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HER2陽性乳癌的搜尋結果,共26筆
一名40多歲的女性工程師小美(化名),當發現乳房有腫塊後,僅三個月的時間腫塊就迅速增大,經超音波檢查發現腫瘤已逾5公分並有二顆同側腋下淋巴結轉移,經超音波導引穿刺切片及正子攝影檢查確診為第三期HER2陽性乳癌。
一名40多歲女工程師小美,發現乳房有腫塊後,僅3個月腫塊就迅速增大,經檢查發現腫瘤超過5公分並有2顆同側腋下淋巴結轉移,確診為第三期HER2陽性乳癌。與醫療團隊討論後,決定採術前雙標靶合併化療,不到半年就讓癌細胞歸零,成功完成乳房保留手術。術後每3周施打一次雙標靶藥物,完成一年治療後,目前追蹤穩定、無復發跡象。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衛福部統計,台灣乳癌病人確診年齡比歐美提早10至20年,好發於40至50歲的中壯年族群,醫師表示,這些同時肩負家庭經濟支柱與主要照護者角色的「三明治族群」,常背負著「不能倒下」的壓力,即使身體不適,仍心繫家庭,此時唯有醫療與親友陪伴雙管齊下,才能打造抗癌「雙塔」。
台康生技(6589)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及歐盟藥品管理局(EMA)進行科學諮詢正在進行開發乳癌生物相似藥產品EG1206A(Pertuzumab biosimilar)三期臨床試驗豁免得到正面回應,也正式終止EG1206A的三期臨床試驗。這項豁免臨床三期試驗成果,台康將加速送審資料準備,產品進入市場的時間也會縮短。
台康生技(6589)授權給Sandoz AG銷售的乳癌和胃癌生物相似性藥品Herwenda在9月5日接獲Sandoz通知收到歐洲藥品局(EMA)上市後變更許可核准函。此次上市後變更申請於2025年5月6日遞歐洲藥品局(EMA),主要原由是更換原有製劑生產廠,新廠已完成所有轉廠的製程確效及產品生物相容性比較。
台康生(6589)7日晚間公告,旗下已取得歐盟藥證的生物相似藥HerwendaR(EG12014 Trastuzumab Biosimilar 150 毫克,靜脈使用),獲歐洲藥品局(EMA)核准變更製劑廠生產,受惠轉廠成功,未來除了將在新廠生產的150毫克產品外,也將生產420毫克大包裝的HerwendaR,在核准後也將陸續推出。
圓祥生技(6945)持續拓展國際臨床研究合作,積極推動台澳雙邊生技醫藥交流。特別邀請澳洲Sunshine Coast University Private Hospital腫瘤專家、AP402臨床試驗首席研究者(PI) Michelle Morris醫師來台,於「台灣免疫暨腫瘤學會夏季學術交流會」發表專題演講,主題為AP402 (p95HER2 x 4-1BB), Clinical trial and other novel immune therapies – an Australian perspective。
癌症連續43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女性「乳癌」、男性「攝護腺癌」過去十年間,死亡率平均上升40%。醫師指出,乳癌防治關鍵在於早篩、早治、精準醫療,健保今年5月將雙標靶皮下注射療法正式納入,將造福更多患者。
「為自己打一仗,值得。」今年46歲的貝貝(化名)曾是活力十足的歐洲導遊,直到被診斷第三期HER2乳癌,打亂了她的日常。完成乳癌治療後,她又遭遇罕見的免疫副作用「副腫瘤症候群」,免疫系統攻擊小腦,造成她語言能力退化、走路困難,治療挑戰更甚一般病友。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大健康殺手,其中轉移性HER2弱陽性乳癌過去治療選項有限,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已有全新突破。今年2月起健保正式給付新一代ADC藥物,結合標靶與化療優勢,讓治療更精準、病人生活負擔更少。
乳癌是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位,健保署2月起將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藥物納入給付,嘉惠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的第二線治療。署長石崇良透露,今年乳癌藥物的收載將陸續到位,下半年將創所有癌別之先,對乳癌正式推動論質計酬方案。
台灣約有近88萬的癌症的病患接受治療,其中乳癌佔18萬,人數最多。健保署今年2月將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藥物納入給付,嘉惠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的第二線治療。健保署長石崇良透露,乳癌治療還「欠一筆」,也就是癌症免疫療法(IO),在議價中,最快上半年納入給付,乳癌藥物今年會陸續到位,接下來就要提升癌症治療品質,下半年針對乳癌推動「論質計酬」,讓錢花在刀口上。
台康生技(6589)於昨日(2日)宣布,其第二代治療早期及轉移性乳癌的生物相似藥EG1206A,已順利向台灣TFDA申請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此外,該藥物已獲得美國FDA的批准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並計劃在多個國家開展多中心臨床研究,未來將逐步向其他國家提交申請。
台康生(6589)2日公告,第二代治療早期乳癌、轉移性乳癌的生物相似藥EG1206A,已成功向台灣TFDA申請三期臨床試驗,該新藥已獲美國FDA核准執行三期臨床,由於採多國多中心試驗,將陸續向各國提出申請。
50歲的阿芬事業有成,繁忙的工作讓她未能留意身體變化,直到2年前身體不適就醫,診斷出HER2陽性乳癌,治療後1年內又發現癌細胞轉移。得知新一代ADC藥物這個選項後,儘管當時需要每月自費20萬元,她仍決定嘗試,持續治療後病情穩定,部分腫瘤甚至完全消失,重拾正常生活。該新藥已於今年2月納入健保,可幫助更多患者減輕經濟負擔,每年省下百萬醫療費用。
婉柔36歲意外摸到右乳房上有個小硬塊,育有8歲、3歲兩個兒子的她,始終不敢面對,拖到出現不明分泌物後才就醫,診斷為乳癌原位癌,立刻手術切除,不到一年又復發還轉移到肝臟,被醫生宣佈「人生快要畢業」,所幸,加入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新劑型的臨床試驗,救回一命。好消息是,健保近期已開始給付,挹注11億元,推估每年約1700名病友受惠,可省下百萬元負擔。
乳癌位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死亡率也居高不下。健保署於去年12月同意將新一代ADC藥物納入給付,預計最快今年2月上路,醫師指出,此藥物為HER2陽性轉移性乳癌的治療第二線首選,有望翻轉乳癌晚期患者治療困境。
乳癌蟬聯20年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一年新增超過1.7萬人罹患乳癌,並且死亡率逐年上升。醫師指出,晚期乳癌新藥治療費用高,當健保未全額給付,患者常無力負擔,因經濟重擔而停藥,呼籲優先考慮轉移性乳癌病友需求,加速晚期新藥給付。
乳癌是女性頭號癌症威脅,發生率連續19年居首,第2期以前五年存活率超過95%,但第4期急遽降至39.4%。傳統的乳癌分類有三種,包括荷爾蒙陽性、HER2陽性與三陰性乳癌,隨著醫療進步,開啟乳癌新分型「HER2弱陽性」,更精準打擊癌細胞,提供治療新希望。
台康生技董事長劉理成認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過去2、30年的台灣生技產業無論是在新藥的開發、生物製劑研發、關鍵技術的發展和產能,都有長足的進步。他預期,未來10到15年內,台灣生技產業都能站在全球領先的前段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