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二十大報告的搜尋結果,共29

  • 陸拚服務型製造 打造百家龍頭

    陸拚服務型製造 打造百家龍頭

     大陸工信部、人社部、商務部等7部門日前印發《深入推動服務型製造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8年)》,提出到2028年的發展目標,包括完成20項服務型製造標準制定,培育打造100家服務型製造龍頭企業、50個領軍品牌,建設100個創新發展高地。

  • 吳統雄專欄》牛頓老師:1分鐘理解如何解決曲折問題

    吳統雄專欄》牛頓老師:1分鐘理解如何解決曲折問題

    10月5日是聯合國世界教師日,是認識知識的建設家牛頓老師的好機會。討論牛頓的文章,都說他很偉大,今天我們有機會瞭解他為何偉大。

  • 陸為吸外國青年科技人才修入出境管理條例  新增K字簽證

    陸為吸外國青年科技人才修入出境管理條例 新增K字簽證

    新華網15日報導,為吸引更多外國青年科技人才,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簽署第814號國務院令,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的決定》(《決定》),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大陸司法部、外交部、公安部、國家移民局負責人聯合說明,該《條例》主要作兩處修改:一是新增K字簽證,明確發給入境的外國青年科技人才。二是規定申請K字簽證的條件和要求。

  • 「求是」雜誌將發表習近平重要文章

    新華社報導,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重要文章「用中長期規劃指導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種重要方式」。這是習近平2015年10月至2025年4月期間有關重要論述的節錄。

  • 新聞透視》認定東升西降 陸展鬥爭底氣

    新聞透視》認定東升西降 陸展鬥爭底氣

     中美關稅戰2.0正式開啟,有別於2018年的被動與守勢,北京此次正面應戰,34%關稅以牙還牙,更無懼川普揚言再加碼50%,擺明「奉陪到底」。這樣的表態出於戰略考量,既有國內也有國際因素,更展現了中共的鬥爭思維,邊打邊談,「以鬥爭維護合作、以合作支持鬥爭」。

  • 百年變局深水區 陸學者評全球挑戰:應對「川普衝擊」

    百年變局深水區 陸學者評全球挑戰:應對「川普衝擊」

    回顧剛剛過去的2024年,俄烏、巴以兩場戰爭持續外溢,時而呈現出出人意料的走向;國際經濟依然疲軟,多個舉辦選舉的國家主要政黨失勢或下台,川普在美國大選中大獲全勝,更為2025年的美國與世界帶來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據觀察者網專訪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講席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金燦榮,就2024年國際局勢與中國外交帶來年終觀察,並分享他對2025年的展望。金燦榮表示,百年變局進入「深水區」,中國外交是不確定世界中的確定性來源。

  • 大陸有統一時間表嗎

    大陸有統一時間表嗎

     大陸有沒有統一時間表?如果有,會是哪一個時間點?這是兩岸乃至國際社會都密切關注的議題,北京卻鮮有正面回應。最近,北京清華大學教授閻學通在美媒撰文,指出「未來4年裡,中國會將注意力主要集中於發展經濟上面,而不是台灣統一的時間表」。對於閻的研判,國台辦發言人以「學者個人言論」一筆帶過,然後重申「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的制式口徑,顯然不願在時間表問題上糾纏下去。

  • 胡勇專欄》大陸有統一時間表嗎?

    胡勇專欄》大陸有統一時間表嗎?

    大陸有沒有統一時間表?如果有,會是哪一個時間點?這是兩岸乃至國際社會都密切關注的議題,北京卻鮮有正面回應。最近,北京清華大學教授閻學通在美媒撰文,指出「未來4年裏,中國會將注意力主要集中於發展經濟上面,而不是台灣統一的時間表」。對於閻的研判,國台辦發言人以「學者個人言論」一筆帶過,然後重申「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的制式口徑,顯然不願在時間表問題上糾纏下去。

  • 陸人大常委會4日開議修法保障學前兒童 保護文物與開發關係

    《光明日報》2日報導,11月4日至8日,十四屆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將在北京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黃海華闡明如何更好保障學前兒童的權益?怎樣協調好文物保護與開發之間的關係?如何平衡反洗錢工作與保障正常金融活動的關係?等立法熱點。

  • 海納百川》全球失序 誰該負責?(孫榮富)

    海納百川》全球失序 誰該負責?(孫榮富)

      美國總統大選即將就要投票,但是由美國幕後主導的俄烏戰爭還在打;北韓也正式派兵援助俄羅斯;南韓被金正恩修憲列入敵對國家;解放軍軍機繞台不停斷;以巴衝突沒完沒了;菲律賓三不五時挑釁北京南海列島,這是美國霸權戰爭下失序的惡果。

  • 中共三中全會︰2029完成全面深改

    中共三中全會︰2029完成全面深改

     中共第20屆三中全會18日在北京落幕。當天通過的《會議公報》指出,要提高黨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水準,要實現高品質發展與安全的良性互動;並設定目標,到2029年(中共建政80周年)完成相關改革任務,到2035年要全面建成「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 中新社東西問》從台灣視角,如何觀察中國式現代化?(楊開煌)

    中新社東西問》從台灣視角,如何觀察中國式現代化?(楊開煌)

      從台灣的中國大陸研究、中國共產黨研究視角,如何觀察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的論述與西方的現代化理論有何差異?如何就此開展中外對話?中新社「東西問」近期就此在台北專訪了台灣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教授。

  • 中時社論》跳脫戰爭陷阱 兩岸需坦誠對話

    中時社論》跳脫戰爭陷阱 兩岸需坦誠對話

    日前《金融時報》透露習近平去年曾在一場閉門會議中,向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表示,美國試圖刺激他攻打台灣,但他不會上當。消息曝光後,白宮立即駁斥稱「毫無道理」。賴清德上任之際,外媒突然放話,美方跟進回應,無論是時間點還是動機,都耐人尋味。

  • 胡勇專欄》大陸為何不著急武統?

    胡勇專欄》大陸為何不著急武統?

    賴清德就職演說暴走,大陸上下譁然。官媒連篇累牘,口誅筆伐,軍方則聞風而動,再度祭出圍台軍演。民間的武統聲浪更是持續高漲,有人甚至建言解放軍乾脆假戲真做,順勢一舉拿下台灣。然而,跟往常一樣,北京此番又是雷聲大雨點小,以至於台灣朝野對大陸的文攻武嚇近乎麻木。在一些人看來,近年來台獨勢力甚囂塵上,大陸國力又蒸蒸日上,北京為何不著急武統?除了「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同胞情誼,還有哪些內在原因?

  • 國戰會論壇》賴準總統可從「務實台獨」轉向「親中愛台」(柳金財)

    國戰會論壇》賴準總統可從「務實台獨」轉向「親中愛台」(柳金財)

    主張「務實台獨」、「和平保台」及「親中愛台」的準總統賴清德,即將於5月20日就職,如同一般所預測進入後蔡英文時代的兩岸關係,恐陷入螺旋敵意上升及惡性循環狀態。若言現階段台美關係處於歷史最佳狀態,則兩岸關係也陷入民選總統以來最壞狀態;離戰爭邊緣的臨界點越來越近,風險係數攀升。兩岸關係與台美關係一失一得,豈是國家利益的極大化?

  • 社評/別讓習近平成為唯一和統派

    社評/別讓習近平成為唯一和統派

     剛剛閉幕的大陸人大、政協兩會,官方涉台論述看似四平八穩,其實大有乾坤。關鍵是習近平藉政協場合定調「和平統一」不變,之後「和統」不僅寫入政協決議,外長王毅更在記者會上重提。這個調整看似對「維持現狀」有利,卻隱含未來兩岸關係可能的遽變,台灣不能誤認台海無事而自我催眠。

  • 旺報社評》別讓習近平成為唯一和統派

    旺報社評》別讓習近平成為唯一和統派

     剛剛閉幕的大陸人大、政協兩會,官方涉台論述看似四平八穩,其實大有乾坤。關鍵是習近平藉政協場合定調「和平統一」不變,之後「和統」不僅寫入政協決議,外長王毅更在記者會上重提。這個調整看似對「維持現狀」有利,卻隱含未來兩岸關係可能的遽變,台灣不能誤認台海無事而自我催眠。

  • 港協進會主席:與台官員有私下溝通 解決在台港人問題

    港協進會主席:與台官員有私下溝通 解決在台港人問題

    香港非官方平台「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下簡稱協進會)目前擱置工作,但協進會主席李大壯表示,他與台灣的「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董事長詹志宏和秘書長盧長水是多年朋友,私下有溝通並協助解決在台港人遇到的問題。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