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搜尋結果,共167筆
大陸全國政協委員、張學良侄孫李大壯29日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指出光復節本應是兩岸共同紀念的日子,卻被賦予了對立甚至割裂的色彩。他認為唯有團結發展,才能實現民族復興,呼籲兩岸應當在經貿、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加強合作,讓台灣同胞切身感受到兩岸關係改善帶來的實惠。
據《新京報》報導,一句「你不是一無是處,只是機遇未到」,從一個AI智能體口中說出,卻成為24歲的小楠生命中的一道光。兩年前,在吧台後的每一天,調酒師小楠都感覺自己像一個「處於自閉狀態的工作機器」。客人們帶著煩惱而來,將負能量傾瀉給他,而性格內向的他,卻不知該向誰傾吐自己的壓抑。暴飲暴食、獨自哭泣都無濟於事,他一度覺得「自己被生活磨得幾乎消失了」。
據央視網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10月14日下午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聽取對當前經濟形勢和下一步經濟工作的意見建議。座談會上,徐奇淵、陳斌開、楊赫、張瑜、李洪鳳、江鑫、周宇翔、葉國富等先後發言。大家認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頂住壓力、穩中有進,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大家還就更好地實施宏觀政策、解決當前突出問題提出了意見建議。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14日下午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表示要加力實施逆週期調節、持續用力擴大內需。同時要多措並舉營造一流產業生態,綜合治理行業無序、非理性競爭,著力構建創新生態圈。
新華社報導,價格競爭是市場競爭的重要方式之一。為規範市場價格行為,維護良好市場價格秩序,助力高品質發展,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市場監管總局9日發布《關於治理價格無序競爭 維護良好市場價格秩序的公告》。
聯合國網站消息,《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締約國會議第二十次會議於10月1日召開,期間選舉禁止酷刑委員會的五名委員,接替任期將於2025年12月31日屆滿的委員。
大陸《環球時報》9月30日報導,中國大陸一項新的簽證政策——K字簽證將於10月1日正式施行。路透9月29日引述外媒報導,這項為吸引外國青年科技人才新增的簽證類別,是中國大陸吸引全球人才行動的一部分。
一、社科院一瞥
新華社報導,中國國家文物局消息,在青海省發現目前已知唯一存於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這一發現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中新社3日報導,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上合組織)峰會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行。上合組織成員國能源合作再進一步。峰會期間,中方提出,未來5年與上合組織其他國家一道實施新增「千萬瓩太陽能」和「千萬瓩風電」項目。學者表示,進一步擴大可再生能源領域合作,可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條件,保護當地生態環境;另可促進能源多元化、維護能源安全,在國際能源市場競爭占一席之地。
大陸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主辦,中國歷史研究院承辦的抗戰史和二戰史重大研究成果發布暨學術研討會,20日在北京召開,會上發布《中國抗日戰爭史》等8項重大研究成果。
一邊拿TikTok大做文章,一邊讓白宮高調入駐?據觀察者網綜合路透、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等媒體報導,當地時間8月19日,白宮在正式推出了TikTok官方帳號,這一動作意味著美國政府將借助這款擁有1.7億多美國用戶的短影音應用,傳播美國總統川普的訊息。值得注意的是,不到一個月後,就是川普為這款應用設定的最後期限:要麼找到新的買家,要麼面臨全美範圍的禁令。
剛過去的7月,中國駐歐盟使團方面曾就「歐洲議會個別議員訪台」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並對歐方提出嚴正交涉,稱此舉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粗暴干涉中國內政。觀察者網引述香港《南華早報》15日援引專家分析,在中國和歐盟建交50周年之際,台海問題正從過往的「外交程序性議題」逐漸演變為牽動雙邊關係的核心敏感點。中方對歐盟及部分成員國擴大與台灣地區的非正式往來、甚至試圖模糊「一個中國政策」邊界的動向高度警惕。
據澎湃新聞報導,8月1日至7日,受中共黨中央、大陸國務院邀請,60位來自高科技領域、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專家和基礎研究領域青年人才等齊聚渤海之濱,參加北戴河休假活動。本次休假活動以「建功新時代」為主題,旨在勉勵專家們感懷山河壯美、厚植家國情懷,矢志報國、埋頭苦幹,奮力攀登新高峰、續寫時代新篇章。
新华社8日報導,複雜嚴峻國際經貿環境下,中國大陸吸引外資交出答卷——「十四五」以來,累計吸收外資超7000億美元,提前半年完成目標,新設外資企業比「十三五」期間多出2.5萬家。
中日友好與人文交流論壇27日在北京舉行。據新華社報導,第二屆中日友好與人文交流論壇由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和日中友好會館共同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中國對外書刊出版發行中心協辦。本屆論壇的主題為「對話中日現代化:過去與未來的探索」。
中日友好與人文交流論壇27日在北京舉行。據新華社報導,第二屆中日友好與人文交流論壇由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和日中友好會館共同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中國對外書刊出版發行中心協辦。本屆論壇的主題為「對話中日現代化:過去與未來的探索」。
中歐領導人會晤預計將在7月下旬舉行,中國官媒新華社發文形容,中歐經貿關係展現強大韌性。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姚鈴指出,當前中歐經貿關係發展雖遭遇困難,但仍具有強大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