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國建設銀行的搜尋結果,共52筆
據《界面新聞》報導,歷經一年半,比利時富傑對於太平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平養老)的增資有了新進展。太平養老近日公告稱收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關於太平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增加註冊資本和變更股權的批復》,批准公司增加註冊資本3億3333.33 萬元人民幣,註冊資本由30億元人民幣變更為33.333333 億元人民幣;同意比利時富傑保險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認購公司10%股權。此次增資完成後,比利時富傑成為太平養老第二大股東。
華南銀行統籌主辦英業達(2356)美金聯貸案,順利完成簽約。華南銀行指出,全案以美金5億元推出,超額認貸達1.5倍,最終以美金6.25億元結案,充分顯見銀行團對於英業達的經營績效及未來發展給予高度認同與肯定。
英業達為支持新產品AI伺服器及其他關鍵產品的發展,委任華南銀行統籌主辦美金6.25億元聯貸案,於20日順利完成簽約。此聯合授信案由華南銀行擔任額度管理銀行,台灣銀行擔任文件管理銀行,並邀集兆豐銀行、第一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彰化銀行、中國銀行、台新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及玉山銀行等金融機構共同參與,全案以美金5億元推出,超額認貸達1.5倍,最終以美金6.25億元結案。
英業達為支持新產品AI伺服器及其他關鍵產品的發展,委任華南銀行統籌主辦美金6.25億元(約合新台幣191.2億元)的聯貸案,於20日順利完成簽約。英業達集團會長葉國一在英業達總經理蔡枝安陪同下,亦親自出席簽約儀式。
據大陸央視財經報導,今年上半年,針對市場普遍關注的房地產領域,大陸多家銀行都表示,上半年持續助力鞏固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態勢,加大按揭分期貸款投放力度。
觀察者網報導,截至29日晚間,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中國大陸6大國有銀行今年上半年報全部披露完畢。數據顯示,上半年六家銀行歸母淨利潤合計達6825.24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2兆9248.43億元),資產品質穩定向好,5家銀行不良貸款率較2024年底下降。
據「中國人民銀行微信公眾號」消息,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定於2025年9月3日起陸續發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紀念幣。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紀念幣共4枚,其中雙色銅合金紀念幣1枚,8克金幣1枚,150克銀幣1枚,30克銀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不過,大陸央行有限制購買者身份,必須憑大陸身分證購買。
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22 日發布,2025年第一季,大陸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接收信訪舉報83.4萬件次,其中檢舉控告類信訪舉報23.1萬件次。處分18.5萬人,其中黨紀處分13.9萬人、政務處分6萬人;處分省部級幹部14人,廳局級幹部910人,縣處級幹部7216人,鄉科級幹部2.3萬人,一般幹部2.4萬人,農村、企業等其他人員13萬人。
大陸《經濟觀察報》官方帳號16日報導,數個消息來源16日透露,中國大陸最著名房地產開發商之一、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萬科)執行董事、總裁、執行長祝九勝1月15日被公安機關帶走。
據《新週刊》報導,8點20分,距離開考只剩10分鐘,隔壁考場終於來了1個人簽到。慕慕看著3個老師臉上露出既震驚又開心的神色,推測他們執教這麼多年,應該也沒見過「監考老師比學生多」的荒謬場景。
新華網「新華視點」欄目 26日報導,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今年前三季,大陸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立案64.2萬件,其中立案省部級幹部58人,和去年同期相比,兩項數據均有增長。今年以來查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近60萬個;前11個月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近9.2萬起。今年的特色是「主動投案」成高頻詞;懲治「蠅貪蟻腐,毫不手軟;對行賄行為懲治力度不斷加大。
大陸官方「最高人民檢察院」官方微博13日消息,大陸四大國有銀行之一中國農業銀行前黨委委員、副行長樓文龍涉嫌受賄一案,由大陸國家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福建省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樓文龍作出逮捕決定。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ESG(環境、社會及治理)當道,亞洲永續發展相關貸款在2023年下滑後,近期進入復甦。全球最大農藥生產商先正達集團(Syngenta)傳出,正尋求30億美元規模的ESG貸款,可望創下2024年來最大宗ESG相關指標美元授信紀錄。
人行29日晚間宣布下調存量房貸利率,大陸四大國有銀行第一時間火速回應。在時間安排上,四大行將於10月12日發布具體操作細則,在10月31日之前統一對存量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實施批量調整。
美國聯準會降息按下「確定鍵」,大陸官媒引述專家說法稱,步入第4季,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將出台更多增量政策,降準、降息、調整存量房貸利率等均有空間和可能。但有學者建議,大陸應進一步加強金融市場的風險管理,並保持靈活的貨幣政策和外匯管理機制,以維持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
當地時間9月18日,美國聯準會為期2天的貨幣政策會議結束,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為4.75%至5.00%,即降息50個基點。這意味著美國聯準會正式啓動新一輪降息週期,結束了2021年11月以來的緊縮貨幣政策,是美國聯準會為應對美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嚴峻挑戰的一次嘗試。
北京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特約專家、中國建設銀行研究院高級專家余翔20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美國聯準會宣布降息50個基點。這意味著聯準會正式啟動新一輪降息周期,結束了2021年11月以來的緊縮貨幣政策,是為應對美國經濟增速放緩嚴峻挑戰的一次嘗試。對中國而言,美聯儲降息可能在匯率、資本流動和外匯存底三個具體方面產生一定影響。中國大陸一方面應進一步加強金融市場的風險管理;另一方面,要保持靈活的貨幣政策和外匯管理機制,維持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
據日媒最新調查指出,大陸企業在太陽能板和風電領域漸成壟斷格局,像是太陽能面板市占率已達59.3%近6成;風力發電機產業的市占率也逐步提升,前5名企業有4家陸企且合計市占率來到44.2%,進而加劇歐美對大陸產能過剩的警惕和經濟對立。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11日在2024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上,第23次發佈「中國企業500強」榜單。在今年變化上,500強營業收入邁上新台階,達到110.07兆元(人民幣,下同),較上年增長1.58%;入圍門檻也實現22連升的473.81億元、提升3.83億元。
大陸金融業進入寒冬?網路流傳本土投行巨頭「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多名員工收到「降職減薪」的消息,經陸媒證實確有此事,預計降薪幅度恐達25%、裁員約1/3,僅上半年該公司就已減員246人,引起市場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