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Omicron的搜尋結果,共3,303筆
英國一項研究顯示,感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住院治療的病患有1/3於多個月後出現多重器官異常的狀況。這項發現可能有助於瞭解難以捉摸的長新冠(Long COVID)症狀。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今天核准輝瑞/BNT、莫德納的最新一代COVID-19疫苗,作為加強針供入秋後全面施打。兩支新版回復為單價疫苗,能應對新的變異株。
隨感染人數再次上升,美國今天核准最新版的COVID-19疫苗,新配方是針對當前正在流行的新變異株。
日本東京都政府宣布已在國內檢測出首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新型變異株BA.2.86,這名患者為輕症,無海外旅遊史。
白宮晚間表示,第一夫人吉兒篩檢確診COVID-19,症狀輕微。總統拜登隨即接受篩檢,結果呈陰性,未來一週會定期接受篩檢,監測身體狀況。
世界衛生組織高層官員指出,除了以色列、丹麥、美國和英國外,瑞士和南非也發現了一支名為BA.2.86的高度變異COVID病毒株,但專家說尚無證據顯示它會導致更多重症。
白宮官員周日表示,拜登政府擬敦促所有美國人在今年秋天補打新冠疫苖加強劑,以應對新一波感染。
新冠變異株「BA.2.86」目前已在英國、美國、以色列、丹麥等4國現蹤,BA.2.86的許多突變讓它與先前變異株相比「結構截然不同」,同時也與現在疫苗鎖定預防的變異株不同。不過目前仍沒有跡象顯示它傳播的速度更快,或更易導致重症。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今天宣布正在追蹤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一種高度突變新型變異株,這種變異株稱為BA.2.86。
輝瑞大藥廠(Pfizer Inc.)今天表示,其更新的COVID-19疫苗經過針對新興變異株的試驗顯示,在老鼠實驗上可中和「艾里斯」(Eris)亞型變異株的活性。
隨著COVID-19感染和住院人數在美國、歐洲和亞洲呈現上升趨勢,衛生官員將矛頭指向暱稱為「艾里斯」(Eris)的新變異株EG.5。EG.5是Omicron亞型變異株。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過去一個月全世界通報新增COVID-19病例較前一個月激增80%,主要來自西太平洋區域,反映新變異株EG.5的威力;但染疫病故人數大幅減半。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最新統計,被專家暱稱「艾里斯」(Eris)的COVID-19新變異株EG.5,最近已成為美國主要流行變異株,但似乎未見重症風險增加或構成直接危險。
疾病管制署今日公布國內近7日每日平均新增74例COVID-19本土中重症確定病例,較前7日每日平均新增89例下降17%;平均每日新增18例死亡,較前一周每日死亡平均數25例下降28%,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近期國內疫情呈下降趨勢,仍須持續關注後續疫情變化。近四周監測總計,本土檢出病毒株XBB佔88%,為主流株。
德國製藥廠BNT(BioNTech)在周一盤後宣布,削減今年藥物開發的費用。該公司也表示,由於新冠病毒的相關需求大幅下滑,傷害到上季的營收表現。
韓國近期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人數又出現明顯增勢,近一週每天平均確診人數達4.5萬人,最高突破5萬例,並可能持續擴大。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上海一場科技論壇上表示,新冠病毒最近的變異都在Omicron家族裡,很難再突破出去,因此原先接種的Omicron疫苗與先前的感染都還能發揮作用。至於被稱為「長新冠」的新冠病毒,後遺症也會逐漸衰減,症狀會愈來愈輕。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23日在上海市科協青年科技論壇上,分享他對新冠病毒的最新研判。他表示,新冠病毒最近的突破都在Omicron「家族」裡面,「它很難再突破出去了。」
日本COVID-19疫情呈現升溫趨勢,可能於今年夏天擴大,專家呼籲持續做好基本防疫對策。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也決定,將於9月起提供針對變異株XBB.1的疫苗供民眾接種。
一項今天公布的美國研究顯示,篩檢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呈陽性反應的患者,服用一種便宜的糖尿病藥物,罹患長期COVID後遺症的風險降低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