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GPT-4的搜尋結果,共141筆
在OpenAI日前發表新一代AI模型GPT-5後,市場傳出,大陸競爭對手DeepSeek將於本月中下旬發表新模型DeepSeek-R2。受此消息激勵,陸股AI概念股12日齊漲,寒武紀、上海合晶都飆出漲停,每日互動則收漲8.5%。
據觀察者網報導,系統性思維,一直都是中國產業從後發地位邁向先進水平的寶貴經驗,如今這一幕也正在AI領域發生。近日,10家大陸國產大模型、AI晶片和算力加速企業攜手成立「模晶生態創新聯盟」,開始探索從大模型開發階段就去適配大陸國產AI晶片,為大陸國產晶片產業協同打開了新思路。與此同時,上海企業在聯盟中佔據半壁江山的現象,也正是上海高科技產業一向重視軟硬結合,產業鏈一體化完備程度的厚積薄發。
Meta執行長祖克伯25日宣布,OpenAI ChatGPT聯合創始人趙晟佳將擔任「超級智慧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家。這項高調的人事任命,表明Meta為了在AI競賽中居主導地位,不惜代價從同業手中挖走頂尖人才。
OpenAI自2022年推出ChatGPT以來迅速崛起,成為AI產業領導業者,如今用戶突破8億人,估值也高達3,000億美元,但摩根大通最新報告卻示警OpenAI看似穩固的「王座」,正面臨來自內部治理與外部競爭的雙重壓力,前景並不如外界所想般樂觀。
年初以「低成本顛覆者」之姿,震撼全球科技界的中國大模型企業DeepSeek陷入危機。國際半導體研究機構Semianalysis數據顯示,DeepSeek全球用戶使用率,從今年1月的50%暴跌至7月的僅剩3%。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原預計5月份推出新一代模型R2,但因R2對訓練數據的需求更大,中國國內可供R2訓練的數據品質不高,使R2使用過程中「幻覺體驗」問題嚴重,加上高端GPU嚴重不足,訓練效率大幅降低,推出時間一延再延。
外媒引述消息報導,馬斯克的AI新創公司xAI預定在美西時間9日晚上8點(台灣時間10日早上11點)發布最新大規模語言模型Grok-4,未來可望與特斯拉的AI超級電腦整合,為全自動駕駛系統(FSD)及Optimus人形機器人帶來AI超級引擎。
大陸的人工智慧(AI)大模型開源競爭進入新階段,繼年初DeepSeek-R1成功後,各家巨頭陸續爭先升級開源模型,推動大模型價格下探60%~80%。6月30日,百度和華為同日宣布開源旗下模型,宣告加入戰局。展望全球市場,已經形成大陸憑藉AI開源戰略,迎戰西方閉源體系的產業格局。
科技重鎮矽谷正上演著一場新的人才爭奪戰,臉書母公司Meta最近積極投入資源,大舉招募人才,旨在建立全新的人工智慧團隊。據傳短短1周內,便成功從競爭對手OpenAI挖角了8名資深研究人員。外媒揭露,OpenAI研究團隊領導人,同時也是台裔資深副總裁的陳信翰(Mark Chen)在內部信中坦言,這件事就像是「有人闖入我們的家並偷走東西」,目前正準備調整薪資結構,以留住現有的人才。
在深度學習殿堂裡,諾貝爾物理獎、圖靈獎得主傑佛瑞.辛頓(Geoffrey Hinton)曾是最虔誠的建造者。其學術生涯,始於智慧當仿效大腦神經網路,而不是僵化邏輯系統的一種異端信念,他孤獨堅守冷門的神經網路研究五十年,2012年引領學生伊利亞.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與亞歷克斯.克里澤夫斯基(Alex Krizhevsky)共同發表AlexNet(CNN卷積神經網絡),在ImageNet視覺識別挑戰大賽(ILSVRC)獲得突破性勝利之後,最終成就了今天屬於他的「AI教父」傳奇。
新聞提要■奧特曼共同創辦的科技新創Tools for Humanity正在推動的真人身分驗證基礎架構「World」,未來人類可藉「Orb」的虹膜掃描儀證明自己並非「機器人」。
在AI時代,美中之間的競爭已超越單純技術競逐,開源AI成為雙方爭奪全球影響力與產業主導權的關鍵戰場。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近期公布報告《防禦還是擴散?美中競爭下的開源AI》即指出,開源AI的發展不僅涉及開放與封閉的二元抉擇,更是領先與落後的較量。報告質疑當中國在美國技術基礎上持續發展時,美國能否保持優勢?限制技術交流是否能保護國家安全,抑或反而削弱創新能力?面對中國以DeepSeek等開源模型追趕,美國該如何調整策略?
在AI時代,美中之間的競爭已超越單純技術競逐,開源AI成為雙方爭奪全球影響力與產業主導權的關鍵戰場。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近期公布報告《防禦還是擴散?美中競爭下的開源AI》即指出,開源AI的發展不僅涉及開放與封閉的二元抉擇,更是領先與落後的較量。報告質疑當中國在美國技術基礎上持續發展時,美國能否保持優勢?限制技術交流是否能保護國家安全,抑或反而削弱創新能力?面對中國以DeepSeek等開源模型追趕,美國該如何調整策略?
科幻作品中早已多次討論過機器擁有自我意識、擺脫人類控制的可能發展。最新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或許這一天真的近了!專門研究AI風險的Palisade Research近期所做的試驗顯示,包括OpenAI最新的ChatGPT o3在內等多款AI模型竟然會拒絕關閉自己的指令,o3甚至會自行竄改程式碼,阻止自己被強制關機!
中國通用型AI代理(AI Agent)Manus近日宣布對用戶開放註冊,所有新註冊者將一次性獲得1000積分獎勵,並可每日獲取300免費任務積分。Manus同時推出多種訂閱方案,月費分別為19美元、39美元及199美元,提供更高訪問權限、專屬功能及優先服務。
近年來,中國在關鍵科技領域的突破,不斷改寫全球競爭格局。從尖端軍事裝備到AI人工智慧、超級計算,中國研發的軟體與硬體實力已全面對標美國,部分領域更實現彎道超車。在面對美方的步步進逼時,中方也更加具備強硬回擊的底氣。
五一,打工人的節日;搞錢,打工人的標籤。對普通人來說,到底哪些新職業還有「掘金」的空間?據《財經天下》報導,聚焦新職業群體,觀察用數據標注來「馴化」大模型的四位工程師,他們如何將用戶需求與模型嫁接起來,讓大模型變得更加聰明。
今年初DeepSeek R1在全球的驚訝聲中誕生,美國AI界為之震動,當紅人工智慧晶片企業輝達(Nvidia)股價隨之暴跌。據陸媒報導,在大陸與全球AI競爭對手的高度關注下,更強的新版本DeepSeek R2即將面世。
以低成本、高效能撼動全球人工智慧(AI)產業格局的中國企業DeepSeek,最新傳出將以大模型DeepSeek R2強勢推出。市場最新爆料,R2大模型將採用更先進的混合專家模型(MoE),總參數量較前代R1提升約1倍,預計達1.2兆,單位推理成本較GPT-4大減97.4%。
據觀察者網「好評」報導,中國「開源」正在形成「集團化作戰」的優勢。DeepSeek和阿里Qwen等基礎模型撐起了中國開源的上限,而更多的中小企業正在它們的基礎上,不斷推出體量更小卻能力更強的垂直模型,讓今年以來中國AI大模型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不斷帶來新的驚喜。而在美國仍以閉源為主的背景下,中國企業擁抱開源的做法充分展現了中國的技術自信,也開闢出一條技術普惠與全球共生的新路徑,持續開拓海外市場,代表著全球AI技術從「單極霸權」轉向「多極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