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傳統燃油車的搜尋結果,共175

  • 全球銷量第三的「韓系車」卻在陸陷入困境 專家揭玄機

    全球銷量第三的「韓系車」卻在陸陷入困境 專家揭玄機

    據《界面新聞》報導,曾經以省油耐用且經濟實惠而著稱的韓系車,如今正在被中國消費者遺忘。市場份額已經從2013年的8.8%,降到2024年的1%。這一年,現代與起亞在中國一共賣了32萬輛新車,僅相當於比亞迪月銷量的九成。

  • 華南產險 提供電動車完整保障

     隨著全球節能減碳和環保意識抬頭,電動車普及率持續攀升,但電動車因零件構造、維修與傳統燃油汽車不同,相關風險與傳統燃油汽車的差異日益顯著。華南產險繼去年9月推出電動車專屬保單後,日前將專案再升級,推出「電動車乙式車體險」網路投保專案,多達十多項的保障內容,提供電動車主更完整的愛車保障。

  • 陸燃油車銷量連4月增長 專家:「退場論」言之過早

    陸燃油車銷量連4月增長 專家:「退場論」言之過早

    大陸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聲量攀升背景下,被列為少數的燃油車銷量也在回暖。根據中汽協資料顯示,9月大陸乘用車國內銷量為229.9萬輛,較上月增長14.5%,也較上年同期增長11.2%。其中傳統燃油車國內銷量為100萬輛,單月成長10.9%,也較上年同期增長6.4%,並已連續4個月實現成長。大陸專家指出,市場對於燃油車的消費需求依然存在,燃油車「退場論」仍為時尚早。

  • 《電零組》聯茂M9材料獲認證 泰國廠量產供客戶

    聯茂(6213)針對2026年即將推出新一代AI資料中心所需要的M9等級Low CTE(低熱膨脹)超低耗損基板材料,已於2025下半年通過主要美系AI GPU大廠及數家PCB板廠認證,聯茂泰國廠第一期已於2025年第3季完成30萬張月產能,以因應客戶需求。

  • 電動車維修便宜但貶值快 專家揭關鍵致命傷

    電動車維修便宜但貶值快 專家揭關鍵致命傷

    電動車在維修成本上明顯低於傳統燃油車,但在二手市場的價值卻下滑得更快,讓不少潛在買家望之卻步。汽車購買分析網站iSeeCars的數據顯示,整體而言,電動車在5年內的平均折舊率比整體車市高出13%,部分車型甚至價值縮水幅度更大。這對於在意轉售價值的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大考量。

  • 把最新科技放進入門款 直擊賓士電車夢的下一步

    把最新科技放進入門款 直擊賓士電車夢的下一步

    「二○二五年的慕尼黑車展(IAA),是德中兩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爭奪霸主地位的一場鬥爭,」歐洲市場分析公司Inovev觀察。

  • 台南250輛電動機車上線 清掃街道零排放

    台南250輛電動機車上線 清掃街道零排放

    台南市政府環保局為推動綠能清淨家園達到零排放的目標,今年一次性租賃250輛全新電動機車投入市區道路清掃工作,1日舉行啟用典禮正式上線。市長黃偉哲表示,使用電動機車除提升工作效率,也能兼顧空氣品質,台南市幅員遼闊,未來各區公所也將陸續配置若干數量的電動機車,讓同仁執公務更得心應手,環境也更美麗。

  • 陸汽車年銷量將暴增至4000萬輛?專家曝成長3關鍵

    陸汽車年銷量將暴增至4000萬輛?專家曝成長3關鍵

    據觀察者網報導,日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發佈文章預測,「十五五」期間汽車行業總體年銷量將達到4000萬輛。同時他認為,行業達成這一規模的潛力巨大。他指出,目前汽車行業的主要增長動力有三:大陸中西部和縣鄉市場的普及、電動化帶來的汽車保有週期縮短、海外市占率的逐步提升。

  • 和大總裁沈國榮專訪》無人車需求看俏 水牛城設廠 帶動新產業聚落

    和大總裁沈國榮專訪》無人車需求看俏 水牛城設廠 帶動新產業聚落

     美國「在地製造」政策收緊及高關稅壁壘下,和大正加速北美布局。和大集團總裁沈國榮指出,這是因應客戶要求與地緣政治風險的必然之舉。而和大原訂新墨西哥州設廠進度落後,透過集團之力迅速轉向水牛城併購既有廠房,並將帶進多家零件廠進駐,反而形成全新產業聚落,帶來更有利轉機。

  • 墨西哥祭50%重稅傷不了 外媒曝大陸車企「無懼打擊」關鍵

    墨西哥祭50%重稅傷不了 外媒曝大陸車企「無懼打擊」關鍵

    墨西哥近期宣布,未與墨西哥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超過一千四百類進口產品將被加徵關稅,涵蓋紡織、家具、鋼鐵與汽車等產業,進口總額約達520億美元,稅率從10%至50%不等,其中,汽車產業備受矚目,因墨西哥將對大陸進口汽車課徵最高50%關稅。然而,外界分析認為,此舉未必能真正削弱大陸車企的競爭力。

  • 逆勢突圍 東台、上銀攻半導體商機

    逆勢突圍 東台、上銀攻半導體商機

     工具機業為突破當前訂單銳減困局,競相布局半導體業。東台以晶圓研磨減薄機、刨平機等設備,搶攻半導體封裝後段製程商機。上銀集團旗下大銀微系統參加台灣國際半導體展,展出多維度定位平台,瞄準半導體檢測設備市場。

  • 《鋼鐵股》新台幣升值重傷 恒耀第2季EPS創5年新低

    恒耀(8349)受台幣升值影響,今年第二季稅後EPS為0.02元,季減97.5%、年減98.2%,創下5年以來單季新低。展望後續營運,恒耀下半年營運恐持續調整,靜待2026年復甦,更將挾帶電動車、機器人扣件訂單。本土法人短期將投資評等調降至中立,外資連兩天賣超,外資近5天共賣超214張,恒耀周五股價盤中摔至46.5元最低,寫下4個半月新低,終場收在46.90元,下跌1元或2.09%,近10天累積跌幅達11.5%。

  • 內捲重傷 過半陸車商H1慘虧

    內捲重傷 過半陸車商H1慘虧

     大陸車市競爭激烈,處於車廠和消費者之間的經銷商生存狀況進一步承壓。中國汽車流通協會18日發表報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僅30.3%的經銷商完成銷售目標,超過52%的經銷商陷入虧損,特別是新車銷售業務嚴重虧損,經銷商資金周轉困難,流動性緊張問題蔓延至整個汽車流通業。

  • 大陸車市血海競爭 經銷商上半年逾半虧損

    大陸車市血海競爭 經銷商上半年逾半虧損

    中國汽車產業市場競爭激烈,處於廠家與消費者之間的經銷商生存狀況十分艱難。今年上半年,中國達成銷售目標的汽車經銷商只有30.3%,虧損比例上升至52.6%。

  • 六方科-KY 樂看Q3營運勝Q2

    六方科-KY 樂看Q3營運勝Q2

     精密金屬加工廠六方科-KY(4569)受惠業績續增、加上車用零件出貨進入旺季,近期股價飆漲達注意標準,公司公告自結7月稅後純益0.34億元,匯兌已轉為收益,公司樂觀第三季營運表現將優於第二季。

  • 國補空窗+反內捲…陸7月車市銷售 增速放緩

    國補空窗+反內捲…陸7月車市銷售 增速放緩

     由於「反內捲」和國家補貼資金空窗期的影響,大陸乘聯分會最新公布,7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82.6萬輛,年增6.3%,較3~6月15%的高增長明顯下滑。另,7月新能源車零售98.7萬輛,年增12%,增速亦較6月的29.7%大幅放緩。

  • BMW因安全隱患在陸召回逾23萬輛車:絕大多數是電動車

    BMW因安全隱患在陸召回逾23萬輛車:絕大多數是電動車

    寶馬(BMW)因碰撞風險增加和起火等安全隱患,在中國集中召回超過23萬輛汽車,絕大多數是電動汽車。

  • 台灣「1關鍵原料」九成靠大陸!軍工、AI、汽車恐卡關 專家:是命脈

    台灣「1關鍵原料」九成靠大陸!軍工、AI、汽車恐卡關 專家:是命脈

    中國商務部7月9日首度出手,將中山科學研究院、漢翔航空(2634)等八家台灣實體列入黑名單,禁止出口軍民兩用物項。這份名單清一色為軍工核心單位,多數未上市、目前影響有限,但地緣警訊已然浮現。一名資深資通訊產業學者對CTWANT記者警告,更值得關注的是,那些「尚未被點名」但依賴中國稀土的科技企業。

  • 「新三樣」怎麼輸給大陸的? 美學者嘆:回看60年就知道了

    「新三樣」怎麼輸給大陸的? 美學者嘆:回看60年就知道了

    據觀察者網報導,大陸海關總署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為21.79兆元(人民幣,下同),創歷史同期新高。以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成為中國外貿出口的新名片,出口勢頭極為迅猛。

  • 40°C成了照妖鏡 盤點新能源車「反人類」的六大設計

    40°C成了照妖鏡 盤點新能源車「反人類」的六大設計

    據澎湃新聞澎湃號「新能源行業觀察」報導,最近,大陸全國多地連續性的高溫,讓不少車主叫苦連天。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