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0918的搜尋結果,共45筆
0923花蓮洪災造成光復市區災情慘重,花蓮縣長徐榛蔚今天趁著行政院長卓榮泰二度下鄉勘災時,希望中央能透過專案協助災民復健家園,同時提供租金補貼及轉診補助,讓災民安心。對此,行政院表示,過去都有相關辦理標準,專案處理不會有太大問題。
楊柳颱風7月來襲,花蓮縣玉里鎮高寮大橋便道被暴漲河水沖毀受損,封閉多月影響當地玉里鎮河東、河西農用疏運往來,甚至造成遊客不便,玉里鎮公所連月來積極搶修,18日下午終於搶通,讓人車暫時可安全通行,不過,鎮公所仍提醒民眾,近日可能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帶來雨勢,將視狀況實施暫時性封閉,請留意鎮公所發布的即時資訊。
今年7月颱風楊柳來襲,花蓮玉里鎮高寮便道被沖毀受損,持續封閉,影響當地玉里鎮河東、河西農用往來,甚至造成遊客觀光不便,玉里鎮公所連月來積極修繕下,今日下午完成搶通,讓人車可安全通行,不過仍提醒,近日可能受颱風外圍影響帶來雨勢,將視狀況實施暫時性封閉,請民眾注意公所發佈的即時資訊。
2022年0918強震來時,花蓮中南區多座橋樑被震毀,經縣府爭取中央經費,正展開重建工作,縣長徐榛蔚今前往高寮大橋、崙天大橋及玉長大橋等災損路段會勘,逐一確認復建工程進度,其中高寮大橋復建工程預定進度超前,預計將在明年4月12日完工,提前恢復便捷安全的交通動線。
花蓮縣富里鄉崙天及明里便道先前因風災遭暴漲溪水沖毀,影響居民和農產運輸的通行需求,經縣府與鄉公所投入搶修,崙天便道預計9月30日完工,並提前10天開放通行,明里便道現正組裝鋼便橋,有望11月初通車,盼交通在當地稻米等農產秋收之際能恢復正常。
花蓮縣富里鄉崙天及明里便道先前因風災遭暴漲溪水沖毀,目前正如火如荼施工修復,盼趕在當地稻米秋收之際恢復通行,如今鄉公所捎來好消息,崙天便道雖預計30日完工,不過能提前10天開放通行,明里便道現正組裝鋼便橋,有望11月初通車。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提到賑災時與公司捐了7000多萬元,花蓮縣政府恐嚇接受捐款的單位,一定要捐到縣政府。花蓮縣長徐榛蔚23日除表示聞所未聞並嚴正駁斥,強調若她有下令,馬上辭職;沒有的話,就請童24小時內道歉以正視聽,否則不排除提告。縣府直言,童身為民進黨新境界智庫副董事長,罷免投票將至,卻公開操作未經查證的指控,其發言可信度與政治動機令人質疑。
第一太平戴維斯辦理中部科學園區科技廠房公開標售,標的位於中部科學園區台中園區內,基地面積約2,000坪,規劃為地上7層、地下1層之科技廠房,建物總面積約為4,584坪,即將全新完工,為中科園區稀有釋出之全新高規格科技廠房。空間內規劃有作業空間、辦公空間與員工餐廳等多種用途,樓板載重達1噸至2噸,廠房作業空間最高達15公尺,符合高科技產業的設廠需求。此外,由於此案在建工程,建築物仍保有變更設計彈性,可依照企業的需求進行規劃。
國定古蹟霧峰林家宮保第於日前正式啟動「霧峰宮保第永續中心」,由阿罩霧文化基金會設立,基金會董事長林俊明擔擔任召集人。該永續中心結合文化資產、科研、生物多樣性、綠色經濟與終身學習,以新型態經營理念為臺灣永續環保注入強大力量。
花蓮縣瑞穗鄉秀姑巒溪遊客中心建物啟用迄今將近40年,建物外觀老舊,結構因3年前地震受損,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考量使用安全,同時因應新的旅遊型態及旅客需求,斥資9800萬元原地重建遊客中心,融合秀姑巒溪蜿蜒的地景意象及當地族群特色設計建物外觀,27日開工動土預計2026年底完工。
花蓮縣瑞穗鄉的秀姑巒溪遊客中心是當地泛舟活動的起點,隨建物啟用迄今已逾30年,結構與外觀老舊且因過去幾次地震受損,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考量使用安全,同時因應新的旅遊型態,斥資9800萬元原地重建遊客中心,並融合溪流蜿蜒的地景意象及當地族群特色,工程預計2026年底完工。
0403花蓮大地震後花蓮縣政府共募得7.9億善款,由善款委員會把關運用,隨震災將滿周年,善款專戶加上先前天災捐款還有4.2億元餘款,遭外界質疑使用效率不佳。縣府解釋,考量重建經費甚鉅,正協助民眾向中央陳情爭取所需費用,待收到函覆後將檢討並向委員會提案不足之處,謹慎運用善款。
位於台9線、橫跨秀姑巒溪的花蓮縣「玉里大橋」是南區交通要道,因橋梁年久老舊,3年前0918強震時受損,公路局斥資41億元拆除重建,採「半半施工」,原本作為雙向通行的北上線舊橋,從4月1日起南下須改走南下新橋,北上仍暫行駛舊橋,期間將先施作出入口車道改善工程,北上舊橋封閉時段將另行公布。
花蓮南區玉里鎮高寮、玉長大橋,以及富里鄉崙天、明里大橋等4座橋梁,2022年遭0918強震震毀,經縣府爭取中央經費,正展開重建工作,其中,高寮、玉長及崙天大橋現已完成基樁,新橋工程預計明年完工,明里大橋已進入細部設計,力拚月底前發包工程。
花蓮南區玉里鎮高寮、玉長大橋及富里鄉崙天、明里大橋等4座橋梁,2022年遭0918強震震毀,經縣府在橋底下搭建便道,提供當地居民通行,目前也積極展開重建,其中,高寮、玉長及崙天大橋已完成基椿工程,預計明年完工,明里大橋則正進入細部設計,力拚月底前發包工程。
花蓮縣玉里鎮高寮及富里鄉明里、崙天等3座大橋2年多前遭強震震垮,暫供民眾通行的3條便道去年9月底也陸續因風災毀損,影響當地生活及農作運輸需求,經縣府積極投入搶修,3條便道終於修繕完成且開放通行,能在農曆春節提供民眾安全便利的通行道路。
花蓮縣富里鄉崙天大橋便道與明里大橋便道,去年10月底因風災損壞嚴重,縣府考量當地農作春耕即將展開,要求施工單位在確保工程品質的前提下加快搶修腳步,力拚崙天大橋便道在15日通車、明里大橋便道在20日開放通行。
「2024台北上海城市論壇」12月17日上午在台北晶華酒店舉行,「雙城論壇」主題定調「智慧治理、永續未來」。上海副市長華源(率團)致詞表示,「兩岸同胞從來都是一家人,越走越近,越走越親,台胞福祉更有保障」。台北市長蔣萬安在主論壇結束前致詞強調,「和平是可貴的,衝突是不智的;和平之路儘管曲折,但值得負重前行。盼望兩岸之間多一點漁船燈火點綴夕陽,少一點船艦飛機的喧囂呼嘯」。
花蓮縣長徐榛蔚今(8)日參與花蓮慈濟醫院團隊於台灣醫療科技展的「iDMAT挺花蓮(TEAM HUALIEN):智慧串接生命之練」成果記者會,花蓮慈濟醫院與花蓮縣災難醫療隊(DMAT)今年升級全台第一支全面資訊化的災難醫療隊(iDMAT),在大型災難發生時,透過手機APP一鍵完成資料整合、雲端上傳,在最快時間完成搶救生命的任務,未來也將持續打造花蓮成為智慧救災創新標竿。
花蓮豐濱鄉新社小湖船澳曳船道,是族人和漁民竹筏停靠及捕魚返港休息的地方,也是噶瑪蘭族重要的海祭場域,近年遭多個颱風侵襲,無奈又遭康芮強颱重擊,設施損壞,族人已無法出海,生計陷困境,縣府勘災後表示,因災情擴大,估算經費從406萬元提高到940萬元,已向中央爭取災後復建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