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企業碳排放量的搜尋結果,共14筆
第一銀行長期深耕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為響應2050淨零排放趨勢,與國內工業用紙龍頭正隆集團簽署「e起動起來ESG淨零優惠融資專案協作備忘錄」,共同推動正隆集團供應鏈廠商低碳轉型,以具體行動發揮金融影響力,攜手國內企業邁向永續生態圈。
再生能源商業同業公會發表聲明指出,針對經濟部研擬推動「低碳電力RE30」的電力分艙制度,擔心恐有三大隱憂,甚至衍生「灰電加綠電的漂綠疑慮」,並增加未參與方案的企業和一般消費者的電力碳排放量,重創再售電市場和國際競爭力。公會建請政府重新思考,暫緩推動。
經濟部研擬推動「低碳電力RE30」的電力分艙制度,引起再生能源售電業界很大的疑慮;日前中華民國再生能源商業同業公會舉行第一屆第六次理監事會議及第二次會員大會針對政府研擬的「低碳電力RE30」電力分艙制度做出決議,建請政府重新思考,暫緩推動。
再生能源商業同業公會20日舉行第1屆第6次理監事會議及第2次會員大會;針對經濟部研擬推動「低碳電力RE30」的電力分艙制度,再生能源公會擔心恐有3大隱憂,甚至衍生「灰電加綠電的漂綠疑慮」,並增加未參與方案的企業和一般消費者的電力碳排放量,重創再售電市場和國際競爭力,公會作出決議建請政府重新思考,暫緩推動。
台電規畫許久的「RE30」低碳電預定7月1日推出,首批放出16.6億度,內中摻配30%的綠電。最低購買額度是百萬度,最高不可超過1億度,鎖定中小企業購買。中華民國再生能源商業同業公會針對經濟部研擬推動「低碳電力RE30」的電力分艙制度,提出三點「隱憂」,並擔心可能衍生「灰電加綠電的漂綠疑慮」,增加未參與方案的企業和一般消費者的電力碳排放量。RE30「電力分艙」恐重創再售電市場和國際競爭力,公會作出決議建請政府重新思考,暫緩推動。
1月除息的台股ETF已多於16日、17日除息,隨農曆春節已近,還有四檔台股ETF將於1月22日農曆年前封關日或1月21日除息,在1月22日除息的台股ETF有四檔,包括群益半導體收益(00927)、永豐台灣ESG(00888)、永豐ESG低碳高息(00930),其中人氣最旺、受益人數達79669人的00927每單位預估配發0.37元,單期殖利率近2.05%、年化配息達8.18%。
全球減碳區是不停歇,環境部長彭啟明於日前的永續研討會上表示,碳費子法三草案8月底將通過,意味著排碳有價時代將到來,估年底台灣就會進入排碳有價時代接軌各國。投信法人表示,這凸顯企業低碳轉型腳步刻不停歇,才有助降低碳費徵收所帶來的獲利層面影響,減碳有成企業,也相對有望為資金首選布局標的。
使用再生能源被視為達成2050淨零碳排路徑之一,綠色和平13日指出,友達、群創和聯電能源轉型吊車尾,3家企業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皆不到2%,雖都持有再生能源案場,但大多不自用、而是賣給台電,且同時向台電購買化石燃料電力,碳排量居高不下,去年每100萬營收排放最高20噸碳排放量,呼籲3家企業提出2030年100%再生能源目標,並承諾再生能源自發自用,否則恐面臨營運風險、掉單風險、漂綠風險。
新北市經發局為協助企業因應全球淨零浪潮,推出第一本由地方政府設計出版的「企業淨零轉型健檢指引手冊」,提供業者掌握必備的碳管理知識,盼能助攻企業強化淨零體質,輕鬆減碳零焦慮。
6月將有八檔高股息ETF將進行換股操作,據CMoney統計至5月7日,如元大高股息、復華台灣科技優息二檔規模就達4,733億元、八檔規模合計5,816億元,這波換股潮將讓資金大挪移,各檔重複性高的持股像是聯電、聯發科、群光、瑞儀、可成、統一、中信金等熱門股未來動向,成市場關注焦點。
永豐投信1月15日公告旗下三檔ETF一月份每單位實際配息金額,包括00930永豐低碳高息ETF實際配發0.208元、00888永豐台灣ESG ETF配發0.208元、00858永豐美國500大ETF配發1.5元,投資人在16日前買進或持有,均可參與本次除息機會。
永豐投信今(15日)公告旗下三檔ETF一月份每單位實際配息金額,包括永豐ESG低碳高息(00930)實際配發0.208元、永豐台灣ESG(00888)配發0.208元、永豐美國500大(00858)配發1.5元,投資人在明(16)日前買進或持有,均可參與本次除息機會。
為了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邁進,我國從今年起計算企業碳排放量,512家排碳大戶可有2.5萬公噸的免費配額,超過就要徵收碳費;另外經濟部推動的「用電大戶條款」將滿三年,極可能將契約容量達5,000瓩以上的電力用戶,五年內完成設置契約容量10%的綠電的規定,宣布提高到20%,綠電交易成為目前台灣企業剛性需求最大的產業,而綠石全球能源基金也順勢來台大舉投資綠能相關產業。
我國從今年起計算企業碳排放量,持續朝向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邁進,目前,512家排碳大戶有2.5萬公噸的免費配額,超過就要徵收碳費;另外經濟部推動的「用電大戶條款」將滿3年,可能將契約容量達5,000瓩以上的電力用戶,5年內完成設置契約容量10%的綠電的規定,綠電交易有望成為台灣企業剛性需求最大的產業,因此,吸引綠石全球能源基金來台,並投資綠能相關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