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養殖的搜尋結果,共1,746

  • 誠新綠能魚康計畫 發表漁電共生新技術

    誠新綠能魚康計畫 發表漁電共生新技術

     因應政府推動「2050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目標,誠新綠能提升專業養殖,培育在地養殖戶,展現經營彈性與韌性,且積極投入漁電共生,在台南及屏東共開發八處大型案場,合計光電容量逾1GW,預計供應38萬戶年度家用用電,提供各類專業課程、重建室內養殖並導入AI監控,優化養殖環境,可產出綠電且協助政府達成2025年能源轉型目標。

  • 「笑笑牛」驚現養殖場 她見神奇花紋打死不信:誰畫的

    「笑笑牛」驚現養殖場 她見神奇花紋打死不信:誰畫的

    世界上無奇不有!澳洲一對夫妻經營一座牛隻養殖場,在今年新生的幼崽中,出現一隻花紋相當特殊的小牛,牠的身側竟有一個「笑臉」圖案,雙眼、鼻子、嘴巴都十分清晰,可愛又逗趣的模樣讓牠得到養殖場所有人的喜愛,大家還因此幫牠取名為「快樂」。

  • 觀光旺季前祝融來亂 澎湖海上平台燒成灰燼

    觀光旺季前祝融來亂 澎湖海上平台燒成灰燼

    就在澎湖觀光旺季來臨前不到半個月時間,許多旅遊業者紛紛磨拳擦掌準備大賺一票之際,位在湖西鄉沙港村東漁港碼頭的一座海上平台,在18日中午傳出火警,在風勢助長之下火勢迅速延燒,不到40分鐘時間就將該平台燒個精光,澎湖縣政府消防局出動5車10人前往搶救,平台上雖無人員受困,但強大火勢也將平台化為灰燼,令業者發財夢碎。

  • 池塘一夕消失 神祕巨洞吸光10噸魚 小船也不見了

    池塘一夕消失 神祕巨洞吸光10噸魚 小船也不見了

    大陸重慶一名網友近日發現自家池塘突消失,底下出現一個大坑洞,池內2萬市斤(約10噸)的活魚、小船都不知去向,屋主懷疑該處以前可能是礦區,近日出現塌陷狀況,坑洞將池水和魚吸了進去,現場畫面曝光後,網友都驚呼不已。

  • 鰻苗捕獲少 嘉縣沿海不到6萬尾

    鰻苗捕獲少 嘉縣沿海不到6萬尾

     年度鰻苗捕撈季結束,據統計今年全台捕撈量約1.8公噸,就養殖業者看來「少得可憐」,嘉義沿海甚至不到6萬尾,比去年大減27萬尾,鰻苗量少,幾乎沒有外銷訂單,嘉義鰻魚養殖戶紛紛轉養其他魚產,全嘉縣剩不到10戶,就連全盛時期放養量可達350萬尾的3代鰻農,目前放養量只剩最多20萬尾,養殖量大減94%,產業生態面臨大轉型。

  • 養殖場主人過世 190隻鱷魚餓到自相殘殺 煉獄現場曝光

    養殖場主人過世 190隻鱷魚餓到自相殘殺 煉獄現場曝光

    泰國一處鱷魚養殖場養了多達190隻鱷魚,然而養殖場主人在去年突然過世,又無人接手管理,導致鱷魚無人照顧,飢餓的牠們只能不斷自相殘殺,現場充滿新、舊鱷魚屍體,還存活著的鱷魚不是骨瘦如柴,就是尾巴已經被同伴咬斷、吃下肚,養殖場內宛如「鱷魚煉獄」。

  • 金湖養殖區魚塭填廢土種電 鰻農抗議

    金湖養殖區魚塭填廢土種電 鰻農抗議

     去年初雲林縣口湖鄉金湖段養殖專區傳出有6處魚塭被光電業者回填含有事業廢棄物的土方,業者清運1塊土地,養殖戶最近發現光電業者開始搭設設施,其餘5處並未清運,2日到現場拉白布條「不良廠商滾出口湖」、「亂填垃圾禍害子孫」,要求廠商未完全開挖清運完畢前,不得發建照、使用執照。

  • 鰻魚養殖區回填廢土種電 養殖戶拉白布條要求光電業者「滾」

    鰻魚養殖區回填廢土種電 養殖戶拉白布條要求光電業者「滾」

     去年初口湖鄉金湖段養殖專區傳出有6處魚塭被光電業者回填含有事業廢棄物的土方,縣府開罰9萬元要求清運,漁民最近發現光電業者開始搭設設施,但只有1塊土地是清乾淨,其餘5處並未清運,養殖戶唯恐造成汙染,2日到現場拉白布條「不良廠商滾出口湖」、「亂填垃圾禍害子孫」,要求在廠商未完全開挖清運完畢前,縣府不得發使照、建照。

  • 漁電共生 消費者、漁民都受苦

    漁電共生 消費者、漁民都受苦

     漁電共生是當前政府綠能政策推行重點,在魚塭架上太陽能板,養魚兼種電,看似雙贏,實則問題相當多。台南市議員蔡育輝今年初po文指出,台南一片煎虱目魚肚要價120元,除了飼養成本增加,還有魚塭「轉型」成為光電案場導致養殖面縮減,過去3尾100元的產地價,現在1尾就需150元,消費者與漁民同樣受苦。

  • 石斑找出路 老漁民盼重返銷陸榮景

    石斑找出路 老漁民盼重返銷陸榮景

     大陸禁止台灣石斑魚後,養殖戶除靠政府下單補助外,屏東枋寮鄉開始有漁青轉向創立品牌自救,以高品質穩定內銷客源,不讓賣價隨市場波動,此外還有漁村導入觀光元素找生機,嘉義布袋則將石斑魚入年菜,價格反漲;然而多數養殖戶還是認為,重返外銷大陸市場比較實在。

  • 屏縣府忙開發新品 養殖戶:顧本較實在

    屏縣府忙開發新品 養殖戶:顧本較實在

     石斑魚外銷受阻,屏東養殖產業首當其衝,縣府積極多元開發新產品,當中與食品業者合作推出的「米乖乖─醬燒石斑」最為轟動,但後續似乎反應平平。養殖戶對此認為創意求新是好事,但產業還是顧本比較重要。

  • 屏東觀賞魚鬥豔 冠軍神仙魚身價20萬

    屏東觀賞魚鬥豔 冠軍神仙魚身價20萬

     選在屏東物產館舉辦的2023屏東觀賞魚產業國際交流賽,吸引9國、超過700組各式魚種參賽,26日選出孔雀魚、鬥魚、神仙魚及米蝦總冠軍,其中由29歲薛瑋均養出的全場總冠軍神仙魚,有民眾開價20萬盼能讓藏,他仍搖頭表示,這隻是非賣品。

  • 愛台灣、挺養殖漁業 李方艾美龍膽石斑、午仔魚直送餐桌

    愛台灣、挺養殖漁業 李方艾美龍膽石斑、午仔魚直送餐桌

     台灣龍膽石斑、午仔魚、鱸魚出口受挫,搶在政府「班班有石斑」支票兌現前,去年中展開試營運的國際五星級飯店李方艾美酒店3月起以行動挺台灣養殖漁業,攜手台中魚市場推出「國產海鮮季」活動,不只要讓國內民眾大飽口福,更要藉著國際品牌的吸引力,讓入住的外籍旅客都能有機會品嚐到台灣國產魚的鮮美滋味。

  • 台南再爆新型禽流感疫情 今年共5場累計撲殺10萬禽隻

    台南再爆新型禽流感疫情 今年共5場累計撲殺10萬禽隻

    台南市農業局動保處4日接獲北門區一處飼養「蛋中雞」養殖場通報雞隻異常死亡,經過化驗確定為H5N1新型禽流感病毒,17日全數撲殺場內2萬9000多隻雞隻,這已是台南市今年第5處養禽場感染新型禽流感病毒,共撲殺10萬762隻各式禽種。

  • AI辨識脫殼龍蝦 吃蝦不必剝殼

    AI辨識脫殼龍蝦 吃蝦不必剝殼

     水試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開發以AI人工智慧系統自動辨識夜間剛脫去堅硬外殼的龍蝦,在黃金時間內將軟殼龍蝦採收後真空包裝、急速冷凍,不僅省去人工成本,而且不用剝殼即可全蝦吃光光,一點殼都不剩,更是消費者的新體驗,產地價格預估可翻漲5成,今年即將技轉給養殖及光電業者。

  • 誠新綠能 導入AI優化養殖環境

    誠新綠能 導入AI優化養殖環境

     面對國際淨零減碳浪潮來襲,致力於太陽能產業的誠新綠能,為提升土地利用多元效益,在不影響環境且扶持養殖產業升級轉型,以漁業為本且兼顧綠電政策,投入漁電共生合計光電容量逾1.4GW,併網每年預計發出17.5億度電,相當於近35萬戶家用年度用電。

  • 廚餘去化 業者設黑水虻養殖場遭反彈

    廚餘去化 業者設黑水虻養殖場遭反彈

     廚餘去化問題令縣市政府頭疼,花蓮縣每天約產出45噸廚餘,設置高效處理系統轉化為土壤改良劑,但每天最多處理10噸,另引進「黑水虻」推動生質資源轉化試驗,1天可再消化6噸廚餘,仍無法消化所有廚餘,有業者想設置黑水虻養殖場,卻遭居民反彈,縣府環保局將輔導業者建立新的環保產業鏈。

  • 2隻豬降肉台9線 飼主恐挨罰

    2隻豬降肉台9線 飼主恐挨罰

     一輛載運豬隻的貨車日前行經台9線286.7公里處花蓮富里路段時,有2隻肉豬不慎從車上跌落在道路中,被民眾打趣說是「降肉」台9線,警方獲報到場時,發現豬隻已自行走到路旁店家屋簷下等待「救援」,所幸最後調閱路口監視器成功找到飼主,助豬順利返回養殖場。

  • 海木耳固碳抗暖化 潛力可期

    海木耳固碳抗暖化 潛力可期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研究團隊發現,台灣「海木耳」每年固碳率是台北大安森林公園的2倍之多,透過綠能技術克服海水溫度過高、過濾廢水等問題,未來有望大規模養殖,成為台灣推動淨零減碳的重要策略,該成果也獲國際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刊登。

  • 智慧科技導入養殖漁業 產值增加3成

    智慧科技導入養殖漁業 產值增加3成

    進駐高雄KO-IN智高點新創基地的寬緯科技將智慧水質監測的「水聚寶」產品導入養殖漁業,有效減少3成飼料用量及5成用電量,而產值則增加3成之多,並運用科技智慧物聯網一條龍串聯,從漁塭養殖、水質監控、飼料調整、微震波保鮮到冷鏈物流,讓農漁產品從漁塭到餐桌的過程都能保持原始鮮度。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