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人工島礁的搜尋結果,共05筆
2025年夏季,中國首次公開其所研發的大型「翼地效應」(Wing-In-Ground effect, WIG)飛行器,而引起周邊國家與美國的高度關切。這款飛行器外觀龐大,融合了飛機的速度、氣墊船的靈活性與部分隱匿性,運用地面效應來實現貼海高速飛行,因而具備潛在的軍事應用價值。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英國國防大臣希利(John Healey)在「威爾士親王」號航母上與澳大利亞副總理馬爾斯(Richard Marles)會面時表示:「如果因台灣問題爆發衝突,英國準備在太平洋地區參戰。」
來台參加「台海防衛兵推」的前美軍太平洋司令布萊爾,接受台灣媒體訪問時直言,近日中共兩艘航母試圖透過遠航,展現衝破第二島鏈的能力,若現在是敵對狀態,這些船艦早就被美軍擊沉了。布萊爾的說法是否對於美軍戰力過於自信,值得探討。
據美國之音報導,中國近年來以極不透明、政治化的方式發展浮動核反應堆(Floating nuclear power plant, FNPP),曾鼓吹在南中國海部署20座並將南海島礁變為「核動力航空母艦」,引發美軍高層的高度警惕。軍事專家認為,如果中國執意在南中國海部署浮動核反應堆,這不僅會威脅著南中國海的生態環境,也可能增大南中國海的核戰爭風險。
近來菲律賓在南海爭議島礁主動挑起對抗和摩擦,南海態勢已發生結構性變化,對中國周邊安全造成的挑戰日益緊迫。美國印太戰略的對華壓制的著力點正從台海轉向南海,試圖將中菲南海爭議島礁作為挑起衝突的燃爆點。中國近年來對美國在南海步步緊逼行為,應對克制而謹慎,難以阻止美國刻意推動的菲律賓的冒險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