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央財政的搜尋結果,共250筆
大陸央視12日報導,大陸「十五五」規畫建議中明確提出「大力實施城市更新」,相比「十四五」規畫綱要裡的「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力度進一步增大。如何讓老房子、老社區盡快煥新,各地各部門正積極想辦法。這兩天,北京一個有70年歷史的老社區迎來改造,困擾居民多年一塊「硬骨頭」要被啃下了。
大陸國家統計局10月31日公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49.0,低於路透調查預估中值49.6、創下近6個月低點,且為連續第7個月處於收縮區間。具體看到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全部低於臨界點50以下。其中生產指數降至49.7,為連續擴張5個月後首次萎縮;新訂單指數單月下降1.1個百分點至48.8。
桃園市政府2026年度統籌分配稅款653億元,較今年增加295億元,但減少中央一般性及計畫性補助共154億元後,實際可自行運用財源僅增加141億元。市府表示,明年度主要增加項目著重強化重大公共建設的資源配置,如軌道建設、道路闢建及養護,以及校舍整建等,其中交通運輸路網占約62.81億元。
桃園市政府115年度統籌分配稅款653億元,較114年度增加295億元,減少中央一般性及計畫性補助共154億元後,較114年度增加62億元,實際可自行運用財源僅淨增加141億元。市府表示,115年度預算著重強化重大公共建設的資源配置,如軌道建設、道路闢建及養護,以及校舍整建等,其中交通運輸路網佔約62.81億元。
中新網報導,中國大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9日舉行2025年第三季記者會,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崔鵬程通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進展。1-9月大陸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57萬人,9月城鎮失業率5.2%,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
據新華社引述大陸財政部指出,今年前3季的全大陸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16.39兆元(人民幣,下同),年增率0.5%。分季度來看,第1季下降1.1%;第2季由降轉升來到正成長0.6%,直至第3季增長2.5%讓增幅明顯提高。
大陸全國總工會辦公廳、人社部辦公廳近日聯合下發通知,正式啟動「陽光就業」行動,計畫年內實施就業幫扶不少於25萬人、提供就業服務不少於100萬人次。大陸民政部部長陸治原10月10日也在大陸國新辦記者會上透露,「十四五」期間,讓全大陸的城鄉低保平均標準,也較2020年分別增長19.6%和21.3%。
就業安定基金日前由於用來舉辦演唱會、裝潢、購買軌道燈等屢次遭外界質疑,勞動部長洪申翰原承諾會改爭取公務預算,但國民黨立委廖偉翔揭露,就安基金人事費明年增加逾千萬,質疑洪申翰策進作為成為空頭支票,還是仰賴就安基金。洪申翰解釋,有向行政院爭取更多費用能夠回編至公務預算,但因為《財政收支劃分法》通過後中央財政餘裕受到影響。
勞動部就安基金使用近期屢遭外界質疑,曾提出3面向、6項策進作為,包含爭取合理編列公務預算,但立委廖偉翔揭露就安基金包括人事費爆增,質疑勞動部長洪申翰口口聲聲說要爭取公務預算,但爭取不到預算還是仰賴就安基金,質疑洪申翰說法成為空頭支票。
大陸央視新聞報導,為積極應對華北連日陰雨影響,大陸財政部會同農業農村部近日下達中央財政農業生產防災救災資金4.84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20.76億元),支援河北、山西、江蘇、安徽、山東、河南、陝西等7省受災地區,加快開展農機搶收、潮糧烘乾、農田排澇等農業生產防災救災工作,保障秋糧豐收到手、顆粒歸倉。
國民黨立委林沛祥今(7)日在立法院院會,針對基隆垃圾焚化爐設置飛灰水洗再利用設施的補助1.8億元補助問題,直言環境部的補助承諾跳票,要求行政院長卓榮泰責成環境部恢復補助,引起卓榮泰不滿回批,《財劃法》上路已從中央拿走4000多億元,不能拿走大的,小的又要中央補助,這叫鯨吞蠶食,「中央也受不了」。
據澎湃新聞報導,今天(9月30日)大陸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發佈《全國社會保障基金2024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基金投資收益額2184.18億元(人民幣,下同),投資收益率8.10%。其中,已實現收益額436.51億元(已實現收益率1.64%),交易性資產公允價值變動額1747.67億元。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召開在即,相較以往18大以來著重黨建問題,今年中共政治局會議早在7月,已定調四中全會主要討論經濟議題與十五五國家重大經建計畫、當前及未來5年的重大經濟民生議題。然而中共仍面臨複雜而困難的挑戰,除中美貿易關稅戰、關鍵科技及稀土問題等懸而未決。國內總體經濟成長持續下行、產業及內需市場內捲持續、民生消費疲軟不振,中央、地方各級政府及企業債務問題仍惡化中、外商投資衰退近3成、房地產投資年比跌12.9%、產業內捲化與價格補貼政策效益未明顯改善等,衝擊持續影響中。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召開在即,相較以往18大以來著重在黨建問題,今年中共政治局會議早在七月、就已定調四中全會主要討論經濟議題與十五五國家重大經建計畫等、當前及未來五年的重大經濟民生議題。然而當前中共仍面臨複雜而困難的挑戰,除了中美貿易關稅戰、關鍵科技及稀土問題等懸而未決。國內總體經濟成長持續下行、產業及內需市場內捲現象持續、民生消費疲軟不振,中央、地方各級政府及企業債務問題仍惡化中(近兩百兆人民幣)、外商投資(FDI)衰退近三成、房地產投資年比跌12.9%、產業內捲化與價格補貼的政策效益未明顯改善等問題的衝擊持續影響中。
玄奘大學宗教系教授釋昭慧號召民眾拒領普發現金1萬元,並呼籲政府增設拒領選項,改捐為「國家續命專款」。行政院長卓榮泰19日接見釋昭慧一行時表示感謝外,並下令財政部研議建置普發現金登記網站時,增設「不領取」選項可行性,提供多一項選擇以充實國庫;而他自己也宣布,不會領取一萬元現金。在野立委則痛批,領不領是個人的事,沒有必要將這種事拿來政治操作。
《財劃法》修正案上路後爭議不斷,民進黨批現行版本不只危及中央財政能力,更加重城鄉失衡、重北輕南的問題,為了避免惡法危害國家發展;為此民進黨南部立委19日共同呼籲,行政院、各個關心《財劃法》的立委,都應該盡快提出草案,不要放任現行歧視南部,傷害均衡發展的惡法傷害人民權益。
法師釋昭慧日前號召民眾拒領普發現金1萬元,並呼籲增設「拒領1萬轉入國家續命專款」。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9)天接見釋昭慧一行時表示,明年度中央政府必須舉債4000億,這對中央財政是相當大的考驗,他非常感動釋昭慧在國家一體原則上,拋棄自我、犧牲自己的權利,讓國家有更大的力量可以做福國利民、保衛家園的重要工作。
為解決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爭議,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3)天分成上下午兩批次,邀請縣市首長到行政院共商解決之道,上午先與11縣市首長舉行會議。卓榮泰表示,大家普遍認為要解決爭議,全盤檢討財劃法是未來必須要走的途徑,不只針對計算公式錯誤的修改而已。
藍白15縣市長10日下午聯手召開記者會,公開批評《財政收支劃分法》公式存在瑕疵,要求中央盡快補足地方財源。這場由台中市長盧秀燕號召的行動,被外界視為在綠營大罷免失利後,藍白趁勢展現合流氣勢的重要政治表態。台北市長蔣萬安更在會上直言:「今天站出來,就是要地方包圍中央!」強硬言辭,成為全場焦點。
財政收支劃分法2024年剛完成25年來首度修法,調整幅度前所未見,但除了行政院對此提出釋憲案,近期財政部公布115年度統籌分配款,也引發地方不滿,十個地方政府認為獲配數低於設算數,也有地方不滿分配到的款項低於其他縣市高呼不公平,加上後續還有主計處補助款,及普通345億元無法完全分配的問題待解,新版財劃法陷入父子騎驢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