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NASA的搜尋結果,共1,361筆
美國當前的規定限制美中在太空領域的合作,不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近期正尋求國會在沃爾夫法案(Wolf Amendment)上「開綠燈」,允許研究人員申請獲取中國嫦娥五號採集到的月球土壤樣品,理由是該樣品太獨特,且位於NASA尚未採樣的區域。
今年11月有許多科學發現和突破,例如由於氣溫上升,獵豹的捕獵習性產生變化、天文學家發現了發現了最古老的黑洞,僅在宇宙大爆炸後沒多久後誕生、歐幾里得太空望遠鏡(Euclid Telescope)拍下了第1批照片、1套名為「Grok」的全新人工智慧模型,以及捕捉到距離地球20億光年的1顆恆星爆發釋放出來的伽馬射線等新聞。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著名的先進飛機設計部門「臭鼬工廠」(Skunk Works),正在慶祝成立80週年,他們剛剛發表的慶祝影片展示了他們在航空業上的成就,在最後幾秒出現了研發中的飛機,包括SR-72「黑鳥之子」高超音速飛機,以及第6代戰機「下一代空優」(NGAD)的草案。
一時疏忽弄丟東西是人之常情,即便是太空人也不例外,近日美國太空總署(NASA)兩名太空人在進行艙外維護時,不慎搞丟了要價10萬美元(約新台幣320萬元)的工具包,現正繞著地球軌道運行,且亮度或許足以讓眼尖的天文迷在觀測時一眼看中。不過NASA也出言安撫,指出這個在太空中飄浮的工具包並不會引發危機。
今年4月,SpaceX的星艦火箭首次飛行,卻以爆炸收場。半年多後的現在,SpaceX宣布,11月中旬可能迎來第2次發射。
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10月25日畢卡索生日當天,貼出一張太空探測器「朱諾號」飛越木星時捕捉到的畫面,表面雲層與風暴結合成一張「怪臉」宛如畢卡索風格立體派的畫作,引起熱烈討論。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副助理主管鮑爾索克斯(Ken Bowersox)在「地球以外」(Beyond Earth)研討會上發表演講時表示,美國與歐洲、加拿大和日本的合作夥伴已準備好將國際太空站(ISS)的運行延長至2030年以後。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今天在聲明中說,「阿波羅13號」登月任務事故救援功臣之一馬丁利(Thomas K. Mattingly)10月31日辭世,享壽87歲。
全球第三個具備產出絕對標準件的平台在台灣!環境部今天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鹿林山背景測站成立校正平台,也是繼夏威夷背景站、西班牙伊薩尼亞背景站後,受ARRONET認證的唯一亞太地區檢校平台,將成為第三個具備產出絕對標準件的平台,未來亞太國家的AERONET檢校工作將交由我國該中心負責。
借助科技的力量,人類再度目睹天文奇景!美國航太總署(NASA)選在萬聖節這天PO出一張照片,太空中出現一隻詭異的紫色骷髏手伸向天空,5根手指的骨骼根根分明,頗有靈異氣氛。事實上,這是NASA日前觀測到的脈衝星風雲「MSH 15-52」,觀測歷時17天,也寫下IXPE望遠鏡自2021年發射以來,觀察單一天體的最長紀錄。
有沒有想過科學研究材料中最貴的有哪些?還真是不少,多數從蒼穹之外而來,當然也有極少數為地球上自產的,除了地球本身蘊藏的之外,也包含我們人類傾盡科技力量創造出來的物質。目前已知最貴的物質就是「反物質」(Anti-Matter)概算起來每公克約為3.57兆新台幣,這個不太適合列入第一名,因為製造他們要花費數十億年;放射性同位素釙-209(讀音:ㄆㄛˋ)應可列為第一名,每公克約新台幣1.58兆,而一般消費者「勉強」還碰得到的物質,就是藍鑽(Blue Diamond)了,每公克約新台幣6.15億元,以下為各種昂貴物質的報導:
台北市華興中學校友嚴正,美國太空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服務超過20年,還在NASA領導、操控毅力號火星車與創新號直升機,校方日前邀請嚴正返校演講,他勉勵學生不要害怕詢問問題,並努力嘗試困難的事,成為台灣第1位太空人。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預定今天公布歷來蒐集到最大的小行星樣本首批照片,科學家希望樣本研究結果將提供有關太陽系最早時期以及生命起源的線索。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今天揭露,從擁有45億年歷史的小行星貝努上採集到的樣本含有豐富的水和碳,為地球生命起源於外太空的理論提供了更多證據。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小行星探測器「冥王號」(OSIRIS-REx)24日掠過地球拋出太空艙,成功將在小行星「貝努」(Bennu)上採集到的重約250克塵埃和岩石樣本帶回地球。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小行星樣本,科學家認為研究它有助了解行星形成和地球生命起源,以及如何避免小行星撞向地球。
1998年開始運作的國際太空站(ISS),是地球軌道上最大的人工建築物,這樣一個長期的太空實驗環境,創造了許多的科學成就。不過它已經相當老舊了,多處地方遇到結構疲勞。美國太空總署(NASA) 徵求「國際太空站最終計劃」,其實就是如何將它安全的落入地球大氣層。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太空艙今天帶著歷來蒐集到最大的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在猶他州沙漠軟著陸,替這趟為期7年的太空之旅寫下最後高潮。
新北最高餐酒館「Asia49亞洲料理及酒廊」坐擁360度高空美景,也持續推出精緻餐點與創意調酒,滿足賓客視覺與味蕾多重體驗。9月27日晚間8點將由曾奪下2021年World Class世界頂尖調酒大賽台灣冠軍、也曾擔任Asia49吧檯經理張哲瑋回歸客座,以太空意象結合在地食材呈現四款特色酒飲,邀請您親臨品賞。
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小行星探測器「歐西里斯-雷克斯」(Osiris-Rex)於星期日飛掠地球,它將帶回大約一茶杯量(250公克)的小行星岩石樣本,完成為期七年的探索任務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墨西哥記者兼外星人迷莫桑(Jaime Maussan)12日在墨西哥國會展示2具「非人類」遺骸,聲稱是1000年前的外星人,引發國際社會關注。不過許多科學家嗤之以鼻,認為是早已認證為造假、甚至是犯罪的噱頭,著名秘魯科學家也砲轟「蠢到家」。由於2具遺骸來自於秘魯,秘魯政府也相當火大,質疑遺骸是怎麼被送到墨西哥的,宣布提出刑事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