續到明年。
統計近十年第四季全球主要股市表現,整體全數走揚,前十強更幾乎都有4%以上的平均表現,市場法人表示,第四季向來為傳統的節慶消費旺季,加上先前影響市場的不確定因素逐一減低,以及聯準會重啟降息循環,金融環境更需寬鬆,及景氣仍保韌性,仍看好風險性資產表現,尤其以受惠AI科技大勢程度高的美股、台股及評價合理且近期傳出政策利多的印度股市最值留意。
各國股市經歷第二季初股災洗禮之後,皆展開反彈行情,並紛紛於第三季起不斷刷新歷史高,而有別於去年多以美、台科技為主的相關ETF表現居前,第三季以來績效表現最為強勁的轉以亞洲股市為主標的,其中又以陸港股ETF表現更是超前,跨區股市則以軍工航太、能源相關標的領先。
在政策力挺AI與產業升級、南向資金與IPO熱潮湧入,以及科技龍頭財報優異等利多支撐下,即使法人一致看好陸港股中長期投資價值,但仍建議投資人仍應採取定期定額或逢低布局策略,參與大陸股市市場復甦契機。
在政策全面力挺AI、南向資金與IPO熱潮湧入,以及科技龍頭財報優異等多重利多加持下,9月22日A股主要指數齊步收紅,市場氛圍回暖。法人指出,陸港股中長期投資價值仍具吸引力,看好AI、內需及高股息等題材,但建議投資人採定期定額或逢低布局,以因應短線震盪風險。
第三季以來全球股市表現亮眼,美股、日股與台股連番創新高,也反映在相關ETF的表現上。聚焦市面上28檔高股息ETF,今年以來僅剩下3檔為負報酬,其餘全數轉正,法人指出,截至9月18日止,高股息ETF中有6檔報酬率逾10%,表現足以與大盤匹敵。進一步觀察可發現,績效較佳的高股息ETF多聚焦科技成長股,或是投入今年以來表現亮眼的陸股、日股市場。
台灣指數公司與富時羅素公布系列指數季度審核結果,台灣50指數(0050)迎來換股,新增康霈生技(6919)、川湖(2059)兩檔,同時刪除藥華藥(6446)、台泥(1101),引發台股上周五(19日)尾盤急跌,下挫190.99點,收25,578.37點;凱旭投顧分析師陳智霖表示,面對輪動加速的盤勢變化,策略重心也須同步調整,強化籌碼控管與產業趨勢選股。
根據CMoney資料統計,本周共39檔債券ETF自15日起開始進行除息,統計年化配息率逾6%共7檔,其中,第一金優選非投債(00981B)、復華彭博非投等債(00710B)、凱基美國非投等債(00945B)及富邦全球非投等債(00741B)等四檔非投資等級債券ETF年化配息率位居領先群。
全球股市創高後,外銀普遍對後市維持正面展望,看好美股及亞洲除日本外的股票市場表現,認為聯準會降息預期升溫、AI驅動企業獲利強勁、財政政策寬鬆與貿易緊張緩解等利多,將成為未來6至12個月支撐風險性資產的主要動能。
市場樂觀看待關稅進展,加上川普簽訂大而美法案與企業財報表現優異等利多,推升股市續漲,總體經濟表現尚稱穩定,整體上金融環境趨於寬鬆,有利於風險性資產表現,但隨著近期股市漲多,投信法人建議,可藉由多元資產配置降低風險。
由於貿易不確定性降低、美國企業獲利穩健以及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將於9月降息,外銀認為,這三大利多因素,將支撐全球風險性資產表現。
近期從科技巨頭財報看,上半年微軟、亞馬遜、Alphabet、Meta資本支出合計達1,715億美元,並且樂觀看待後續AI發展,全年資本支出有望突破3,500億美元,2026年還將進一步擴大投資,顯示大廠們持續看到能力強大的AI可應用於愈來愈多場景,AI浪潮仍持續推進,建議不應只關注半導體與基礎設施領域,宜布局能一手掌握多元AI投資機會的科技基金來搭上AI長期趨勢。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逐一揭曉,先前已陸續反應預期的全球市場表現,普遍呈現利多有限、短線漲多拉回的區間震盪格局。回顧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根據EPFR至7月30日止近一周,美股基金重拾動能、淨流入90.29億美元居冠,其次為已開發歐洲股票基金淨流入18.8億元,亞洲不含日本基金淨流入12.64億美元居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