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不吃早餐的搜尋結果,共39

  • 不吃早餐恐變肥 專家曝真相 都是血糖在搞鬼

    不吃早餐恐變肥 專家曝真相 都是血糖在搞鬼

    現代人為了保持良體態,不少人選擇不吃早餐來減肥,不過日本專欄作家「營養師食堂」表示,此舉反而容易增胖;他解釋,長時間未進食後,一吃東西血糖就會急速上升,這時身體會分泌胰島素降低血糖,導致多餘糖分被轉化成脂肪儲存起來,最終反而越減越肥。

  • 早上不吃當心越來越胖 3種「高飽足感」早餐組合一次看

    早上不吃當心越來越胖 3種「高飽足感」早餐組合一次看

    一日之計在於晨,少吃一餐不會幫助瘦身!營養師張馨方表示,早餐不必豐盛,民眾若想獲得飽足感,可選擇地瓜、麥片、無糖優酪乳等食物組合。她還提醒,不吃早餐可能導致注意力與情緒下降、午餐爆食、新陳代謝變慢,反而更易變胖。

  • 不吃早餐加速老化 61歲逆齡名醫公開菜單 起床先「吞油」

    不吃早餐加速老化 61歲逆齡名醫公開菜單 起床先「吞油」

    不少人為了控制體重、追求健康,選擇採用間歇性斷食法,省略早餐,不過醫師劉博仁提醒,長期不吃早餐容易導致身體發炎,而發炎就是老化的根源,還會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膽結石生成機率。劉博仁也分享自己早餐菜單,特別提到在喝下溫開水後會補充好品質的油脂來利膽。

  • 一早穩血糖 營養師激推優酪加3組合:搞定代謝力

    一早穩血糖 營養師激推優酪加3組合:搞定代謝力

    很多人都有經驗,起床時若貪睡一會兒,出門變得匆匆忙忙,不是忽略早餐,就是隨便吃。營養師高敏敏表示,不吃或吃錯早餐,不只沒精神,還會讓血糖與代謝大亂,建議早餐以無糖優酪為基底,並抓住「蛋白質+全穀碳水+蔬果纖維」的重點,就能3分鐘搞定營養早餐。

  • 早餐跳過慘了 糖尿病風險高33%

    早餐跳過慘了 糖尿病風險高33%

    想減重、控血糖或改善慢性病風險,單靠食材選擇可能還不夠。營養師吳映蓉分享「時間營養學」概念,提醒進食時間的重要性。經常跳過早餐的人,糖尿病風險會高出33%,深夜進食會導致代謝大亂,而限時飲食可以幫助減重、改善血糖和血壓。若能養成和生理時鐘同步的飲食習慣,不用刻意挨餓,也能顧代謝、降低慢性病風險。

  • 不吃早餐吃宵夜超傷骨頭 骨折風險增18%

    不吃早餐吃宵夜超傷骨頭 骨折風險增18%

    三餐不定時,不僅容易變胖,還可能傷骨頭。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表示,一項逾92萬人的大型研究發現,不吃早餐或晚餐太晚吃的人,骨折風險分別提高18%與8%,原因可能與營養不足與干擾睡眠有關,讓骨頭像沒時間休息的工地,長期耗損卻無法好好修補。

  • 一天只吃一餐 死亡風險增30% 過午不食不等於長壽

    一天只吃一餐 死亡風險增30% 過午不食不等於長壽

    過午不食有助減重、延壽?醫師黃軒指出,不少人以為這樣的飲食習慣很養生,但其實並非人人適合。醫學研究發現,一天只吃一餐會讓死亡風險上升30%,長時間不進食、下一餐爆食的飲食型態,還會造成血糖大幅波動,增加糖尿病、心臟病風險尤其55歲後更可能陷入營養不良、肌少症的惡性循環。

  • 美國人窮到吃不起麥當勞? 執行長認了:只好降價

    美國人窮到吃不起麥當勞? 執行長認了:只好降價

    為了應對日益明顯的消費者分化現象,麥當勞正在擴大其超值套餐菜單。麥當勞執行長肯普欽斯基(Chris Kempczinski)近日受訪時指出,美國經濟面臨明顯的兩極分化局面。

  • 物價狂飆 餐廳業頭痛

    物價狂飆 餐廳業頭痛

     新聞提要■全美餐廳正承受物價高漲與民眾削減消費的痛苦,但將成本轉嫁給顧客卻可能影響生意。

  • 起床黃金30分鐘超關鍵 錯誤動作傷身 直接起身也NG

    起床黃金30分鐘超關鍵 錯誤動作傷身 直接起身也NG

    起床時作對動作,能為健康加分。重症醫師黃軒指出,早上起床後的30分鐘是身體健康的關鍵時刻,經過一整晚的休息,身體的循環系統、消化道、神經網路都在等待第一個指令。掌握好補水、排便、早餐與起床節奏等4大要點,可降低中風、心梗、血糖高等情況。

  • 美國速食業拉警報! 通膨壓力大 民眾選擇不吃早餐省開支

    美國速食業拉警報! 通膨壓力大 民眾選擇不吃早餐省開支

    對於許多美國家庭來說,過去在前往工作地點或學校的路上購買一份速食早餐,無疑是既方便又快速的選項,但時至今日,它正逐漸變成一項可以刪減的非必要支出。當消費者面臨的不確定性日益增加時,早餐往往成為他們第一個選擇在家裡解決的一餐。

  • 養生女膽結石超過2cm 醫揪1習慣害的:越晚風險越高

    養生女膽結石超過2cm 醫揪1習慣害的:越晚風險越高

    間歇性斷食不吃早餐?當心膽結石找上門。醫師劉博仁指出,有位40多歲的女性為了讓自己更健康,不吃早餐,結果發現體內有2.3公分的膽結石,原因在於不進食,膽汁滯留在膽囊,進而造成結石,吃得越晚,風險也越高。

  • 不吃早餐變糖尿病「候選人」 研究揭風險高32% 還會變胖

    不吃早餐變糖尿病「候選人」 研究揭風險高32% 還會變胖

    許多減重者為了延長斷食時間,選擇跳過早餐,對此,減重醫師蕭捷健表示,減重最大的冤枉路就是「不吃早餐」,一項日本研究發現,一周超過3天不吃早餐的上班族,發胖機率提高了12%,還有大型研究顯示,經常不吃早餐的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竟然高出32%。

  • 吃對早餐能護腦 專家曝5祕訣:延壽防失智

    吃對早餐能護腦 專家曝5祕訣:延壽防失智

    現代人為了趕上班、上學,有時會跳過早餐。高齡92歲的日本營養學教授香川靖雄表示,他每天必吃早餐,這是他腦力依舊清晰關鍵,並提出「5大延壽祕訣」,強調吃對早餐、營養均衡,不僅影響飽足感,更可能決定一個人是否能健康長壽、不失智。

  • 25歲陸抗癌網紅千千病逝!昔忽視1警訊 曾長期不吃早餐又嗜辣

    25歲陸抗癌網紅千千病逝!昔忽視1警訊 曾長期不吃早餐又嗜辣

    大陸一名25歲的抗癌網紅「千千」,5月24日凌晨病逝。她生前透露,長期不愛吃早餐,為了減肥晚餐吃得很隨意,飲食不規律且愛吃辣,更忽視長達半年的胃痛警訊,就醫時確認竟是胃癌晚期。後來她胃部全切、進行化療,不料病情惡化,今年3月入住安寧病房,但她依舊堅強,不斷在社群分享抗癌過程,可惜最後仍不敵病魔,家屬證實她24日不幸離開人世,讓許多粉絲與親友十分惋惜。

  • 早餐吃一物全天都在燃脂模式 醫:還能降血糖

    早餐吃一物全天都在燃脂模式 醫:還能降血糖

    很多人為了減重而不吃早餐。不過,減重醫師蕭捷健表示,想要減重,更應該要吃早餐,且建議吃高蛋白質的早餐,根據研究,吃高蛋白質早餐,不僅有助於降低血糖,且能抑制食慾與加速代謝,讓人一整天都處在燃脂模式,增肌減脂事半功倍。

  • 早、晚餐要吃對時間 重症醫揭黃金時段:吃錯傷心

    早、晚餐要吃對時間 重症醫揭黃金時段:吃錯傷心

    現代人工作忙碌,常太晚吃早餐或晚餐,小心健康亮紅燈。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表示,研究發現早上9點後才吃早餐者,得到第二型糖尿病風險增加59%,而超過晚上8點後才吃晚餐的人,腦出血風險提升44%,建議最佳吃早餐與晚餐的時間,分別是早上7點到8點,與晚上6點到8點間。。

  • 168斷食減重效果差 醫曝研究:還恐增心梗風險

    168斷食減重效果差 醫曝研究:還恐增心梗風險

    很多人靠不吃早餐或168斷食法來減重,不過,復健科醫師王思恒表示,根據研究,不管是採限時進食、168斷食法,或晚餐少吃的方法,減重效果都不大,要成功減重,還是得從吃進熱量比消耗少等3方向著手。心臟科醫師也提醒,以168斷食來減重,可能提高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風險。

  • 早餐1吃法穩血糖、增肌減脂 超商食物這樣挑不踩雷

    早餐1吃法穩血糖、增肌減脂 超商食物這樣挑不踩雷

    很多人為了減肥不吃早餐,只吃午晚餐,這樣的方法真的好嗎?減重醫師蕭捷健指出,早餐不僅要吃,還要吃對,「高蛋白低碳水」的吃法不僅可以讓人自然減少每日的卡路里攝取量,還能穩定血糖、增肌減脂。此外,外食族在超商挑選時,除了地瓜等原形食物,也可以選擇關東煮的白蘿蔔、各式菇類來增加飽足感

  • 醫揭「不吃早餐易得膽結石」真相 1情況罹癌風險增

    醫揭「不吃早餐易得膽結石」真相 1情況罹癌風險增

    許多人都有不吃早餐的習慣,是否增加得膽結石風險?對此,外科醫師陳榮堅表示,膽結石並非由特定行為引起,若想避免其發生,最重要的是維持規律飲食,避免長時間空腹後突然暴飲暴食,導致膽汁排泄異常。他並提到,若檢查發現膽結石大於2公分,應考慮手術治療,以免增加膽囊癌發生機率。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