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二期作的搜尋結果,共41筆
盲盒熱潮持續延燒,泡泡瑪特不僅靠著LABUBU等熱門IP創營收新高,新店面也一間接一間開;繼上月插旗新光三越台南小北門店引起當地搶逛熱潮後,日前進駐華泰名品城二期,作為桃園地區首間門市外,更是全台最大商場門市,占地高達120坪的大空間僅次於西門旗艦店。
盲盒熱潮持續延燒,泡泡瑪特不僅靠著LABUBU等熱門IP創營收新高,新店面也一間接一間開;繼上月插旗新光三越台南小北門店引起當地搶逛熱潮後,日前進駐華泰名品城二期,作為桃園地區首間門市外,更是全台最大商場門市,占地高達120坪的大空間僅次於西門旗艦店。
豪大雨狂下,靠天吃飯的農民擔心損失嚴重。台中市農業局3日指出,728截至3日早上,全市農作物損害面積初估84.72公頃,損失金額超過200萬元,以落花生、蔥、水蜜桃、2期水稻等為主。農業局長張敬昌表示,這2天為周末假日,預估周一上班日申報災情數字將再增加,籲請農民迅速向轄區公所申報。
彰化縣田中鎮平和里灌溉溝渠鴻門圳不敵連日豪雨沖刷,在昨日傍晚傳出潰堤,造成大淹水,讓四周原本就淹水的農田雪上加霜,更險危及附近民居,昨晚已有挖土機進駐搶險;農田水利署彰化管理處表示,今早已調派機具進場搶修,將先進行臨時護岸工程,預計7天內可完工恢復供水,避免影響即將開始的二期稻作耕作。
針對農業部公布台南市、嘉義縣這次丹娜絲風災農業天然災害救助開放「全品項、免現勘」補助,獨缺雲林縣,雲林縣長張麗善今(8日)下午表達強烈抨滿,她表示,雲林縣在這次風災中「農產」損失是全台最高,無論依甚麼標準都沒有理由不被納入,「颱風不分藍綠」,呼籲農業部標準一致。
日本米價飆漲引發各界關注,而據農糧署調查,近日濕穀收購價格每百台斤逾1150元,較2021年同期大漲逾20%。農糧署官員坦言,今年稻穀價格提高與公糧政策調整關聯性大,末端零售白米價格也會提高;也有糧商提及,可能與日本市場缺米,出口量增加也有關係。
立法院日前不分朝野一致要求農業部應檢討公糧價格,農業部卻不斷稱會以其他政策增加農民收益,但不被立委埋單,最後拗不過只好提高收購量及輔導收購金額,一期稻作民間收購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溼穀收購價格甚至每百台斤達1200元,屆時新米上市後的漲幅恐怕會讓民眾十分有感。
日本米價近來飆漲引發各界關注,但台灣米價也同樣起漲。據農糧署調查,近日彰化溼穀收購價格每百台斤逾1150元,較2021年同期上漲20%,反映到零售價,台北市今年至5月米價增幅近1成。農糧署官員說,今年稻穀價格提高與公糧政策調整關聯性大,日本近來又缺米,台灣出口量增加,恐也助長米價。
一般人印象中屬溫帶作物的小麥,其實在彰化也有種植,且種植面積有近百公頃,其中以大城鄉最廣,占全縣半數以上,在大城鄉有農場採生態友善種植小麥,不僅在小麥生長期間,吸引猛禽黑翅鳶前來捕鼠覓食,在麥田上方飛翔,農場也致力推廣台中選2號,讓老一輩種植的大城鄉原生種小麥持續飄香。
立法院針對公糧收購價,去年7月決議每公斤調漲5元,但農業部同年12月23日公布僅調漲1.5元,引起外界熱議,9日民眾黨立委張啓楷邀請農業部相關官員以及農民代表出席公聽會檢討此事,農民代表建議可將「餘糧收購」的級距拿掉,並將「計畫收購」的收購價提升5元;農業部農糧署副署長黃昭興則承諾會帶回討論。
台南市後壁區是稻米重要產區,冬天休耕期間,農民栽種油菜花當作綠肥,花開時如為大地鋪上一片黃色畫布,成了冬季限定美景。近年來,後壁嘉田、菁豐、頂長、崁頂等社區在戶外公共場域,打造新休憩拍照亮點,呼應盛開的油菜花田,是適合小資爸媽假日帶孩子出遊放電的好去處。
農業部23日召開「糧食產業全面升級計畫」記者會,由農業部長陳駿季親自說明政策走向,其中公糧的輔導收購價格每公斤將提高1.5元。但價格調整幅度與立院主決議有出入,陳駿季強調將會盡可能向立委說明;國民黨立委張嘉郡表示,從農業部的新方案來看,公糧收購價格確實有調漲的必要,但立法院的決議是每公斤增加5元,呼籲行政院兌現承諾。
農業部今(23)日召開「糧食產業全面升級計畫」記者會,公布公糧收購政策的調整措施,預計將「公糧輔導收購價格」提高每公斤1.5元,「計畫收購」以及「餘糧收購」的價格則維持不變,並調整公糧收購各級距的數量比例,將在2025年第1期作上路;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此調整在公糧業者收益提高之餘,對市場米價影響也最小。
康芮颱風10月底強勢襲台,全國各地風雨量大,桃園市農業局日前再度清查農作物損害面積,其中高粱倒伏129.86公頃、竹筍倒伏151.5公頃及大豆倒伏120.09公頃為最嚴重,全數農損初估損失金額約為1487萬元,農業局也將持續辦理復興及新增災損勘查認定,以上農損情形,區公所至28日前受理農民申請辦理現金救助。
閣揆卓榮泰7日邀朝野喝咖啡,再喬總預算,外界本以為又是翻桌收場,怎料藍綠主將傅崐萁、柯建銘一搭一唱,定調「往事不要再提」,卓揆趁機放軟姿態,原民禁伐補償、健保點數當場解套;朝野已各自讓步,僅農業部長陳駿季堅持公糧收購漲不得,連綠委都不出手相救,秒成全場箭靶。
立法院決議通過公糧收購價格調漲,但農業部痛批提高公糧收購價格,將大幅增加政府財政支出,恐加劇稻作超產、產業失衡等負面影響,堅決反對提高收購價格,並主張現有的政策,始為最佳的稻米產業政策。到底當前公糧收購的成效如何?我們以新近公布的糧食自給率,就讓數字說話。
台南市後壁區是西部最大的稻作產區,前陣子受到凱米颱風侵襲,許多稻田被淹沒,經過2周後仍未復原,尤其上茄苳里最為嚴重,40公頃的稻田土壤流失,全被八掌溪的爛土覆蓋,二期無法復耕,下半年收入也付諸流水,只剩1分地400元的天災救助可領。
7月一期稻作陸續收割,因與二期作間隔時間較短,有些農民等不及稻草腐化,貪圖方便露天燃燒稻草,新竹縣環保局為維護空氣品質,在全縣設有500處微型感測器做監控,並已出動無人機定位拍攝即時通報,目前已查獲件4違規燒稻草案件,將視造成的空汙程度,依違反空汙法最高可處10萬元罰鍰。
行政院長卓榮泰26日由台南市長黃偉哲陪同,視察台南高粱籽實農作災損情形 ,黃偉哲盼中央啟動農業天然災害救助機制協助地方,卓閣指出,已指示農業部啟動農業救災機制,從寬認定、簡化流程,務求確實補助,協助農民減輕負擔,希望讓農民安心。
花蓮壽豐鄉志學圳灌溉用水疑不足,農民抱怨上游木瓜溪有水,志學圳卻關水不給用,農民想向副總統蕭美琴反映,縣議員胡仁順說接陳情到場了解,他認為花蓮沒水庫,在極端氣候考驗下,建議應開發包括伏流水等更多取水方式;農田水利署花蓮管處理處說,灌溉通水現正常運作,當地一期稻作已順利完成收割,會參考更多作法讓供水更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