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三澤基地的搜尋結果,共15筆
駐日美軍指揮部(USFJ)8日透過社群平臺證實,駐日美軍三澤基地F-16戰機,本月起開始調整裝備編制,並可望自2026年起接裝最新銳的F-35A戰機,藉由持續提升空防戰力,加強維護區域穩定。
美國太平洋空軍F-16單機性能展示小組(PACAF F-16 Demo Team)5月30日在位於日本青森縣三澤基地進行最後一次公開表演飛行後,隨著駐日美軍逐步換裝F-35戰機,F-16 Demo Team將於6月16日正式解散,為30年來在印太地區展現的精彩表演畫下句號。
隨著中國大陸頻繁於台海周邊進行軍演,台海情勢持續升溫,美國國防部先前預測中國大陸可能於2027年對台發動攻擊,但日本《產經新聞》近日報導指出,解放軍有可能在2026年就提前開戰。對此,退役少將栗正傑20日就表示,中國大陸可能以「圍點打援」戰術進行布局,意即在特定區域如台灣南方的巴士海峽東側部署艦隊,藉此引誘美、日軍事力量前來支援台灣,並在其進入解放軍戰機與飛彈射程後加以殲滅。
美國太平洋空軍(PACAF)4月29日出動B-1B轟炸機與多架戰機,與菲律賓空軍與皇家澳洲海軍機艦,在菲國專屬經濟區(EEZ)海空域,舉行「海上合作行動」(MCA)聯合演習,強化聯防戰力。
美、韓空軍15日在朝鮮半島空域舉行聯演,正在執行「轟炸機特遣隊」(BTF)任務的美軍B-1B轟炸機也參與空中演訓,由於當日適逢北韓已故領導人金日成冥誕,美韓同盟也藉此展現嚇阻北韓蠢動的決心。
美軍《星條旗報》報導,由美、日、韓、澳與印度合作,在關島舉行的「海龍25」反潛聯演暨戰技競賽,已於18日落幕,澳洲皇家空軍的P-8A反潛機組壓倒群雄,一舉贏得「龍帶獎」(Dragon Belt)殊榮,在展現優異技能同時,也有助提升作業互通性。
美日澳年度「北方對抗25」(Cope North 25)聯合空戰演習,3至21日在關島展開,今年最特別的是美日澳F-35戰機首次齊聚,將藉由高強度空中作戰演訓,強化盟邦間的聯戰能力與作業互通性。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披露的機密軍事文件顯示,早在 2013 年至 2014 年,俄羅斯曾制定針對日本、韓國的飛彈打擊計畫,目標包括軍事基地,但也有橋樑、發電廠等民用基礎設施的襲擊。
美日2年一度的「利劍25」(Keen Sword 25)聯合演習23日登場,將持續至11月1日,藉由在日本多地進行離島防衛等演訓,加強對中共等印太威脅的嚇阻能力。日本媒體指出,「利劍」是因應一旦「臺灣有事」或印太爆發緊急衝突而實施的大規模實兵演習。
根據《詹氏防衛周刊》報導,中國大陸已經研發成功「渦扇-15發動機」,用來裝備最新批次的殲-20,顯示殲-20專案非常成功。退役少將栗正傑表示,解放軍殲-20的量絕對是輾壓優勢,質方面也不會比F-22差。
美國太平洋空軍與日本航空自衛隊表示,美國空軍第110轟炸機中隊1架B-2匿蹤轟炸機,自澳洲東部的安伯利空軍基地起飛,10日首度與空自F-35A戰機在太平洋上空進行聯合演習。
日本防衛相木原稔赴菲律賓出席「外交及防衛部長級會議」(2+2會談)並簽署日菲《互惠准入協定》(RAA),日本自衛隊將據此加入美菲「肩並肩演習」(Exercise Balikatan)。去年6月美日菲國安首長會議及今年4月美日菲領袖會談聯合聲明,都確認「肩並肩」在內的多邊聯合演習,為鞏固東亞「第一島鏈」的重要機制。
日本防衛相木原稔赴菲律賓出席「外交及防衛部長級會議」(2+2會談)並簽署日菲《互惠准入協定》(RAA),日本自衛隊將據此加入美菲「肩並肩演習」(Exercise Balikatan)。去年6月美日菲國安首長會議及今年4月美日菲領袖會談聯合聲明,都確認「肩並肩」在內的多邊聯合演習,為鞏固東亞「第一島鏈」的重要機制。
美國國防部3日發布,計畫把部署在三澤基地(青森縣)的36架空軍F-16戰機,更換為48架F-35A匿蹤戰機。這將是美軍首次在三澤基地部署F-35。此外,美軍也將在嘉手納基地(沖繩縣)部署36架新型F-15,取代即將退役的48架F-15戰機。針對中國、俄羅斯與北韓,美軍將耗時數年推進航空戰力現代化。
共軍094型核潛艇18日現身台海,引發熱議。其實共軍同一型號的核子潛艦2021年11月29日也曾一路向北穿越台海上浮航行,當時還引來美軍P-8A反潛機罕見地從西大西洋南下,當天中午12點20分許,迴轉巴士海峽、由南向北穿越台灣海峽。而去年4月094型核潛艇更在菲律賓外海公開上浮現身,引起美方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