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高蹺鴴的搜尋結果,共24筆
【旅遊經 廖晨光報導】
每年10月至翌年4月,台灣西南沿海濕地為候鳥的快樂天堂,而嘉義縣東石、布袋一帶更因豐富的生態資源,成為了候鳥南來北往的重要落腳點。為了讓親子家庭也能近距離感受這片自然奇景,嘉義縣文化觀光局特別推出嘉義縣親子賞鳥遊《鷺境嘉義》,透過濕地導覽、在地特色體驗與集章活動,邀請全台大小朋友一同踏上趣味的賞鳥之旅。
新北市五股溼地位於成蘆橋旁,曾一度乾涸,歷經新北市政府與荒野保護協會合力棲地營造,如今已重現生機。工程完工後,吸引池鷺、小水鴨與磯鷸等多種鳥類棲息覓食,成為北台灣候鳥遷徙的重要中繼站。
新北市貢寮田寮洋地區為熱門賞鳥景點,農業局輔導在地農友友善耕作,營造多樣棲地類型提供候鳥棲息,讓當地現蹤的鳥種數量達367種,位居全台之冠,其中更有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列為全球易危物種(VU)的尖尾濱鷸及近危(NT)物種紅胸濱鷸於本月現蹤。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
新竹市金城湖迎來稀客「反嘴鴴」,新竹市野鳥學會表示,反嘴鴴 (Pied Avocet) 的名字來自義大利文avosetta (優雅的鳥),可見其優雅與美麗,無論是飛行或是在水邊停棲,都能瞬間抓住賞鳥人的眼光,邀請愛鳥人士周末來趟金城湖,一窺濕地上最美的反嘴鴴身影。
台南市吳姓鳥友8、9日在官田區陸續發現紅冠水雞、水鴨、田鷸、高蹺鴴等107隻鳥屍,懷疑是遭翻耕水田的農藥毒死;他從2009年開始觀察,同樣的情況年年上演,希望政府能在顧及農友營收與生態之間找到平衡點。
台南市吳姓鳥友8、9日兩天在官田區陸續找到紅冠水雞、水鴨、田鷸、高蹺鴴等107隻鳥屍,懷疑是遭翻耕水田農藥毒死。他表示,從2009年開始觀察,同樣的情況年年上演,其實政府都有在做社區宣導,但是農民的防治用藥習慣每人不同,希望政府能在顧及農友營收與生態之間找到平衡點。
台南市六甲區公所開公務車的司機林志強,從小熱愛繪畫,但出社會後鮮少時間能持續,直到近年才重拾畫筆,公所最近製作月曆送給鄰里長及志工,裡面收錄13件林志強的鳥禽畫作,也希望藉此推廣六甲常見的特色鳥類。
新北市農業局輔導田寮洋農民轉作友善耕作,提早翻犁迎接冬候鳥,重視棲地保育,昨(16)日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於田寮洋辦理小旅行,專業講師帶領民眾走進田寮洋認識多樣化環境,沿途也觀察鳥類蹤影,跟著候鳥的腳步探索田寮洋。若對田寮洋生態旅行有興趣,人禾基金會亦提供團體導覽。
2023年於韓國繫放的黑面琵鷺「96K」來台渡冬,12日清晨被台南市生態旅遊展協會總幹事黃瑞興在北門區夕鹽段自行車道旁首度發現,紅底白字的腳環相當醒目,近距離就能觀察,消息傳出,讓鳥友們開心振奮。
二仁溪是台南仁德重要水域,惟早期汙染嚴重,而有「黑龍江」汙名,公私部門歷經20年整治,目前水質嚴重汙染長度比率,已經從2003年的100%降到2023年的26.5%,生態逐漸復甦。草鴞、黑面琵鷺陸續現蹤,惟多數人對二仁溪仍有負面印象,近年地方也正透過推廣泛舟、獨木舟等水上運動,期讓各界翻轉印象。
退休教職員周伴昇是玉山國家公園資深志工,近年在台南後壁老家田間,意外發現以慣行農法為主的稻田產區依然有豐富的鳥類生態,今年他與農友張巍騰在田中架設棲架和攝影機,成功拍到珍稀鳥類「黑翅鳶」的身影,讓農友們又驚又喜,希望未來有機會還能捕捉到老鷹的英姿。
雲林溪經歷漫長的黑夜之後,終於重見天日了。
高蹺鴴雙腳修長、體態優雅,有「鳥界林志玲」之稱,台東市郊小池塘裡出現一對高蹺鴴夫妻,將巢築在廢棄的菜籃上,菜籃成了產房,鳥友笑稱,這對親鳥很懂資源回收;這對「菜籃夫婦」經20天辛苦孵蛋後,4隻幼鳥終於破殼。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春天不只是賞花的季節,也是賞鳥的季節,除了彰化的鷹揚八卦、北海岸的觀音觀鷹活動外,事實上春天也是候鳥大遷徙的季節,許多度冬候鳥準備北返,途中多數鳥禽會經過新竹市香山濕地覓食或於金城湖停留,目前竹市金城湖已聚集眾多候鳥,包含高蹺鴴、琵嘴鴨、大杓鷸、反嘴鷸、黃麻鴨、尖尾鴨等10多種候鳥都紛紛到此報到,民眾不妨利用休閒假日到新竹市賞鳥趣,同時還能規劃一趟騎自行車漫遊17公里海岸線,並前往賞蟹步道飽覽夕陽美景。
候鳥大遷徙的季節,眾多寒帶的候鳥要北返,會經過新竹市香山溼地覓食,而賞蟹步道開放固定時段供民眾親近溼地生態,然而近日疑有民眾夜間擅闖賞蟹步道放煙火,市府表示,已報警處理,若違規屬實將依《野生動物保育法》以騷擾野生動物論處,最高可裁罰10萬元,呼籲民眾勿以身試法。
台南市今年迎接「台南400」,獲中華郵政響應發行「台南400紀念郵票小全張」50萬份,同步發行限量郵摺3700份,23日在南美術1樓舉辦發行典禮。中華郵政董事長吳宏謀說,這是具有時代意義的郵票,「400年才等到這一套郵票」;市長黃偉哲感謝中華郵政透過紀念郵票,陪台南一同見證歷史。
新北市生態環境豐富,每年冬季時常有過境鳥停留北海岸金山區清水農地,包含東方白鸛、小白鶴、高蹺鴴(鷸科)等都是熟悉的嬌客。許多鳥友拍攝到鳥類大量群聚,照片經過社群媒體傳播,吸引大量民眾及愛鳥人士前往欣賞。為避免民眾干擾野生動物自然生態,新北市動保處呼籲,賞鳥應遵守「不餵食、不干擾、不接觸」3不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