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WTO的搜尋結果,共1,287筆
亞太經合會(APEC)貿易部長會議美國當地時間26日在美國底特律落幕,由於中俄反對烏克蘭問題措詞,以主席聲明代替聯合聲明。出席會議的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於議程間得空會見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就中美經貿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區域和多邊議題坦誠、務實、深入交流;戴琪關切中方非市場經濟和貿易政策造成的嚴重失衡問題。此外,王文濤也與世貿組織(WTO)祕書長伊維拉碰面討論WTO第13屆部長級會議(MC13)籌備事宜。
台美日前共同宣布,談判近一年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將於數周內簽署首批協定,所謂首批協定即談判中12項當中的5項,包括貿易便捷化、良好法制作業、服務業國內規章、反貪腐及中小企業等五項議題。
莎莎、郭彥均主持的八大《WTO姐妹會》邀請新住民及外國人士暢談在台灣生活幸福的瞬間,莎莎分享曾看過的文章寫到,在台灣只要用銅板價買早餐就能擁有好心情,因為早餐店店員總會稱呼客人「帥哥」、「美女」,來賓洪都拉斯笑說遇到有民眾說他很帥,好奇問對方「為什麼」?對方直言:「你在電視上好老喔,本人比電視上好看!」讓他哭笑不得。
美國眾議院日前通過決議案,反對中國在WTO(世貿組織)的「發展中國家」地位。對此,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2日表示,中國是各方公認的最大發展中國家,美國想要給中國送一頂「發達國家」(已開發國家)帽子,對不起這頂帽子中國戴不了,並回嗆「中國屬不屬於發展中國家,不由美國說了算」。
世界貿易組織(WTO)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委員會春季例會2日在日內瓦舉行。中國代表在會議上對美國歧視性補貼政策和措施提出批評,呼籲WTO對美國違反規則的做法加強監督。
世界貿易組織(WTO)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委員會春季例會2日(當地時間)在日內瓦舉行,中國代表在會議上對美國歧視性補貼政策和措施提出批評,呼籲WTO對美國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的做法加強監督。
日本經濟產業省3月31日宣布修改《外匯及外國貿易法》出口管制措施,預計7月起加強對6大類、23種高性能半導體製造設備的出口管制。這引來大陸貿促會、半導體行業協會、機電商會等單位28日先後發出聲明,批評日方此舉涉嫌違反WTO有關最惠國待遇原則、泛化安全概念等,表示堅決反對。
長期以來,我國基於國家安全,限制20%大陸物品進口,這個抵觸世貿組織(WTO)最惠國待遇的制度,近日受到中國大陸的挑戰,大陸依據其國內法規,對我國啟動貿易壁壘調查,我國限制大陸進口的2,000多項產品,已面臨前所未見的開放壓力。
針對陸方可能暫停ECFA等議題,陸委會主委邱太三26日於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指出,陸方於WTO申訴2,455項產品遭台灣貿易壁壘的調查,與ECFA無直接關係。邱太三強調,不希望因終止ECFA,造成兩岸相關業者損失及傷害兩岸經貿關係。
大陸宣布對台進行貿易壁壘調查,首次透過WTO管道通知台灣,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陳德昇指出,大陸若對台灣產品做出新規範或制裁,或對台灣產業造成衝擊。台大政治系副教授蔡季廷表示,中共的法律戰越來越完備,利用其市場的強大力量掌握更多主控權,與美國有越來越多法律上的競爭,「已非吳下阿蒙」。
中國大陸貿易壁壘調查、兩岸關係緊張,甚至有人擔心此舉是否為取消ECFA前兆,對此,農委會主委陳吉仲19日就針對此事表示,ECFA要取消有相關條文,目前是沒得到相關資訊。對此,前立委郭正亮23日就表示,「民進黨長期把自己描述為遵守WTO規則,事實上沒有按照WTO執行兩岸貿易,直到現在見真章,因此民進黨知道自己站不住腳」,引發討論。
《氣候變遷因應法》今年2月正式公告施行,除了授權環保署可對國內企業徵收碳費外,也提及為防止碳洩漏,經公告的進口產品未能取得足夠減量額度,應向中央主管機關繳納代金,俗稱台版的碳關稅,但有學者認為,如果繳納的代金與碳費費率不一樣,會涉及歧視進口廠商,可能會違反WTO規範。
大陸先前對台灣啟動貿易壁壘調查,外界猜測下一步恐是中斷 ECFA ,陸委會副主委詹志宏日前在記者會上表示,希望陸方早點移除兩岸協商 ECFA 的障礙,繼續逐步商談。前立委郭正亮表 21 日表示,根本就文不對題,陸方此次是透過 WTO 的貿易壁壘調查,跟 ECFA 無關,但關鍵在於兩千多項的產品就幾乎包含整個 ECFA,若台灣歧視陸方產品被證實,大陸實施報復可能會導致 ECFA 被實質掏空。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說,ECFA若中止是破壞兩岸關係,將造成雙方損失,陸方若真廢除,經濟部2020年5月已提出因應做法。兩岸關係若能如此簡化,路人甲都可當主委了。如同台灣農漁產品遭禁輸陸,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只會向WTO申訴,結果除補貼外還有什麼招?對陸政策全面棄守正是蔡政府行政怠惰的表現。
自中國大陸商務部12日公告,將就台灣2455項產品進行貿易壁壘調查至今,已逾1周的時間,蔡政府相關官員卻顯然還是一片混沌,無法提出有效的因應之道,令人擔心,未來若大陸真的在調查後進一步將《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停止,台灣產業乃至經濟將蒙受重大損失,蔡政府有對策了嗎?
中國大陸近年來多次對我國農、漁產品單方面禁運,造成我國農民生計受損,政府對此也表達強烈抗議,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也稱要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抗告。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 20 日)在臉書表示,她質詢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發現農委會根本沒有要求向WTO控訴,「農委會和陳吉仲欺騙國人,而且是一直在騙」。
大陸對台展開貿易壁壘調查,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19日指出,一旦調查結果確定,將對台灣出口產生影響,政府應以具體實際行動緩和兩岸關係,主動釋出善意,讓ECFA存續。
大陸商務部日前發出聲明指出,即日起將就台灣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展開對應的貿易壁壘調查,包含農產品、化工產品等,品項高達2455項,包含農產品、礦化工產品及紡織品等。農委會今(19)日表示,希望能回到雙邊協商機制來解決。
行政院經貿辦18日指出,世界貿易組織(WTO)宣布我國控告印度提高資通訊產品關稅案獲得勝訴,印度對台灣與美國、日本、歐盟等所課徵7.5%至20%的科技產品關稅遭認定違規。
世界貿易組織(WTO)4月17日宣布我國控告印度提高資通訊產品關稅案獲得勝訴,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指出,去年我國對印度涉及本案的出口額已達9.3億美元,此勝訴判決彰顯我國利用WTO爭端解決機制為業者主張權益、捍衛我國出口利益,行政院感謝審議小組支持我方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