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Omega-6脂肪酸的搜尋結果,共20

  • 吃錯油陷發炎風暴 專家教用4種油:改善腦霧

    吃錯油陷發炎風暴 專家教用4種油:改善腦霧

    常覺得疲累、焦慮、腦霧、記性差,有可能是身體正在慢性發炎。營養師劉怡里表示,發炎根源可能來自每天吃的油,建議家庭用油少用易讓身體發炎的大豆油、玉米油或葵花油,以橄欖油、苦茶油、酪梨油或堅果油為主要用油,若選是使用混合油,建議放冰箱測試,若會結塊,代表飽和脂肪酸較多,恐傷心血管,就不宜多吃。

  • 凍齡抗衰 吃對油、限糖及紅肉

    凍齡抗衰 吃對油、限糖及紅肉

     吃的油不對,小心擾亂健康的齒輪,加速老化進程。專家指出,現代人飲食中,Omega-6脂肪酸的攝取量過高,這會促進發炎反應,導致心血管疾病、代謝問題悄悄上門。在烹飪用油的選擇上,不妨以芥花油、橄欖油、苦茶油、亞麻籽油,取代大豆油、葵花籽油等。另要避免高糖飲食,以新鮮食材取代紅肉,避開老化的地雷。

  • 跟你想的不一樣 豬油竟贏過花椰菜 健康食材第8名

    跟你想的不一樣 豬油竟贏過花椰菜 健康食材第8名

    很多人怕胖,怕得心血管疾病,完全不敢碰豬油。不過,根據國際媒體《BBC Future》發布的「全球百大健康食物」評比,豬油不僅名列第8名,甚至排名還優於花椰菜、鱈魚、橘子等傳統認知健康的食物,研究認為,了解各類脂肪的特性並適量攝取,才是維持健康的關鍵。

  • 用錯油「害體內發火」 3種抗發炎油 這款最適合中式料理

    用錯油「害體內發火」 3種抗發炎油 這款最適合中式料理

    吃錯油,可能會讓體內發炎,要吃什麼油脂,才能讓體內不發火?營養師呂美寶指出,家中烹調可以選Omega-9為主的用油,像是橄欖油、苦茶油、酪梨油,其中橄欖油適合涼拌與中低溫料理,較高溫的烹調可使用酪梨油,中式料理可以使用苦茶油。

  • 免疫系統變「叛徒」 吃錯油恐成癌細胞幫兇 3種油最慘

    免疫系統變「叛徒」 吃錯油恐成癌細胞幫兇 3種油最慘

    抗癌要有助力,先吃對油。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最新研究發現,癌症患者吃進太多錯的油,例如大豆油、玉米油、葵花油等Omega-6脂肪酸的油,可能讓身體免疫系統「站錯邊」,恐成為癌細胞幫兇,讓癌症治療大打折扣,建議要吃油,就選橄欖油、苦茶油、牛油果油這些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的好油,「吃對油,幫助治療,吃錯油,可能拖垮整個戰局。」

  • 新世代寵毛 寵物吃飽也吃巧

    新世代寵毛 寵物吃飽也吃巧

     寵毛時代來臨,根據農業部家犬、家貓飼養數量調查,2023年家犬、家貓數量合計上升至280萬隻,其中狗狗數量148萬637隻,較2021年上升19%,而家貓數量為131萬1,449隻,更是比2021年爆炸式增加50%。

  • 比糖還恐怖!炒菜愛用1類油 恐害失智、罹癌

    比糖還恐怖!炒菜愛用1類油 恐害失智、罹癌

    吃太多糖或豬油等飽和脂肪,易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不過,家醫科李思賢指,相較豬油等動物性油脂,更應避免大豆油、葵花油等富含Omega-6脂肪酸的精煉植物油,許多專家認為現代人肥胖、糖尿病盛行率高,與大量食用精煉植物油有關,這類油品也會增加癌症、黃斑部病變與失智風險,「比糖還要毒。」

  • 健康新視界》這款飲食減緩攝護腺癌的生長(潘懷宗)

    健康新視界》這款飲食減緩攝護腺癌的生長(潘懷宗)

    台灣衛福部公布的最新癌症發生率排名名單中(2023年),攝護腺癌為第四名,僅次於乳癌、大腸癌和肺癌,隨著男性年齡的增長,更有飆高的趨勢。一旦發現罹患攝護腺癌後,可以概括分成兩種處置方式,第一種是必須立刻治療,第二種則是僅需「積極監測」(Active Surveillance)即可,至於判定標準,會因患者的年齡、慢性病、格里森分級和個人意願有關,此部分留待臨床醫師和病患相互溝通決定之。

  • 愛吃1零食小心 醫:含致癌物比薯條高

    愛吃1零食小心 醫:含致癌物比薯條高

    富含澱粉的食物,經過高溫烹調後會產生丙烯醯胺,急診科醫師張適恆指出,此為2A級致癌物,在長期且高劑量曝露下,恐對健康構成威脅。他提到,研究發現,每公斤餅乾約含300微克丙烯醯胺,薯條通常超過1000微克,而洋芋片更高達3000微克,值得特別注意。

  • 增肌減脂有捷徑 醫揭吃對1種油 減少囤積36%體脂

    增肌減脂有捷徑 醫揭吃對1種油 減少囤積36%體脂

    吃對油,增肌減脂事半功倍。減重醫師蕭捷健表示,根據瑞典研究,吃同樣的熱量,在7周後,攝取橄欖油、魚油、堅果油或酪梨油等不飽和脂肪酸油脂者,較攝取豬牛油、奶油等飽和脂肪酸油脂者,減少囤積36%體脂肪,且增加超過1倍的肌肉量,所以要聰明減重,不只是要算好熱量,還要選擇好油脂。

  • 慢性發炎恐養出癌症「1無聲訊號」很多人忽略

    慢性發炎恐養出癌症「1無聲訊號」很多人忽略

    慢性發炎被稱為萬病之源,減重專科醫師魏士航指出,若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可能會衍生相關疾病,甚至是癌症的產生。然而,他提到,慢性發炎沒有明顯病徵,其中較為常見的症狀就是疲勞,卻往往被人所忽略。因此,若疲勞感不是來自於大量的身體活動,反而更像是一種莫名沒有動力的感覺,就要特別注意。

  • 比糖還毒!醫揭1類植物油 害人失智、罹癌

    比糖還毒!醫揭1類植物油 害人失智、罹癌

    很多人怕吃豬油等飽和脂肪,擔心得心血管疾病。不過,家醫科李思賢指,相較豬油等動物性油脂,更應避免的是大豆油、葵花油等富含Omega-6脂肪酸的精煉植物油,許多專家認為現代人肥胖、糖尿病盛行率高,與大量食用精煉植物油有關,這類油品也會增加癌症、黃斑部病變與失智風險,「比糖還要毒」。

  • 選暗色玻璃裝!醫曝挑好油2關鍵 減少身體發炎

    選暗色玻璃裝!醫曝挑好油2關鍵 減少身體發炎

    市售油品琳瑯滿目,到底該怎麼選擇才正確?對此,營養功能醫學專家、醫師劉博仁表示,挑選暗色玻璃容器包裝且保存期限不會太長的油,基本上就是好油。他提到,若是精煉過的油,有時會用塑膠瓶裝,除了遇光線容易變質外,其通常Omega-6脂肪酸含量也比較高,容易讓身體發炎。

  • 中3症狀恐慢性發炎 醫曝「禁忌食物清單」助身體滅火

    中3症狀恐慢性發炎 醫曝「禁忌食物清單」助身體滅火

    日常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毛病,實際上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慢性發炎的警訊。對此,家醫科醫師黃致遠盤點多種常見的慢性發炎症狀,其中像是身體無力、失眠、各種皮膚炎、情緒莫名低落、腸胃道症狀、骨骼肌肉痠痛等,只要符合3項就要注意了。他並提到,想要遠離慢性發炎,就要避開會讓身體「著火」的地雷食物,例如精緻澱粉、超加工食品、油炸物等。

  • 最強澱粉!南瓜膳食纖維破表 還可降攝護腺癌風險

    最強澱粉!南瓜膳食纖維破表 還可降攝護腺癌風險

    南瓜雖然被歸類為澱粉,但膳食纖維是白飯的10倍以上,醫師呂謹亨表示,南瓜富含鎂、維生素A、β-胡蘿蔔素等多種營養素,有助控制血糖、增強免疫、防止紫外線傷害、保護心血管,與預防黃斑部病變,與降低攝護腺癌風險與攝改善攝護腺肥大。

  • 吃油降壞膽固醇 營養師曝這款最有效 還可護心腦血管

    吃油降壞膽固醇 營養師曝這款最有效 還可護心腦血管

    吃好油勝過不吃油。營養師張益堯指出,多項研究顯示,Omega-9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是最被推薦的健康好油,像是苦茶油、橄欖油中所含的「多酚類」,有助清除體內自由基,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其中又以苦茶油含最多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體內壞的膽固醇、抑制發炎反應,而若要攝取肉類油脂,則是魚類海鮮優於牛豬羊。

  • 這款植物油降血壓又防腸癌 專家曝6大好處 2類人不宜

    這款植物油降血壓又防腸癌 專家曝6大好處 2類人不宜

    吃好油可保護心血管,營養師黃靖淳指,亞麻仁籽油富含Omega-3、Omega-6脂肪酸等營養素,有助降血壓與減少罹患大腸癌風險,不過,此油不耐高溫,不宜用於熱炒,且富含膳食纖維,可能使糞便體積變大,不適合腸胃堵塞者食用,另因具抗凝血性質,若與抗凝血藥物合併服用,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 6種堅果吃多身體大發炎 醫曝這2款「超級果實」最優

    6種堅果吃多身體大發炎 醫曝這2款「超級果實」最優

    堅果含有優質油脂及豐富營養,對身體健康好處多,不過醫師提醒,杏仁、腰果、南瓜籽、胡桃、開心果及芝麻等6款堅果Omega-6脂肪酸太多、Omega-3較少,吃多恐引發慢性發炎;攝取Omega-6和Omega-3的黃金比例為4:1,像是夏威夷果、核桃、扁豆較佳;亞麻籽和奇亞籽有助抗發炎,醫師稱它們為「超級堅果」。

  • 一直都做錯!月經痛吃甜食反雪上加霜 改吃6類食物

    一直都做錯!月經痛吃甜食反雪上加霜 改吃6類食物

    不少女生在月經來潮前一周,情緒會變得敏感,容易因一點小事就心煩氣燥,這些可能都是「經前症候群」的表現,營養師彭逸珊整理出6種方法,教女性朋友透過飲食甩掉這種「月月煩」,特別提醒經前要少吃甜食,因為這會造成身體發炎,不建議食用。

  • 小心慢性發炎養出癌症!醫示警3食物:很多人常忽略

    小心慢性發炎養出癌症!醫示警3食物:很多人常忽略

    許多人經常感覺身體莫名酸痛、無故疲勞,卻始終找不到原因,小心是身體正在慢性發炎的警訊。對此,減重專科醫師魏士航表示,慢性發炎與許多疾病相關,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他並特別提醒,3種會造成慢性發炎的食物,包括含糖飲品、酒精及加工紅肉;其中加工肉品常會被忽略,其含有很多添加劑或其它化學物質,對身體影響不容小覷。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