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促進全球的搜尋結果,共316

  • 社評/台灣特色中華文化的力量

    社評/台灣特色中華文化的力量

     台灣經濟受惠於AI熱潮,今年成長率可望超過5%,在自由貿易「瀕臨死亡」,各國出口艱困之際,台灣的表現令人驚艷。回顧台灣70年來的發展,堪稱一次又一次「經濟奇蹟」的累積,從鳳梨、香蕉到家具、戶外椅,從塑膠、鋼鐵到晶片、AI,總能從失敗中摸索出一條路,雖有無數公司死在沙灘上,但也磨練出更多企業的創新力,從而為台灣經濟不斷打造出新奇蹟。

  • 旺報社評》台灣特色中華文化的力量

    旺報社評》台灣特色中華文化的力量

     台灣經濟受惠於AI熱潮,今年成長率可望超過5%,在自由貿易「瀕臨死亡」,各國出口艱困之際,台灣的表現令人驚艷。回顧台灣70年來的發展,堪稱一次又一次「經濟奇蹟」的累積,從鳳梨、香蕉到家具、戶外椅,從塑膠、鋼鐵到晶片、AI,總能從失敗中摸索出一條路,雖有無數公司死在沙灘上,但也磨練出更多企業的創新力,從而為台灣經濟不斷打造出新奇蹟。

  • G2回歸?川普一句話撼動美中格局與盟友神經

    G2回歸?川普一句話撼動美中格局與盟友神經

    在外交場合裡,即使一句短話也可能意義重大。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在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稱「G2即將召開!」,簡短一句話卻掀起美中關係新一輪解讀。這讓北京感到滿意,卻令美國盟友深感不安。

  • 全球經貿現新挑戰 何立峰:願與各方攜手應對

    全球經貿現新挑戰 何立峰:願與各方攜手應對

    香港金融管理局主辦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3日至5日舉行。據香港電台報導,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透過網路視訊致辭時表示,今年以來全球經貿形勢出現一些新的情況、新的挑戰。陸方高度重視促進全球經貿的穩定,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的經貿規則,不斷深化與各交易夥伴經貿合作。面對嚴峻形勢和困難挑戰,今年前三季,中國進出口仍然同比增長4%,其中出口同比增長7.1%,為全球貿易穩定和增長作出重要貢獻。

  • APEC慶州宣言 聚焦AI與人口挑戰

    APEC慶州宣言 聚焦AI與人口挑戰

     在韓國慶州舉行2天的2025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11月1日圓滿落幕。與會各成員領袖在峰會閉幕時發表《慶州宣言》,首次明確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區域合作新領域,但宣言未提世界貿易組織(WTO),凸顯自由貿易體系處於艱難階段。

  • 林信義見美財長 提台灣模式投資

    林信義見美財長 提台灣模式投資

     APEC領袖峰會10月31日正式登場,台灣期望透過APEC尋求外交突破、關稅談判推進。我方領袖代表、總統府資政林信義與韓國總統李在明握手,媒體現場轉播時,螢幕字卡以「台灣(TAIWAN)、放上我國國旗介紹,並以「晶片領域競爭者」來描述台灣;林信義也與日相高市早苗問候,更與貝森特交談,討論赴美投資「台灣模式」,可望推進台美談判。

  • APEC領袖峰會登場》林信義、貝森特會談 聚焦三話題

    APEC領袖峰會登場》林信義、貝森特會談 聚焦三話題

     APEC領袖峰會10月31日正式登場。我方代表林信義與美國財長貝森特在會議空檔時段,進行簡短會談,討論雙方共同關心的話題,涵蓋技術、韌性供應鏈、台灣在美國的投資。市場關注,台灣除尋求外交突破之外,台美談判進度能否因此推進。

  • 台灣之光 長庚婦癌權威賴瓊慧當選國際女醫師協會副理事長

    台灣之光 長庚婦癌權威賴瓊慧當選國際女醫師協會副理事長

    在女性力量崛起的時代,國內婦癌權威、林口長庚醫院教授賴瓊慧,於日前舉行的第33屆國際女醫師協會(MWIA)世界大會中,當選副理事長暨亞太地區主席,她的當選不僅是國際對其專業與領導力的肯定,更讓台灣的醫療實力被世界看見。

  • 習川會前全力備戰! 川普多線夾擊陸「戰略目的」曝

    習川會前全力備戰! 川普多線夾擊陸「戰略目的」曝

    美國高階官員表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將在亞洲行期間尋求與貿易夥伴簽署經濟協議與關鍵礦產合作案,同時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關鍵會晤前,為加大對中國大陸施壓鋪路。

  • 中信金辦國際論壇 聚焦永續金融

    中信金辦國際論壇 聚焦永續金融

     中信金控積極落實影響力金融,自2021年起力挺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TIIA)推動跨境資本鏈結,促進全球永續金融發展,並連續五年協辦「台灣影響力投資國際論壇」,23日於政大公企中心舉行論壇,中信金控風險管理部部長暨副總經理游欣慧代表出席,分享中信金控洞察自然資本風險與機會,透過投融資引導產業邁向淨零轉型,實踐永續金融生態系願景之經驗。

  • 陸央媒警示明年全球貿易前景不容樂觀   籲加強政策透明度

    陸央媒警示明年全球貿易前景不容樂觀 籲加強政策透明度

    大陸央媒《經濟日報》23日報導,世界貿易組織日前發布最新一版全球貿易展望和統計報告,指出當前全球貿易面臨複雜性和不確定性,雖然今年上半年貿易表現強勁,但下半年以及2026年前景不容樂觀,貿易增速或將降至0.5%。全球貿易活動在面臨人工智慧相關產品和服務等新增長極拉動同時,也面臨關稅上漲和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加劇拖累。各國只有加強政策協調,才能促進全球貿易穩定可持續發展。中國大陸需採取加強貿易政策透明度、協調,建立並完善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等多項措施應對。

  • 蕭美琴:我們已承諾在美投資   不僅台積電   還包括整個生態系

    蕭美琴:我們已承諾在美投資 不僅台積電 還包括整個生態系

    美中談判和台美談判仍在持續,副總統蕭美琴表示,我們也警覺到中國開始利用稀土等經濟籌碼做為脅迫工具,我們將透過市場多元化,確保不會被中國當作政治脅迫的籌碼或工具。我們也理解美方希望推動「再工業化」,我們已承諾在美國進行投資,不僅是台積電,還包括整個生態系其他部分,從供應商到設計商,乃至其他晶片製造公司,也與英特爾(Intel)等美國公司合作,提升其生產力。

  • 證交所董座林修銘:IR與ESG 連結全球資金雙引擎

    證交所董座林修銘:IR與ESG 連結全球資金雙引擎

     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15日在臺灣週「IREngagement新趨勢論壇」致詞時指出,在全球環境變遷下,投資人關係(IR)與ESG議題重要性提升,而IR與ESG是連結全球資金與企業長期價值的雙引擎。

  • 2025中道高峰會 11/13盛大登場

    2025中道高峰會 11/13盛大登場

     社團法人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將於11月13日(周四)上午8時30分至下午5時30分,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101室舉辦「第四屆中道高峰會-人工智慧‧文化轉型」,邀請政、商、學、科技與文化界領袖齊聚一堂,以中華文化「中道」智慧為軸,探索人工智慧時代的人類與地球永續出路。

  • 諾貝爾獎預備班 臺大物理系3位教授獲獎

    美國物理學會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APS) 是諾貝爾獎的預備班,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林敏聰、高英哲與蔣正偉等3位教授今年同時當選會士 (Fellow)。臺大14日表示,這是臺大物理學系自成立以來首次在同一年有3位教授齊獲殊榮,創下歷史紀錄,也彰顯該系在基礎與前沿物理領域的深厚實力與國際影響力。

  • 台大物理系創紀錄 3教授同年入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

    台大物理系創紀錄 3教授同年入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

    台灣大學物理學系教授林敏聰、高英哲與蔣正偉同時當選2025年度美國物理學會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APS) 會士 (Fellow)。這是台大物理學系自成立以來首次在同1年有3位教授齊獲殊榮,創下歷史紀錄,也彰顯台大物理系在基礎與前沿物理領域的深厚實力與國際影響力。

  • 連6月下滑 對美出口爆跌27%

    連6月下滑 對美出口爆跌27%

     大陸9月出口數據繳出亮麗成績單的同時,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加徵100%關稅等威脅,也為大陸第四季出口埋下隱憂。從數據來看,中國9月對美出口年減27%,已連續第6個月下滑,自美進口額也下滑16.1%。大陸海關總署發言人呂大良13日則暗批美國濫施關稅,擾亂全球貿易秩序。

  • 豪捐34億 陸挺全球婦女事業

    豪捐34億 陸挺全球婦女事業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3日在「全球婦女峰會」開幕致詞時宣布,為支持全球婦女事業發展,未來5年中方將向聯合國婦女署捐款1000萬(美元,下同);提供1億元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與國際組織合作實施促進婦女和女童發展合作專案,總金額共1.1億元(約新台幣34億元)。他更強調,大陸婦女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已然撐起「半邊天」。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亞基 將來台演講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亞基 將來台演講

    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於10月8日揭曉,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化學系詹姆斯、內爾蒂崔特講座教授、奧馬爾.亞基(Omar M. Yaghi)名列3位得主之一。亞基教授於今年4月甫獲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首屆「宋恭源永續化學獎」(IUPAC Soong Prize for Sustainable Chemistry)肯定,並於7月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IUPAC世界化學大會上親自出席領獎,未來2年內並將於台灣大學發表公開演講。

  • 供應鏈重組不進則退

    供應鏈重組不進則退

     在逆全球化的大趨勢下,各國都試圖重組供應鏈,期待把最核心、最先進、最有前景的產品製程留在國內。這樣的思潮和十年前的全球化完全相反:那時候,是希望推動全球化、去關稅化、各國分工合作,專業於最有競爭力的領域。重組供應鏈剛好相反,要建立本土關鍵供應鏈,所以要用關稅等手段阻撓全球化,改變全球化的態勢。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