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例死亡個案的搜尋結果,共111

  • 台中流感升溫!1歲童疫苗後仍感染併發重症、5人病逝

    台中流感升溫!1歲童疫苗後仍感染併發重症、5人病逝

     台中市流感疫情持續升溫,今年第45周(11月2日至8日)門急診就診人次達1萬4334人,高於去年同期1萬3268人,顯示社區流感活躍。台中市衛生局指出,今年流感季(10月1日至11月9日)累計流感併發重症34例,其中5例死亡。其中1歲男童接種流感疫苗後仍感染流感併發重症,經加護病房妥善治療後已痊癒出院。

  • 腸病毒18重症8死 6年新高

    腸病毒18重症8死 6年新高

     國內上周新增1例感染克沙奇A16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為北部一名出生僅4天大的女嬰,住院長達3周。今年累計18例重症,其中8例死亡,創下6年來最高。另考量流感疫情仍在流行,疾管署署長羅一鈞宣布,延長擴大使用公費抗病毒藥物至11月15日,並於11月1日開放50歲以上民眾打公費流感疫苗。

  • 開學爆流感群聚!台南36校淪陷 學生族群就診率飆高

    開學爆流感群聚!台南36校淪陷 學生族群就診率飆高

    流感疫情持續升溫,台南市衛生局統計開學迄今,有36間學校發生流感群聚,第38周(9月14日至20日)類流感門急診共計9637就診人次,其中0-19歲嬰幼兒及學生族群就診人次為4368人次,占45.33%;截至上周,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累計211例,其中死亡61例,當中有43例未打流感疫苗。

  • 丹娜絲颱風後 鉤端螺旋新增5例 再添類鼻疽死亡個案

    丹娜絲颱風後 鉤端螺旋新增5例 再添類鼻疽死亡個案

    丹娜絲颱風不僅帶來強風豪雨,風災後因為積水嚴重,疾管署今天公布,國內新增2例類鼻疽本土病例死亡個案,其中1例死亡、5例鉤端螺旋體病。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提醒,颱風後一個月內,都是傳染病高風險傳染時期,民眾災後復原整理家園時重建時,一定要佩戴口罩、穿雨鞋、戴手套等,避免接觸與吸入感染。

  • 高雄大雨後類鼻疽升溫釀3死!50歲以上慢性病患成高風險族群

    高雄大雨後類鼻疽升溫釀3死!50歲以上慢性病患成高風險族群

    颱風大雨過後,易使土壤及泥水中的病源菌暴露於地面,除接觸傳播外,也可能經食用受污染的水或吸入性感染,2025年高市歷經多次強風豪雨,截至8月13日累計通報確診30例類鼻疽個案,包括3例死亡案例,且50歲以上為染疫高風險族群,高市衛生局提醒,風災後應避免暴露在污染泥土或水中,若有發燒、咳嗽等症狀應盡速就醫。

  • 風災爆疫情 類鼻疽1周增5例

    風災爆疫情 類鼻疽1周增5例

     楊柳颱風來襲,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一口氣新增5例因丹娜絲颱風後發病的類鼻疽個案,其中1例死亡,以及5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類鼻疽個案多分布在高雄、台中、台南,且多有汙水、汙泥接觸史,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提醒,風雨恐加劇類鼻疽疫情,颱風後一定要做好防疫措施。

  • 丹娜絲颱風釀5例類鼻疽 疾管署:1人死亡、多有污水接觸史

    丹娜絲颱風釀5例類鼻疽 疾管署:1人死亡、多有污水接觸史

    楊柳颱風來襲,疾管署今天公布,國內上周一口氣新增5例因丹娜絲颱風後發病的類鼻疽個案,其中1例死亡、5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類鼻疽個案多分布在高雄市、台中市、台南市,且多有污水、污泥相關接觸史,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再度提醒,風雨恐加劇類鼻疽疫情,颱風後一定要做好防疫措施。

  • 嬰兒染腸病毒出生4天亡 母產前曾發燒 疾管署:恐流行至8月底

    嬰兒染腸病毒出生4天亡 母產前曾發燒 疾管署:恐流行至8月底

    新生兒殺手,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要延長流行到八月底了!疾管署原本預估七月底就會脫離流行,但上周再度新增1例重症1例死亡案例,兩名均為出生4天大的男嬰,死亡的中部男嬰出生後就呼吸窘迫,頻繁呼吸停止,隔天就不幸死亡,疫調發現其母親生產前一周就出現發燒症狀。羅一鈞預估,新生兒腸病毒流行將延長到8月底,呼籲家長和新生兒照護機構加強防範。

  • 高雄單周類鼻疽+6 廣東鬧登革熱

    高雄單周類鼻疽+6 廣東鬧登革熱

     丹娜絲颱風不僅重創中南部,更出現類鼻疽疫情!疾管署公布,上周高雄一口氣出現6例,創下歷年單周次高,其中2例死亡,個案分別都有慢性肝病和高血壓病史,一名高齡個案發病隔天就死亡。疾管署統計,今年已經累計27例,創23年來同期最高紀錄。

  • 高雄一周爆6例類鼻疽釀2死 累計27例創史上新高

    高雄一周爆6例類鼻疽釀2死 累計27例創史上新高

    這次丹娜絲颱風不僅重創中南部,每逢颱風後,就會出現類鼻疽疫情,疾管署公布,上周高雄一口氣出現6例,創下歷年單周次高,且其中2例死亡,個案分別都有慢性肝病和高血壓病史,且有污水、污泥接觸史。疾管署統計,今年已經累計27例,創下23年來,有史以來同期最高紀錄。

  • 新冠新增39亡創今年單周最高!「脫離流行」時間點曝

    新冠新增39亡創今年單周最高!「脫離流行」時間點曝

    新冠疫情過高峰仍持續流行!疾病管制署今(24)日公布上周門急診就診人次仍高達6萬4176人次,新增新冠併發重症117例、死亡39例,死亡創下今年以來單周最高紀錄。最年輕個案為北部1歲女童,急診就醫出現哮吼,確診新冠。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疫情仍在高原期,預期8月初才會脫離流行。

  • 新冠疫情解封後傳染病大亂!免疫負債拖累全民健康

    新冠疫情解封後傳染病大亂!免疫負債拖累全民健康

     天氣轉熱後,病毒持續活躍,雖然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昨下修疫情預估數字,但基層診所醫師表示:過去呼吸道疾病「五窮六絕」全亂了,免疫負債拖3年了,「大家的免疫力全都壞了嗎?」而根據疾管署數據,台中市上周新增12例流感併發重症個案,2例死亡個案,以及33例新冠併發重症個案,也接獲2起校園、1起機構流感群聚通報,另有4起機構新冠群聚事件。

  • 新冠、流感齊發!台中多起重症死亡

    新冠、流感齊發!台中多起重症死亡

    近日新冠疫情升溫,快篩試劑一劑難求。基層醫師發現,不只新冠,所有呼吸道病毒仍然活躍。台中市上周(第21周,5月18日至24日)新增7例流感重症、6例死亡個案,以及12例新冠重症住院個案,另有11起校園及3起護理之家群聚事件。醫師呼籲,有呼吸道症狀者應遵守咳嗽禮儀,出入公共場合務必戴口罩,「一堆人咳嗽卻不戴口罩,猶如行走的瘟神。」

  • 《類股》新冠疫情再起 防疫+檢測概念股一起飆

    新冠肺炎疫情連續五週呈現上升趨勢,衛福部疾管署近日表示,國內疫情目前正處於擴展階段,預估六月將達高峰。受疫情影響,防疫概念股今早表現強勢,其中毛寶(1732)、康那香(9919)飆鎖漲停板,高端疫苗(6547)也一度觸及漲停、國光生(4142)也大漲逾7%,激勵進一步推升檢測試劑族群的人氣寶齡富錦(1760)、亞諾法(4133)、ABC-KY(6598)漲幅在4.8~7.9%不等,生醫族群整體呈現逆勢強勁上揚,上市、櫃生醫指數聯袂上漲逾1.4%。

  • 流感回馬槍 中市1周7件校園群聚

    流感回馬槍 中市1周7件校園群聚

     天氣轉熱,小心流感回馬槍!台中市上周(5月4日至10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達1萬7687人次,目前仍有22人因流感重症住院治療中,並新增2例流感死亡個案,且有7件校園、2件護理之家群聚通報;醫師建議,出入公共場所戴口罩,做好防疫。

  • 流感回馬槍!中市1周通報7件校園群聚

    流感回馬槍!中市1周通報7件校園群聚

    天氣轉熱,但仍應小心流感回馬槍!近來許多校園、辦公室以及護理之家紛傳出好多人感冒,台中市上周(5月4日至10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達1萬7687人次,目前仍有22人因流感重症住院治療中,新增2流感死亡個案,且有7件校園群聚通報,醫師表示,呼吸道病毒流行中,建議出入公共場所仍應戴口罩、注意咳嗽禮儀。

  • 新冠疫情急升溫 單周就診多7成

     新冠疫情連續4周升溫,疾管署6日公布,上周新冠門急診就診5853人次,較前一周增加78%,為今年最高,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說,第七波疫情預估5、6月達高峰,但還需要持續觀察。此外,百日咳一口氣新增3例嬰兒個案,其中一名8天大女嬰,3度就醫2度住院,至今仍住院治療,創6年來最嚴重。

  • 新冠暴增近8成 單周5853人次就醫 4歲女童併發重症

    新冠暴增近8成 單周5853人次就醫 4歲女童併發重症

    新冠疫情突然升溫,疾管署今天公布,國內上周新冠門急診就診5853人次,較前一周增加78%,已連續4周上升為今年最高,新增33例重症個案,4例死亡個案,重症和死亡個案仍以65歲以上長者佔絕大多數,但上周出現一名4歲女童確診新冠併發肺炎呼吸窘迫,目前仍住院治療中。

  • 新冠連3周升溫 5至6月衝高峰

     新冠疫情升溫!疾管署29日公布,國內上周新冠門急診就診共3226人次,較前一周增加19%,已連3周上升,各年齡層皆增加,以10歲~29歲增幅逾3成最多。疾管署評估,新冠疫情已開始流行,將持續升溫,高峰恐落在5~6月。

  • 肺鏈疫情創6年同期新高 215萬長者仍未打疫苗

    肺鏈疫情創6年同期新高 215萬長者仍未打疫苗

    疾管署今日(29)公布,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今年已累計125例,創6年同期新高,14例死亡個案中,有13例未完整接種兩劑肺炎鏈球菌疫苗。目前全國65歲以上長者2劑肺炎疫苗接種完成率僅24.9%,推估仍有215萬名長者,未接種任一劑疫苗,疾管署呼籲,長者、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完成2劑疫苗施打。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