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朝關係的搜尋結果,共35筆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9日在平壤會見北韓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恩。李強指出,中方願同朝方加強高層交往和戰略溝通;金正恩表示,朝方堅定支持一個中國原則。此外,中共總書記習近平10日向金正恩致賀電,盼中朝加強戰略溝通,深化務實合作。與此同時,中國和北韓邊境陸運郵路(丹東-新義州)已於9月25日正式恢復。
據央視新聞報導,10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致電北韓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恩,祝賀北韓勞動黨成立80週年。習近平表示,中方願同朝方一道,加強戰略溝通,深化務實合作,密切協調配合,推動中朝關係不斷向前發展,服務兩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為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穩定和發展繁榮作出積極貢獻。
據新華社報導,當地時間10月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平壤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會見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務委員長金正恩。李強指出,中方願同朝方加強高層交往和戰略溝通,加強多邊協作,堅定捍衛和踐行多邊主義;金正恩表示,朝方堅定支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以及任何外部干涉,支持中方在涉港、涉疆、涉藏問題上的立場。
新華社10日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當地時間9日下午在平壤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會見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北韓國務委員長金正恩。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9日率領中國黨政代表團搭乘包機抵達平壤,對北韓展開3天正式友好訪問,並出席10日朝鮮勞動黨建黨80周年慶典活動與閱兵儀式。這也是時隔16年,中國總理再度訪朝。
中國外交部7日宣布,應北韓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和北韓政府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將於10月9日至11日率中國黨政代表團訪問北韓,並出席北韓勞動黨建黨80周年慶祝活動。這將是李強就任總理以來首次正式訪朝,標誌著中朝關係在高層互動頻繁背景下邁入新階段。
據中國外交部官網消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今天(7日)宣佈:應北韓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和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將於10月9日至11日率中國黨政代表團出席北韓勞動黨建黨80週年慶祝活動,並對北韓進行正式友好訪問。
北韓外長崔善姬27日赴中國進行為期四天的訪問行程。29日上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崔善姬。此次會晤是在本月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北京舉行會晤後進行,雙方圍繞落實兩國領導人共識、推動中朝關係發展進行交流。
據中國外交部官網消息,今天(9月29日)上午,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北韓外相崔善姬。李強表示,中方讚賞朝方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始終給予中方堅定支持,願同朝方繼續深化協作,更好維護中朝共同利益。
北韓外務相崔善姬一行27日在平壤國際機場乘坐專機赴中國,開啟4天的訪中行程。崔善姬28日與中國外長王毅舉行會談,預料此次中國行將進一步鞏固月初中朝領導人峰會的成果。值得關注的是,由於正值北韓籌備勞動黨建黨80周年閱兵之際,外傳崔善姬此次還可能拜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推測很可能藉此機會邀請習近平出席10月10日的閱兵活動。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28日在北京與北韓外相崔善姬舉行會談。王毅表示,願與北韓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加強協調配合,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維護雙方共同利益和國際公平正義。雙方還就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意見。
10月10日是北韓勞動黨建黨80周年紀念日。韓媒報導,韓國政府透過衛星捕捉到北韓正在籌備閱兵式的跡象,且規模遠超以往。由於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月初出席中國舉行的抗戰勝利紀念活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否會回訪北韓備受關注。
北韓國慶77周年之際,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向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致賀電。根據朝中社報導,習近平在賀電中表示,發展好中朝關係始終是中國黨和政府堅定不移的戰略方針;中方願與朝方加強戰略溝通,密切交往合作。
中共九三閱兵後,間接帶動中、俄、蒙、朝關係升溫。中俄蒙日前先是達成「西伯利亞力量-2」天然氣管道輸送合作,8、9兩日又以邊境防恐為由,三國首次舉行「邊防合作-2025」聯合演習。此外,北韓77周年國慶之際,中共總書記習近平9日向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發賀電,呼籲兩國加強戰略溝通,不過大陸學者指出,中俄朝雖展現團結,但要形成軍事或政治聯盟還有不少分歧。
北韓國慶77周年之際,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向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致賀電。根據朝中社報導,習近平在賀電中表示,發展好中朝關係始終是中國黨和政府堅定不移的戰略方針;中方願與朝方加強戰略溝通,密切交往合作。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3日上午現身北京,出席「抗戰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閱兵式,與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真實互動隨之曝光。不過,此行備受矚目的女兒金主愛並未隨行,成為外界熱議焦點。
自從2001年上海合作組織成立起,西方就不時有學者與媒體提出中俄將形成反西方的新的地緣政治同盟。2004年中阿合作論壇成立、2023年伊朗加入上合組織,又有論者說這些趨勢印證已故美國政治學會會長杭廷頓(Samuel Huntington)的預測,即中華文明與伊斯蘭文明將攜手對抗基督教文明,特別是伊朗在俄烏戰爭中援助俄國無人機,又強化了俄中伊攜手對抗西方的判斷。
今年是對日抗戰勝利80周年,中國政府將於9月3日在北京舉行閱兵,俄羅斯總統普丁、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應邀出席,屆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普丁、金正恩將首度同框。在美國與歐洲主要國家領袖缺席下,外媒指出,這三位領袖同台,象徵中俄朝三邊「戰略互信」正在升溫。
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將出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紀念活動,中方如何看待金正恩此行訪華?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洪磊表示,當年中朝兩國人民相互支持,共同抗擊日本侵略,中方願同朝方繼續在加強交流合作、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上攜手前行。此外,參加今年紀念活動的外方嘉賓政要中,有不少來自全球南方國家的領導人。洪磊表示,中方願同全球南方國家等各方一道,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
美國總統選舉川普大勝後,美國的盟國難掩焦慮。競選期間川普倡言對盟友加關稅,並要盟友加軍購保護費,各國視為夢魘,所幸有過經驗,應該早有盤算,隨時可以上桌談判。作為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中國大陸同樣早已開始準備,而且推演更為複雜,工具更為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