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不確定因素的搜尋結果,共2,405筆
總體經濟狀況分析:美國政府關門長達40天之後,重啟露出曙光,政府資金即將流出,流動性改善,不確定因素減少。目前國際上重大變數,只剩下美國總統關稅政策的高院訴訟,關稅已實際上路數月,若以自由經濟角度觀察,最差即為維持現狀,若關稅無效則有利貿易流動。因此潛在的實質利空有限,年底進入作夢行情,有個股表現可期。
美國聯準會10月再次降息,符合市場預期,但是官員對政策走向意見分歧,市場關注年底前是否還有降息契機,加上美國政府關門造成經濟數據公布遞延,亦可能對政策決策帶來干擾,都令市場對於美國聯準會降息預期持續變動,債市波動之下,存續期間短、利率風險低的短天期債表現相對有撐。
為確保落實蒸廚餘煮,中央要求全台廚餘養豬場安裝「即時監控系統」,環境部環管署11日到台中舉行第一場說明會,近80戶豬農抵達關心。在場豬農反對廚餘餵豬高喊「接觸性傳染,蒸煮沒有用」,認為政府無法落實稽查。環管署長顏旭明表示,現階段政策仍在徵詢及收集業界,12月6日起可申請監控系統裝設,至12月31日截止,會將豬農意見帶回研議。
受到評價面和經濟不確定性等因素環繞,不安情緒影響股市。回顧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根據EPFR等統計至11月5日止近一周,美國股票基金淨流入居冠、金額為196.24億美元、其次依序為亞太不含日本19億美元、全球新興市場13.65億美元。
隨著對等關稅稅率影響逐漸淡化、新台幣對美元匯率回穩,加上品牌客戶庫存降緩,下單動能趨強,成衣三雄儒鴻(1476)、聚陽(1477)、振大環球(4441)第三季呈現獲利成長態勢。多數品牌客戶的訂單量能見度已到明年第一季,業者預期進入2026年後,營運可回到成長的軌道上。
台塑企業總裁吳嘉昭8日表示,他接任總裁後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加速轉型、強化經營體質,其中最能立竿見影就是產品差異、高質化轉型;今年台塑、南亞、台化差別化產品合計占比將提升至52.8%。四大公司提報轉型案件共107案,預估至2030年將可帶來381億元年利益,主要為新產品/新事業轉型效益272.9億元,占71%;已完成15案,年效益10.9億元。
時隔7年,台塑企業8日再舉辦運動大會,由專業經理人、台塑企業總裁吳嘉昭主持,這是歷來首度非王家主導。吳嘉昭指出,全球經濟衝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轉型已迫在眉睫,台塑企業正加速推動產品、事業、低碳、能源及數位等5大轉型。
台塑集團8日舉辦第36屆運動會,總裁吳嘉昭接受訪問時表示,面對嚴峻的經營環境挑戰,台塑、台化、南亞、台塑化等四大公司積極推動轉型,提報轉型案件共107案,預估至2030年將可帶來381億元的年利益,主要為新產品/新事業轉型效益272.9億元,占71%,目前已完成15案,年效益10.9 億元。
根據六都地政局統計,今年10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約1萬6989棟,較去年同期下降13.51%,創下2018年以來同期最低,不過較9月成長5.69%。累計今年1至10月交易量較去年同期大減26.63%,創歷年同期最大降幅。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在臉書發文分析,房市「殺價取量」的時機將浮現。
AI商機造成廠商「猛爆式」拉貨,財政部7日公布10月出口規模618億美元,是有史以來單月出口值首度突破600億美元,合計前十月出口也衝破5,000億美元、達5,144.5億美元,提前兩個月即刷新歷年全年紀錄,財政部因而上修全年出口估值至6,000億美元,年增率則估上看3成。
富采(3714)周五召開線上法說會,公布今年第三季財報。富采今年虧損連續四季,今年第三季虧損,雖然季比略微改善,但年比損失擴大,單季每股虧損0.83元。前三季淨損19.33億元 年減153.71%;累積基本每股虧損2.62元,遜於去年同期的每股虧損1.02元。今年第三季旺季不旺,展望第四季,面臨傳統淡季,富采持續改善產品組合。至於明年狀況,看好感測、micro led、車用領域。
財政部部長莊翠雲5日就使用牌照稅修法至立法院備詢,她在回答「明年台灣人均GDP是否可破4萬美元」時,表示後續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包含美國關稅政策、匯率變動和地緣政治,都還要觀察。
上洋(6728)2025(今)年第3季受惠商用空調及冰水機等專案業務穩定發展,商用洗衣維持成長、家用空調缺少動能,單季營收年增4.4%。但因團隊編制及營業據點持續拓展,使得營業費用較去年同期增加,本期稅後淨利為0.6億元,年減30%;每股稅後淨利(EPS)為2.02元。
廣越(4438)今(5)日公布2025年第3季財報,營收與獲利雙雙成長。單季合併營收達新台幣72.71億元,年增10.4%,創歷年同期次高;營業利益6.23億元,年增12.8%;稅後淨利5.18億元,年增32.7%;每股盈餘(EPS)5.05元,年增33.6%。累計前三季營收148.32億元,年增13.4%;營業利益8.77億元,年增36.3%,顯示本業營運動能持續增強、體質穩步升級。
科技股賣壓蔓延全球,周三台股開跌330.65點報27785.91點,指數盤中重挫至27373.05最低、下跌743.51點,失守28000大關,且5日、10日全面告失,AI、半導體、被動元件、網通等成重災區,電金走弱,然記憶體、光電、重電等重啟戰火,搭配內需、觀光餐旅、航運、普發萬元推動內需等族群敲邊鼓,小幅收斂跌幅,大盤守住27700、月線,量能略增。
立委李坤城今日質詢,台灣的今年的人均GDP再度超越韓國,台灣做對了什麼事?財長莊翠雲表示,政策選對了方向,推出加速台灣經濟發展3大方案,吸引資金回台,奠定AI供應鏈完整,促進出口暢旺。
商用展示架製造商裕慶-KY(6957)隨著2025(今)年下半年新專案訂單陸續出貨並開始認列營收,可望帶動整體業績動能回升。儘管今(5)日台股大盤重挫超過450點,裕慶-KY股價卻逆勢上揚逾7.7%,強勢突破210元整數關卡,衝上211元。
受惠於人工智慧(AI)等科技發展帶動,今年來陸港股市表現強勁。高盛董事長兼執行長蘇德巍(David Solomon)4日出席香港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時表示,過去一年,全球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情緒有很大變化,資產撤離後回歸,中資股票吸引力漸強,預期未來一年將有更穩定的投資表現。
巴基斯坦和美國9月簽下一項歷史性稀土協議,按照協議,總部位於密蘇里州的美國戰略金屬(US Strategic Metals,USSM)公司將在巴基斯坦投資近5億美元(約154億台幣),用以勘探、開發與提煉稀土及關鍵礦物。
據六都地政局公布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資料,六都10月買賣移轉棟數約1萬6,989棟,年減13.5%、月增6%,是2018年以來同期最低,其中台北市、台南市皆創2018年以來同期最低、高雄市則是2016年來最低。今年全年度移轉恐怕陷入26萬棟保衛戰,不過近月市場交易狀況與移轉棟數都未再持續下探,頗有築底跡象,長期還是看政策是否放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