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乳房X光攝影的搜尋結果,共57筆
乳癌多年來持續位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10月為國際乳癌防治月,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早期乳癌通常沒感覺,等到患者摸得到或腋下出現腫塊時,常已較為嚴重。患者腫瘤小於2公分時被診斷,5年存活率可達9成以上,但等到癌細胞轉移,這個數字就會腰斬,預後也將大幅下降。
每年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象徵女性自我關懷與健康意識的覺醒。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呼籲女性朋友主動關心乳房健康,重視乳癌風險,及早篩檢、主動防治。乳房外科主任徐軒毅指出,近年乳房外科門診就診人數持續增加,更令人憂心的是,罹患乳癌的年齡層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乳癌已連續多年居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死亡率亦高居女性癌症死因前列,顯示乳癌防治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與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平台合作推動2025年「今年超了沒-免費腹部超音波檢查活動」,今天到花蓮縣富里鄉農特產展售中心舉辦,提供100位民眾免費腹部超音波檢查服務,現場有專業護理人員協助解說檢查報告結果,若有需進一步轉診,守護肝臟健康。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與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平台合作,推動相關健康檢查,今年響應全民健康保險邁入30周年,18日上午將前進花蓮富里鄉農特產展售中心,提供100位民眾免費的腹部超音波檢查,屆時現場也有專業護理人員說明報告,守護鄉親健康。
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台東天主教聖母醫院2013年獲美商公司捐贈磁振造影(Breast MRI)行動乳房攝影篩檢車,12年來累計服務逾萬人次,造福無數台東婦女,不過,由於設備老舊與維護成本過高,院方近日宣布篩檢車將於今年底結束服務。對此,台東縣衛生局強調,縣內另有1輛攝影巡迴車,篩檢資源不會中斷。
世界衛生組織 (WHO) 訂定每年10月為「國際乳癌防治月」,旨在提升大眾對乳癌的認知、強調預防與早期篩檢的重要性,並鼓勵女性參與乳癌篩檢。國民健康署自114年起,亦將乳癌篩檢年齡擴大到40至74歲婦女,呼籲符合條件的女性民眾定期篩檢,守護自己的健康。
乳癌高居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之冠、死亡率第2名,衛福部國健署今年起擴大乳房X光攝影檢查補助,篩檢對象從原本45歲至未滿70歲、40至44歲具家族史婦女,擴大至40~74歲婦女,每2年可接受1次免費乳癌篩檢。截至今年9月中旬,我國乳癌篩檢人數首度突破100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33.57%。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與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平台,合作推動2025年「今年超了沒-免費保肝抽血癌篩腹超大活動」,9月21日在7-ELEVEN台南市七股門市與七股區衛生所同步展開,分2處為在地民眾進行免費抽血肝病檢查及癌症指數篩檢,七股區衛生所還多一項腹部超音波檢查(須事前空腹4至6小時),接受篩檢的民眾都可獲得一份精美伴手禮,
人氣網紅「兔兔」近日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發文,引爆全網關注,曬出一張自己的乳房X光片,雖然是醫療檢查影像,卻因畫面太過「真實」,不少網友大呼「這才是真正的露骨照!」,短時間就吸引超過126萬人按讚、近3000次轉發,留言區討論炸鍋。
癌症篩檢政策行之有年,實證顯示,可有效降低乳癌、大腸癌、子宮頸癌、口腔癌死亡率。國民健康署28日首度公布分析成果,曾接受乳房攝影檢查的女性,平均比未受檢者多活3.38年,而接受糞便潛血檢查者,平均餘命可延長3.10年。
癌症篩檢政策行之有年,實證顯示,可有效降低乳癌、大腸癌、子宮頸癌、口腔癌死亡率。國民健康署今天首度公布「癌症篩檢效益暨平均餘命評估分析」成果,曾接受乳房攝影檢查的女性,比沒有受檢者平均多活3.38年,而接受糞便潛血檢查者,平均餘命可延長3.10年。
台灣每年新增1萬7千多位大腸癌患者。肝膽腸胃科醫師吳宗勤表示,有位60歲的婦人,姊姊被診斷罹患3期大腸癌,因此來健檢,一檢查胃有幽門螺旋桿菌,大腸有11顆瘜肉,還包括高度變性腺瘤,差一步就很麻煩,他提醒,民眾只把握政府提供成人健檢與5癌篩檢,就是一筆CP值很高的健康投資。
據台北市衛生局2024年統計,癌症為北市十大死因之首,已蟬聯逾50年。衛生局為鼓勵民眾篩檢癌症,7日邀請演員劉亮佐、藝人趙小僑及兒子劉子銓一家三口擔任癌症篩檢代言人,並化身「健康特務」宣傳癌症篩檢線上刮刮卡抽獎活動,落實「及早篩檢、及早安心」的理念。
台東基督教醫院核子醫學科今年5月首度把放射性同位素運用在癌症病人,精準定位前哨淋巴結位置,縮短乳癌手術時間,也幫助攝護腺癌併發骨轉移的病人減輕疼痛,提升生活品質,使台東癌症治療再向前邁進。
乳癌位居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衛福部今年1月起擴大免費乳癌篩檢對象,40~74歲婦女每2年可接受1次免費乳篩。新制上路,今年目前乳癌篩檢近66萬人次,整體篩檢量較去年同期增加21萬人次,其中逾15萬人為擴大對象。
乳癌位居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衛福部今年1月起擴大免費乳癌篩檢對象,40~74歲婦女每2年可接受1次免費乳房篩檢。國健署統計,目前今年乳癌篩檢近66萬人次,其中23.7%、逾15萬人為擴大範圍(40~45歲、70~74歲)對象,整體篩檢量也較去年同期增加21萬人次。
彰化縣積極推動五癌篩檢還送百元禮券鼓勵民眾參與篩檢,衛福部彰化醫院志工張麗華3年前到醫院看診時,無意間瞥見醫院牆面張貼的「五癌免費篩檢」海報,心中的一個「順道」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想法,意外揪出早期乳癌,「沒想到救了自己一命」,她現身五癌篩檢防治宣導,希望以自己的親身經歷,鼓勵更多人參與癌篩。
彰化一名64歲張姓女子,3年前到衛福部彰化醫院就診骨科時,無意間在院內牆面看到「五癌免費篩檢」的海報,臨時決定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竟意外揪出乳癌第0期,當時她完全沒有任何症狀,得知消息時相當驚訝,所幸及早發現,並接受手術與後續治療,如今已完全康復,她感慨地說「如果那天沒有看到那張海報,或許我現在不會站在這裡」。
身為乳房外科專科醫師,女醫鄭伃書在35歲那年,卻被診斷罹患乳癌,且是最惡性的三陰性乳癌,歷經手術、化療、放療等治療,她抗癌成功,如今以醫師、病人雙重身份,回想可能導致自己罹癌、最NG的生活習慣,她認為是長期睡眠不足,發病前5年,她每天都只睡3、4個小時。
女性癌症發病年齡年輕化!根據衛福部國健署111年癌症登記報告指出,女性特有的子宮體癌、子宮頸癌及乳癌發生人數、死亡人數不僅穩坐前十名,發病年齡相較其他癌症更早了5年,癌症成為女性健康的頭號敵人,但將近一半,約46%的女性,從未接受過子宮頸癌篩檢,台灣年輕病友協會表示,女性對自身健康的關心顯然不足,提醒符合公費資格的女性應及早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