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Elite的搜尋結果,共394筆
耕興(6146)公布第三季合併營收為11.27億元,年減0.67%,合併毛利率為45%,合併稅前淨利為3.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稅後淨利為2.57億元,年減18.6%,每股盈餘2.53元;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為33.57億元,年減2.12%,合併毛利率45%,合併稅前淨利為10.4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稅後淨利為8.07億元,年減18.86%,每股盈餘7.92元。
在晶圓代工競爭日趨白熱化的當下,台積電與三星兩大晶圓巨頭的美國設廠進度,正成為全球產業焦點。根據韓媒《Fnnews》報導,荷蘭半導體設備龍頭ASML近期正組建專責團隊,協助三星加速德州廠2奈米GAA晶圓生產關鍵設備的部署計畫。
降息下還是有高利!聯準會9月降息1碼,市場預期降息循環已勢不可擋。滙豐(台灣)商業銀行不畏降息逆風,持續看好台灣高資產財管客群的成長潛力,強勢推出最高年息7%的美元定存優利方案,幫助客戶多元布局同時,也展現拓展財富管理市場決心。
2025年台灣斯巴達障礙跑周末在新北市鶯歌區新北市美術館舉行,素人女子選手王南評兩天賽事先在Beast野獸賽21公里,以2小時54分17秒奪女子總排名第1,再於超級賽(Super Elite)拚到褲子破一個大洞,以1小時12分46秒增添冠軍。
費城人被道奇打敗之後面臨內訌,球團棒球部總裁鄧布勞斯基(Dave Dombrowski)公開對自家頭號球星哈波(Bryce Harper)做出缺乏信心的評論,大聯盟節目甚至開始談論哈波轉隊的可能性。當然這必須尊重哈波的個人意願,因為他的10年3.3億美元合約(新台幣101億)包含不可交易條款。
宜鼎(5289)董事長簡川勝表示,AI需求爆發帶動原廠產能全面轉向高頻寬記憶體(HBM)與DDR5,使DDR4供給出現近年來最嚴重缺口,形成「一去不回」的結構性短缺。
宜鼎(5289)揭曉全新Edge AI策略與品牌定位,攜手AI國際大廠,掌握全球邊緣智慧核心。AI爆發,也引發DDR4缺口放大,宜鼎董事長簡川勝表示,尤其今年第四季、明年貨源量為關鍵,宜鼎狀況相對穩定,但公司也仍在努力,缺貨成為甜蜜的負擔,公司有機會拿到相對多的貨源;至於DDR4價格也可望持續往上,價格上漲第一次看不到盡頭,先前每月每季都覺得已經觸頂,但預估漲價持續延續。展望後續,宜鼎營運持續可期。
中國手機市場進入年度「雙11」備戰期,非蘋陣營旗艦齊發搶攻高端換機潮。vivo在中國正式推出X300系列,售價自人民幣4,399元(折合新台幣約19,796元)起,Pro版為5,299元(折合新台幣約23,846元),鎖定中高價位帶。該系列為聯發科(2454)最新旗艦晶片天璣9500的全球首發機型,象徵中國品牌在高階晶片戰線率先開火,提前點燃年底高端手機戰局。vivo X300系列預計於10月下旬在台發表,台灣售價尚未公布;市場預期台灣定價與資費搭配將是關鍵觀察。以中國售價折算(約2萬元與2.38萬元)為參考,屆時台灣實際建議售價與早鳥方案將直接左右後續通路與市場動能。
聯發科(2454)與中國品牌智慧型手機合作持續升溫,vivo旗艦X300系列確定率先搭載最新一代行動平台天璣9500,形成「全系首發」聲勢。該系列並結合自研影像晶片與演算法,主打生成式AI與影像體驗。不僅vivo,OPPO新一代Find X9系列也將採用天璣9500,並以自家Trinity Engine進行系統級調校,完整規格將於全球發表會揭曉。在影像功能方面,OPPO已確認推出「直出4K超清實況照片」,作為新機的重要賣點。
「一台電腦的利潤其實不高,只有四%而已。」高通行銷長麥塊爾(Don McGuire)說。但這個毛利低、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卻讓手機晶片霸主高通在近年傾盡全力投入。
檢測大廠耕興(6146)3日公布9月合併營收,持平於8月表現,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較去年同期微幅減少2.12%。法人分析,凸顯消費性電子市場需求仍顯疲弱,不過看好第四季進入傳統旺季,手機晶片大廠陸續端出旗艦級產品,將有助於品牌業者陸續導入,耕興第四季營運有望重回成長。
台灣大(3045)攜手高通技術公司與諾基亞,採用高通最新一代Snapdragon 8 Elite Gen 5行動平台,搭配諾基亞AirScale 5G基地台設備,完成全台首例「5G Advanced上行發射切換(UL Tx Switching)」技術驗證。實測顯示,上傳速率由200Mbps躍升至260Mbps,效能提升達30%,大幅優化AI、AR/VR與車聯網等應用的即時上傳體驗,為5G-A應用樹立新標竿。
根據Counterpoint最新《2025年第二季全球智慧型手機SoC出貨與預測追蹤》報告,2025年具備GenAI功能的智慧型手機SoC將占全球出貨量的35%,年增約74%,主因是GenAI於各價位帶的快速滲透。市佔方面,Apple預估以46%領先,高通35%居次,聯發科(2454)12%排名第三。
三星新一代應用處理器Exynos 2600傳已啟動量產,並首度採用2奈米環繞式閘極(GAA, SF2)製程。外媒引述業界消息指出,其良率已由試產期的約30%提升至約50%,顯示製程進度超前原先預期。相關報導同時提到,SF2在完成前端製程後的「出廠(fab-out)」階段,最快將於10月底至11月初展開;相較前一代SF3,SF2在效能與能效分別提升約12%與25%。
曾經風光的美股「七雄」(Magnificent Seven),因蘋果、特斯拉成長減速而面臨重新洗牌的命運。華爾街日漸認為這個舊組合不再能全面反映AI革命,反而是博通、甲骨文與Palantir等AI新星更受到投資人青睞。
小米17系列正式亮相!小米此次跳過原本的16系列,直接推出小米17、17 Pro與17 Pro Max三款新機,命名方式與蘋果iPhone相似,似乎向iPhone17系列致敬。同時,小米延續「加量不加價」策略,小米17售價約1.9萬台幣,比同級iPhone便宜約1萬台幣,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高通日前在年度高峰會推出其新一代旗艦行動處理器Snapdragon 8 Elite Gen 5。這款晶片採用了台積電(2330)的3奈米N3P製程,據市場傳聞,其單價高達180美元。儘管成本不低,但其性能表現與的AI 運算能力,已吸引包含小米 16系列與vivo X300系列在內的多家手機品牌旗艦機型確認首批採用。
面對AI時代日益複雜的資安威脅,半導體產業正將安全防護重心從軟體延伸至硬體底層,從晶片設計的源頭築起信任根基。力旺(3529)透過其子公司熵碼科技,推物理不可複製功能(PUF)為核心的硬體安全解決方案;高通驍龍X2 Elite於晶片次系統搭載Tiny Modem(小型數據機),賦予晶片遠端清除(Wipe out)資料,保護企業機敏資訊。
高通把AI PC油門踩到底!本屆Snapdragon高峰會8 Elite Gen 5如期亮相,但回顧3天議程,鎂光燈其實更聚焦在X2 Elite Extreme與X2 Elite。隨微軟力推Copilot+PC,AI效能從「選配」變「標配」,行動晶片雙雄高通、聯發科把戰線延伸到PC。聯發科已在Chromebook打出AI成績,但要攻進Windows主戰場仍待NVIDIA平台落地;高通先跑一步,領先時鐘開始倒數。
高通(Qualcomm)24日正式推出全新Snapdragon 8 Elite Gen 5行動平台及Snapdragon X2 Elite系列處理器,分別針對智慧手機及AI PC行動裝置平台,展現高通在邊緣AI布局野心。據悉,兩款晶片皆由台積電第三代3奈米製程打造,成就全球最快速行動晶片;跨平台的整合策略,呼應高通執行長艾蒙(Cristiano Amon)AI無所不在的願景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