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兩國領導人的搜尋結果,共458筆
大陸外交部長王毅11日應約與加拿大外長阿南德通電話表示,願與加方加強溝通、採取有效行動,加快恢復各領域交流與合作,並稱兩國領導人在韓國慶州的會晤具有「轉折意義」,標誌著陸加關係在經歷七年波折後,進入正確發展軌道。中方願恢復兩國在農業、經貿、人文等領域的交流。
中新社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大陸外交部長王毅11日在北京與挪威外交大臣艾德會談。陸挪願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和抵制脫鉤斷鏈。雙方一致認為,應切實履行迦薩停火協議,特別是對衝突當事方有影響力的國家,應為全面持久停火提供必要支持。
新華社11日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11日應約與加拿大外長阿南德通電話。王毅表示,不久前,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加國總理卡尼在韓國慶州舉行具有轉折意義的會晤,就陸加關係改善發展的方向達成重要共識、作出戰略引領,標誌著陸加關係在經歷7年波折後進入正確發展軌道。
在吉隆坡中美經貿第五輪談判提前一天結束的背景下,中美雙方領導人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見了面。這是川普2.0治下與中方領導人習近平的首次面對面會談,但從川普1.0溯源,這也是他與中國領導人的再見面,可謂「梅開二度」。
川普與習近平在APEC釜山會談後,兩國就稀土供應、大豆與能源採購、芬太尼、關稅等議題達成協議。川普表示明年4月訪中,習近平亦將回訪美國。雙方同意加強經貿合作、定期交往,習近平稱「兩國做夥伴、做朋友」,而川普說兩國尊重加深,顯示美中領導人皆有意緩和緊張。
習川釜山會為中美關係重新定調後,雙方政府迅速進入新狀態,美中兩國防長赫格塞斯與董軍兩度會談,先於馬來西亞線下會面,隨即又互通電話。赫格塞斯表達對兩軍依循中美元首共識維持「和平、穩定、良好」關係的期望,並引述川普的話說,川習「歷史性的G2會晤」為兩國「持久的和平與成功」定下基調,他和川普都認為「美中關係從未像現在這麼好過!」
川普與習近平在APEC釜山會談後,兩國就稀土供應、大豆與能源採購、芬太尼、關稅等議題達成協議。川普表示明年4月訪中,習近平亦將回訪美國。雙方同意加強經貿合作、定期交往,習近平稱「兩國做夥伴、做朋友」,而川普說兩國尊重加深,顯示美中領導人皆有意緩和緊張。
習川釜山會為中美關係重新定調後,雙方政府迅速進入新狀態,美中兩國防長赫格塞斯與董軍兩度會談,先於馬來西亞線下會面,隨即又互通電話。赫格塞斯表達對兩軍依循中美元首共識維持「和平、穩定、良好」關係的期望,並引述川普的話說,川習「歷史性的G2會晤」為兩國「持久的和平與成功」定下基調,他和川普都認為「美中關係從未像現在這麼好過!」
10月底中美元首「習川會」後,美國總統川普表態不會鬆綁輝達Blackwell高階AI晶片銷往中國的禁令,市場一度感到失望。不過美國財長貝森特4日表示,基於輝達產品迭代速度,一到兩年內美國仍有望允許輝達高階晶片出售給中國企業。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與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5日首次合辦「和平推演」,假定民國117年由非綠陣營拿下總統大選與國會多數的基礎上,美陸台三方研判「黑天鵝」與「灰犀牛」風險。台陸立場上,都將目光放在520尚未就職、交接政權之前,台灣內部可能的衝突威脅,與賴清德卸任前發起政治宣示挑起兩岸緊張情勢等。
在吉隆坡中美經貿第五輪談判提前一天結束的背景下,中美雙方領導人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見了面。這是川普2.0治下與中方領導人習近平的首次面對面會談,但從川普1.0溯源,這也是他與中國領導人的再見面,可謂「梅開二度」。
川習會界定了兩大強權領袖平起平坐的同儕競爭關係,更彰顯美中戰略競爭未必是零和博弈,在平等、尊重、互惠原則上共創雙贏,並非不可能。川習都是政治強人,都對全球地緣政治投入新變數,如何掌握未來一年的緩衝期,重塑美中雙邊關係及全球貿易體系,將是兩國領導人政治智慧與戰略定力的考驗。對賴政府而言,能否緊抓新情勢脈動即時因應,更是台灣2300萬人民安全與繁榮之所繫。
川習會界定了兩大強權領袖平起平坐的同儕競爭關係,更彰顯美中戰略競爭未必是零和博弈,在平等、尊重、互惠原則上共創雙贏,並非不可能。川習都是政治強人,都對全球地緣政治投入新變數,如何掌握未來一年的緩衝期,重塑美中雙邊關係及全球貿易體系,將是兩國領導人政治智慧與戰略定力的考驗。對賴政府而言,能否緊抓新情勢脈動即時因應,更是台灣2300萬人民安全與繁榮之所繫。
在韓國舉行的「川習會」落幕後,全球媒體焦點集中於中美兩國領導人如何重新定義競合關係。川普與習近平這場久違的會面,既有戰略試探,也有權力展示,然而在整個閉門會談中,台灣並未被正式提起。這個「被忽略」的現象,比任何激烈的表態更值得台灣深思。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金海機場舉行峰會。會後,美國針對中國芬太尼問題加徵的關稅由20%降至10%。川普1日表示,如果中國成功打擊芬太尼出口,將取消另外10%的關稅。
川習會落幕,台灣不見了。美中兩國領導人談氣候、談軍控、談經貿,唯獨「台灣問題」只輕描淡寫帶過。這場峰會的政治訊號清楚無誤:當大國重回戰略對話桌,小國若只想靠「抗中」維持存在感,最終只會被邊緣化。
■游毓蘭
在韓國舉行的「川習會」落幕後,全球媒體焦點集中於中美兩國領導人如何重新定義競合關係。川普與習近平這場久違的會面,既有戰略試探,也有權力展示,然而在整個閉門會談中,台灣並未被正式提起。這個「被忽略」的現象,比任何激烈的表態更值得台灣深思。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31日在韓國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雖然不清楚習川會談了甚麼,但很開心兩國領導人會談圓滿落幕,他還希望能將自家最先進晶片Blackwell賣往中國,不過最終決定權仍握在川普手中。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韓國慶州出席亞太經合會(APEC)領袖峰會期間,10月31日在場邊與加拿大總理卡尼會面,這是2017年以來,兩國領導人首次正式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