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優惠關稅的搜尋結果,共139筆
過去聽到貿易戰,都是美歐兩強在打,他們為牛肉、香蕉出口問題大打出手,互加關稅鬧得沸沸揚揚,這是1990年代前後的事了,此外,沒有任何國家能和美國對抗,只能俯首稱臣,乖乖聽話。時移勢易,如今能和美國打貿易戰的只剩下大陸了,自川普以來已打了快十年了。
賴清德總統身兼民進黨主席,日前在中常會決徵召立委何欣純參選台中市長、律師林國漳參選宜蘭縣長,並確定台南、高雄兩市及嘉義縣以初選決定提名人選,顯示他已放下大罷免全盤皆墨的挫敗,率領民進黨啟動2026地方選舉布局。
賴清德總統身兼民進黨主席,日前在中常會決徵召立委何欣純參選台中市長、律師林國漳參選宜蘭縣長,並確定台南、高雄兩市及嘉義縣以初選決定提名人選,顯示他已放下大罷免全盤皆墨的挫敗,率領民進黨啟動2026地方選舉布局。
歐洲股市周五早盤偏弱,謹慎的交易員正在等待今日稍晚聯準會主席鮑爾的談話,以找尋政策前景的線索。
歐盟貿易專員塞夫喬維奇(Maros Sefcovic)在週四表示,歐盟執委會將持續對美方要求,對葡萄酒和烈酒實施優惠關稅,免於美國對歐洲大部分商品徵收的15%關稅。
美國對台灣實施對等關稅,暫時稅率20%又加上「疊加」關稅稅率,IKKA-KY(2250)指出,公司為在台上市的唯一純日本公司,工廠集中在日本地區,主要出貨給豐田等汽車客戶,台灣關稅對公司完全不會產生影響。
美國加徵關稅,台灣20%稅率是地板價,產業界憂心。經濟部長郭智輝11日邀請我國外銷AM及國內OE供應鏈大廠,針對關稅與匯率等議題深入交流,並提出六大因應對策,盼協助產業因應國際經貿衝擊,提升企業韌性體質與國際競爭力。
經濟部長郭智輝於8月11日下午召開「美國加徵關稅對車輛零組件產業影響座談會」,邀請我國外銷AM及國內OE供應鏈大廠,針對台美關稅與新台幣匯率等議題深入交流。會中,郭智輝於會中提出六大因應對策,包括導入人工智慧、汰舊換新、集中採購原物料、提高研發投資抵減額度、檢討貨物稅,及推動中小企業信保措施。
美國對台關稅被發現20%僅是地板價,桃園市長張善政指出,「談判失誤、風險失先機、透明失守」,三大失敗讓台灣產業無所適從,且恐慌已經造成,中央政府卻沒有對策,反而與外界爭辯何時已通知,這樣的態度令人失望,更讓產業與勞工覺得,中央政府無視他們的焦慮。
行政院證實外銷美國產品將疊加原有稅率,傳統機具、水五金、螺絲業、化工業等產業與日、韓競爭對手成本差距瞬間擴大至10%,部分廠商不敵競爭劣勢,考慮歇業;工具機業界正推動「在地供應、市場多元」雙軌策略應對,但仍期望政府爭取更低稅率。
823罷免投票在即,立委楊瓊瓔9日晚間在潭子舉辦「顧好立委楊瓊瓔,反惡罷潭子再贏一次」後援會成立大會,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台北市長蔣萬安、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立法院長韓國瑜等人輪翻宣講,眾人炮火直批美關稅談判,政府失職,2000多名支持者齊聲高舉「反惡罷、挺瓊瓔」現場口號聲此起彼落,氣氛熱烈。
馮惠宜/台中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6日拋出晶片課稅100%震撼彈,直指「不在美國製造就課稅」,並強調「在美設廠或承諾設廠者將獲豁免」,台積電、美光等大廠躍居首波受惠企業。他並趁勢宣布蘋果加碼投資1,000億美元,未來四年總金額擴大至6,000億美元,並點名台積電投資2,000億、輝達5,000億、美光2,000億與IBM 1,500億美元等,象徵AI製造已成全球戰略主戰場。
IKKA-KY(2250)公布上半年財報,合併營業收入為17.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當,但因上半年有匯損0.2億元,稅後淨利0.75億元,年減25.9%,每股盈餘2.2元。豐田汽車持續成長,無人機零組件即將進入量產,下半年營運看好優於上半年。
美國川普政府對台灣課徵的20%暫時性對等關稅,將在美東時間7日正式生效,而川普今又宣布半導體關稅100%。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指出,這不影響談判策略及步驟,我方爭取對等關稅包裹攸關晶片關稅的美國貿易擴張法「232條款」、供應鏈合作一併討論,目的是爭取最惠關稅,為半導體廠商爭取最公平的國際競爭地位。
美國將自今(7)日起依據7月31日公布的行政命令,開始對各國實施對等關稅新稅率,臺灣輸美商品將先適用20%的「暫時性稅率」。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在特別預算通過前,各部會將先以「移緩濟急」方式,給予受衝擊產業必要支持。
美國將對台灣課徵20%的對等關稅,預計8月7日實施,行政院日前提出「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其中規劃編列930億元特別預算。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為即時因應8月7日起將適用之20%「暫時性稅率」,在特別預算通過前,各部會將先以「移緩濟急」方式,給予受衝擊產業必要支持。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公布將實施的新稅率,其中對台稅率為20%。對台灣的整體影響已較4月初步評估時有所收斂,不過半導體關稅對台灣預計將構成更大的風險,其中恐將面臨兩大壓力,一是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對價格變動敏感的壓力,二是若日韓兩國獲優惠關稅待遇,台廠恐陷競爭壓力。
川普政府周四宣布,將對台灣課徵20%關稅。而台灣正日益擔憂,是否必須徹底讓步,包括據悉高達4000億美元(約12兆台幣)的投資承諾,以避免美國原定8月1日,但調整為8月7日生效的新稅率。更加劇不確定性的是,《金融時報》報導,總統賴清德原訂8月,而國防部長顧立雄原訂6月的訪美行程在最後一刻被推遲。
媒體報導,中國大陸自去年(2024)12月1日開始對所有與其建交且最不發達的國家實施零關稅待遇後,復於今年(2025)年7月14日進一步宣布,將上述零關稅的範圍擴大至在非洲與中國建交的53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