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上月成長的搜尋結果,共258筆
受惠於政府新增貨物稅補助政策明朗後,帶動上半年觀望買氣逐步回籠,10月新車市場登錄共3.45萬輛,年增3.9%,亦較上月成長7.1%,恢復年月雙增。累計前十月領牌33.06萬輛,年減12.4%。不過,和泰車旗下TOYOTA單月領牌1.07萬輛,市占率達31%,除穩居龍頭外,前十月領牌10.07萬輛,市占率30.5%,亦創近12年同期高。
AI帶動,國銀外幣放款8月衝高,根據央行統計至今年8月底,本國銀行外幣放款餘額達新台幣6,582億元,月增近39億元,年增率飆33.6%,並創2011年2月以來新高,國銀認為,外幣放款回溫,主要受惠於台灣進出口貿易穩健,且AI、HPC市場需求強勁,算力需求穩健提升,帶動相關供應鏈業者資金需求。
國銀8月外幣存款衝高,金管會公布8月國銀外幣存款狀況,外幣存款不只連二個月回溫,8月月增額更衝上新台幣4,729億元、創史上單月增額次高,年增額547億元也由黑翻紅,整體餘額達14兆8,472億元。金管會指出,8月外幣存款大增原因有五項,包括法人客戶營收入帳、投資款匯回、收回國外存款、資金調度需要、美元升值影響。
臺灣證券統計9月份全體證券商盈虧情形,單月稅後淨利125.22億元,較上月衰退25.11億元,月減16.70%;累計前三季全體證券商稅後淨利743.67億元,年減59.87億元,減幅7.45%。
台灣二手機回收市場熱度持續升溫。根據傑昇通信門市最新回收數據顯示,9月整體回收量較8月大增22%,主因受開學換機潮、蘋果新機與多款旗艦手機即將上市帶動,通路回收價與交易量同步攀升,部分熱門機型甚至出現「溢價收購」情況。
國巨*(2327)公布2025年9月合併營收116.80億元,年增12.15%、月增8.56%;今年第三季營收330.86億元,年增4.24%、季增0.96%;今年前三季營收969.61億元,年增5.78%。國巨單月、單季營收雙創新高,國巨表示,公司9月份合併營收月比成長,主要受惠於AI相關應用的需求持續強勁,以及歐美地區夏季假期結束所致。國巨周四晨盤股價衝上191.5元,力拚重回200元關卡,不過隨後漲多收斂翻黑。
9月機車市場不若汽車加溫,單月銷量6.37萬輛,在民俗月傳統淡季與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影響下,較上月衰退4.4%,年減14.45%,電動機車市場九月銷量則回增至5,581 輛,較上月成長31.9%。三陽續以2.78萬輛、市占43.7%,穩居龍頭。
房市交易持續低迷,六都9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1.6萬棟,月減3.5%、年減29.5%,第三季及今年全年年減幅也分別達30%、27.9%,顯示今年全年房市持續性低迷,未見回溫,由於信用管制政策未鬆綁、房價降幅未能達到買方認同,預估至年底前房市交易量仍欲大不易。
AI伺服器PCB及載板上游材料供不應求漲價效應擴散,墊板廠鉅橡(8074)因載板相關產品需求強勁,在產能吃緊下,目前不僅挑單生產,亦評估啟動漲價,在高階產品比重攀升下,鉅橡毛利率及獲利自第3季起快速攀升,鉅橡也樂觀看待下半年及明年業績,預估獲利可望明顯成長。
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統計,8月全體證券商稅後淨利150.33億元,較上月成長21.59億元,月增幅16.77%;累計前8月全體證券商稅後淨利618.45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120.24億元,年減幅16.28%。
國銀外幣放款7月年增率大暴發,據中央銀行統計至今年7月,外幣放款衝6,543億元,年增率32.49%、創2021年10月以來的四年新高。國銀指出,今年外幣放款主要受惠於人工智慧AI、雲端產業等資通訊及電子產品出口的發展,預估全年外幣放款可望有雙位數成長,但川普關稅後續影響是主要變數。
台灣最大協作型機器人廠商達明8月營收1.6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0.93億元,大增74.46%,亦較上月成長4成,主因機器手臂出貨量增及認列部份專案完工收入。累計前八月營收11.68億元,年增22.25%。
AI伺服器PCB與載板相關高階墊板需求強勁,鉅橡企業(8074)第3季毛利率及獲利同步躍進,鉅橡表示,隨著高階產品比重攀升,下半年營收及獲利可望逐季成長,為因應客戶需求,鉅橡也啟動擴產,預計明年新廠產能將增加40%,全力衝刺高毛利墊板與美耐板業績。
群電(6412)8月合併營收30.73億元,月增5.64%,年減12.99%。儘管今年整體市況不若往年熱絡,惟營收已穩步回升,累計前八月營收235.55億元,僅較去年小幅下滑0.55%。
群光電能(6412)2025年8月合併營收為30.73億元,月增5.6%,年減13%,今年大陸黃金週結合中秋節假期長達8天,大陸主要筆電品牌預計推出電競筆電及AI PC等限時促銷活動,群電預期,中秋節與十一長假前,市場將出現一波備貨需求,推升9月份營收表現。
連鎖鍋物品牌築間過去透過火鍋店成功打響名號,更在今年4月成功上櫃掛牌,不過近日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25億4328萬元,歸屬母公司的稅後淨損4732萬元,消息曝光後引發熱議。有網友好奇,過去築間紅到到處展店,還進軍燒肉、鐵板燒、酸菜魚等餐飲品牌,結果公司大虧損,讓他好奇背後原因,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不少人紛紛指出,近年來築間CP值跟過去不同,加上拓展其他品牌不順利,可能因此導致虧損。
台灣證券交易所統計7月全體證券商盈虧情形,單月全體券商稅後淨利128.74億元,較上月成長9.26億元,增幅7.75%;累計前7月全體證券商稅後淨利468.12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192.73億元,減幅達29.16%。
智伸科(4551)公布第二季財報,受到匯兌損失近4億元影響,單季轉為虧損0.9億元,每股虧損0.78元,上半年每股盈餘縮小至1.29元。此外,7月營收6.70億元,年減11.88%。
關稅及貨物稅不確定因素加乘,車商自救促銷不敵關稅陰霾!7月車市攻4萬輛夢碎,在民眾觀望心態濃厚影響下,最終領牌3.55萬輛,較去年同期衰退22.3%,原屬傳統銷售旺月,但卻僅較6月微幅成長3.4%。車業龍頭和泰車期待8月關稅議題明朗,6、7月觀望客戶有機會遞延到8月落實,因此雖下旬進入鬼月,但先看3.4萬輛,將回到正成長16%。
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統計資料,6月份全體證券商稅後淨利119.48億元,較上月成長49.08億元,增幅69.72%。累計上半年全體證券商稅後淨利339.38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204.22億元,減幅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