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Polymyxin的搜尋結果,共16筆
東洋(4105)自結前二月稅後純益2.1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87元,略遜於去年同期的0.89元。東洋總經理侯靜蘭表示,今年在外銷困難學名藥、授權引入新藥和自製國產新藥三引擎趨動下,將力拚營收達雙位數成長,獲利也能有明顯成長表現。
東洋(4105)113年營收58.93億元,稅前淨利18.85億元,本期淨利15.19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14.49億元,基本每股盈餘5.83元,表現優於112年的4.54元;董事會決議每股配息4.2元,也優於112年的3.5元。
流感疫情持續,帶動相關防疫需求升溫,而美國總統川普關稅策略,牽動台股下探壓力,在生技產業營運展望持續活絡發展,加上流感防疫題材催化,或將成為市場資金避險標的。
兩大事業維持成長,台灣東洋(4105)2024年自結營收成長6.9%,歸屬於母公司業主稅後淨利為11.95億元,年成長5.9%,每股盈餘為4.81元,創近6年新高。
東洋(4105)2024(今年)營收看俏,明年受惠外銷美國、東南亞市場帶動,預期營收有機會高個位數百分比成長,股價持穩在平盤。
台灣東洋(4105)2日宣布,自主開發治療抗藥性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的後線抗生素Polymyxin B,12月起獲健保署健保給付。東洋總經理侯靜蘭表示,這是東洋第一個被國際主要抗生素治療指引列為治療建議的後線自製藥物,也是台灣第一個國產新療效後線抗生素新藥,意義濃厚!
台灣東洋自主開發的後線抗生素「Polymyxin B」為國產新療效、新使用途徑新藥,今年2月取得食藥署藥證後,12月起亦獲健保署健保給付,成為國內治療抗藥性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的健保用藥新選擇。
台灣東洋第一季稅後純益2.8億元、年增17.6%,EPS達1.13元。東洋總經理侯靜蘭表示,隨著海內外市場的拓展,特殊劑型領域的國際合作里程金陸續入帳等,今年公司獲利可望持續向上,預期未來兩、三年,上市產品項目將超過十項,持續創造成長動能。
台灣東洋總經理侯靜蘭20日表示,今年授權引入國際新藥、外銷困難學名藥以及自製國產新藥等「三箭齊發」,在建構營運「雙引擎」的推升下,力拚雙位數成長,帶領台灣東洋進軍國際市場。
台灣東洋總經理侯靜蘭20日表示,今年發展重心將以授權引入國際新藥、外銷困難學名藥以及自製國產新藥等「三箭齊發」,在去年建構營運「雙引擎」的推升下,力拼雙位數成長,帶領台灣東洋進軍國際市場。
東洋(4105)總經理侯靜蘭20日表示,今年將以授權引入國際新藥、自製國產新藥及外銷困難學名藥三箭齊發步調,續保營運成長;除了前進越南市場外,自製治療全身侵入性黴菌的微脂體兩性黴素學名藥Amphotericin B(Lipo-AB),繼打進美國市場外,也將進軍歐洲市場打國際賽局。
東洋(4105)將利用營運三箭包括授權引入國際新藥、自製國產新藥及外銷困難學名藥,帶領營收持續成長。總經理侯靜蘭說,公司將持續扮演好台灣癌症領域第一品牌和急重症藥物大廠的角色。
東洋(4105)為回應國內抗感染臨床藥物需求,2016年起投入開發治療革蘭氏陰性菌的「Polymyxin B國產新療效、新使用途徑新藥」已通過食藥署核可並取得藥證,台灣東洋將可進一步爭取後線抗生素治療領域約新台幣54億元市場。
台灣東洋宣布,回應國內抗感染臨床藥物需求,2016年起投入開發治療革蘭氏陰性菌的「Polymyxin B國產新療效、新使用途徑新藥」已通過食藥署核可並取得藥證,將可進一步爭取後線抗生素治療領域一年約54億元的市場。
台灣東洋藥品21日宣布,2016年投入開發治療革蘭氏陰性菌的「Polymyxin B國產新療效、新使用途徑新藥」已通過食藥署核可並取得藥證,台灣東洋將可進一步爭取後線抗生素治療領域約新台幣54億元市場。
台灣東洋(4105) 宣布,回應國內抗感染臨床藥物需求,2016年起投入開發治療革蘭氏陰性菌的「Polymyxin B 國產新療效、新使用途徑新藥」已通過食藥署核可並取得藥證,將可進一步爭取後線抗生素治療領域約台幣54億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