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丟垃圾車的搜尋結果,共39筆
我國檢出首例非洲豬瘟本土案場,農業部隨即宣布廚餘禁止養豬,由於過去清運業者以極低費用清運,再轉售至養豬場藉此增加利潤,若只是單純載運至環保局指定區域,則無利可圖,導致部分清運業者不願收受廚餘,甚至有清運業者貼出公告,不再清運廚餘。
全國暫時禁止廚餘餵豬,台中市每年餵豬廚餘高達3萬噸,目前採取掩埋堆肥去化,但文山掩埋場運送車大排長龍,環保局長陳宏益25日表示,將引導廚餘運送車分流。另新北市宣導民眾將家戶廚餘瀝乾後打包丟垃圾車,環境部管理署副署長林左祥強調,中央沒有推廚餘瀝後乾當垃圾丟,呼籲民眾維持原來分類模式。
明天(4日)起就是3天中秋連假,許多民眾已經安排好烤肉行程,烤完後垃圾應妥善處理,其中肉類等鮮食常使用的保麗龍盤,多數人都搞不清楚該怎麼丟。對此環境部表示,保麗龍不易被分解,所以一定要回收;民眾若未按照規定分類,可依《廢棄物清理法》處新台幣1200元至6000元罰鍰。
行動電源是日常必備物品,台電表示,若行動電源出現龜裂、膨脹或破損,千萬不能丟垃圾車,必須交給清潔隊資源回收車回收,並點出4大使用NG習慣,包括充電設備老舊、無人看管充電、充電環境不當及選購不合格產品等,強調要注意使用安全,才能確保自身及他人安全。
不沾鍋使用方便又好清洗,是許多主婦依賴的鍋具,但不沾鍋屬於消耗品,壽命大約1至3年,具體情況因塗層材質、使用頻率及烹調方式而有不同,多數民眾買了新的不沾鍋,卻不知道不要的鍋子該如何處理。對此各地環保局解答,不沾鍋、金屬鍋鏟皆屬廢金屬類,應直接交付資源回收車處理;民眾若未確實分類,可依《廢棄物清理法》處新台幣1200元至6000元罰款。
台灣獨有的垃圾車文化讓外國人讚嘆不已,不過有網友卻抱怨,台灣收垃圾的方式很沒效率,大家要提著垃圾在路邊等,垃圾車緩緩開過,沿路飄散臭味,若時間無法配合也相當困擾。話題引發熱議,多數人則認為在台灣目前的方式已經是最方便且有效率了;有網友透露,曾經歷過定點存放等垃圾車來收的年代,蟑螂、老鼠應有盡有,奇臭無比,附近住戶苦不堪言。
行李箱體積較大,多數民眾要汰換時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一名女網友最近想把家中不要的行李箱丟掉,認為特地請環保局來收一個20吋行李箱好像不太合理,好奇大家都怎麼做。對此,新北市環保局說明,軟殼行李箱19吋以下應以專用垃圾袋裝妥,交付循線垃圾車,19吋以上直接丟垃圾車即可;硬殼19吋以下應交付回收車,19吋以上則要事先預約收運時間。
為促進民眾垃圾減量,台北市自2000年起推出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民眾須付費使用專用垃圾袋,不過議員指出,有民眾為消耗家中20年前買的舊版專用垃圾袋,裝完枝葉就拿去丟垃圾車,卻差點被拒收,清潔隊指出袋身貼有紙製防偽標籤是舊版不能用。北市環保局澄清,袋身無論紙製、雷射印刷防偽標籤都可使用,目前僅停用沒貼的舊版,舊版可至環保局換新袋,並將加強清潔隊訓練。
食材放到過期,不少人第一時間的反應都是包一包丟垃圾車,但有部分較為特別的是不能丟垃圾車的,例如奶粉就是一例,不只奶粉,麵粉、番薯粉等食用性粉狀物若遇到高溫,就可能發生粉塵爆炸,環保局也公布正確棄置法。
台中市將舊棉被及枕頭視為垃圾,是不可回收,一般民眾可直接丟垃圾車,不過,有大樓想丟棉被及枕頭卻計件付費,市議員陳文政直呼「一市兩制,變相加價」真離譜。環保局長表示,社區與業者委託清運合約屬私契約,無法由公部門統一訂定價格。
一名清潔隊員在值勤時,收到民眾的一袋回收物,聽見袋底有玻璃聲,伸手要其取出才發現是碎玻璃,手掌血流如注,受害清潔隊員呼籲民眾切勿將玻璃與一般回收物混裝;新北市環保局也提醒,玻璃屬於易造成割傷的物品,應單獨分類回收;若為碎玻璃,則須妥善包裝,並在外包裝上清楚標示「碎玻璃」,再交由資源回收車處理,若未依規定將可依《廢棄物清理法》處以新台幣1200元~6000元罰款。
每戶民眾家中都有馬桶,但如果用久了想換一個新的,舊的馬桶能不能回收呢?其實馬桶除了馬桶座本身,還有上面的馬桶蓋及其座墊,陶瓷馬桶座本身屬於裝潢廢棄物,應委託合法清除機構清運處理;至於馬桶座墊則要看材質,混料屬複合材質(較硬的)無回收,另外台北市環保局則指出,免治馬桶也屬於不能回收。
屏東縣政府推動「廚餘不浪費、永續更到位」廚餘機補助政策,3月10日起開始受理申請,結果民眾申請非常熱絡,開跑1周內就將補助預算300萬用罄。為鼓勵家戶端自源頭就把廚餘做好分類,縣長周春米特增加補助額度,補助收件日期至4月30日為止,之後就停止收件。
瓷器碗盤、馬克杯是每天都會使用到的東西,有時難免手滑打破,多數人會用紙張包起來後,直接丟垃圾桶。對此,新北市環保局解答,瓷器不可回收,但由於無法焚化,因此民眾應妥善包裝後交給循線回收車的清潔人員;違規者可依《廢棄物清理法》處1200至6000元罰鍰。
高雄市環保局一輛資源回收車昨(3日)冒出濃煙,清潔隊員趕緊倒出回收物,並通知消防隊協助滅火。環保局提醒民眾落實資源回收分類,尤其5大類危險物品務必再次檢查,包括高壓瓶罐、鋰電池及行動電源應回收;食用性粉狀物可以加水後當廚餘回收;金紙香灰餘燼全滅後澆水,再裝袋丟垃圾車;滅火器及瓦斯桶則採逆向回收,交付原購買店家回收再利用,違者可處1200至6000元罰鍰。
高雄發生驚悚連續殺人分屍案,警方連日在前鎮運河第五船渠與仁武焚化爐尋找屍骨,但依照運作和焚燒垃圾流程來研判,已放棄在焚化爐儲坑找尋,遇害婦人屍骸若被真被凶嫌當垃圾丟,恐屍骨無存。
高雄發生驚悚連續殺人分屍案,目前已有3名7旬婦人疑遭張介宗殺害後分屍並丟棄於前鎮運河,但目前僅尋獲林婦的部分遺體,其餘2人仍未發現,關鍵頭顱也還沒找到,因此不排除已被丟棄至垃圾車,高雄市刑警大隊佐警會同市府環保局人員在仁武焚化爐進行擴大搜索。
高雄發生震驚社會分屍案,73歲男子張介宗涉嫌將3名婦人殺害分屍,目前僅林姓婦人有在前鎮運河中找到部分遺體,其餘張、黃2婦除在張嫌家中有發現血跡外,未發現殘骸。警方今(9)日公布案情進展,因不排除嫌犯將殘骸丟至垃圾車,已派員到焚化廠、垃圾車等搜尋中。
年節假期結束,3日正式開工,為了紓解春節9天連假的家戶垃圾,高市府環保局將於3日中午12時起,加強原高市及鳳山區日間垃圾清運工作,再接續晚間正常垃圾清運,讓民眾能有充裕時間排出家中垃圾,環保局也提醒民眾,鋰電池、高壓瓶罐等物應排空回收,避免火警意外發生。
為了宣導環保觀念,新北市環保局找來清潔隊員擔任攝影模特兒,並設計成機車的創意擋泥板,上面印製「菸蒂不要亂丟」、「危險物品勿丟垃圾車」、「改裝排氣管不可以吵可以帥」等標語,未來將隨著公務機車穿梭於街頭巷弄,不僅吸引目光,更有效推廣環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