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搜尋結果,共178筆
自11月20日起,大陸將進一步擴大可簽發一次有效台胞證(落地簽)的口岸範圍,使可辦理口岸總數達100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張晗5日在例行記者會表示,新政讓申辦時間僅需30分鐘,有效期3個月,真正實現「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針對陸委會警告赴陸有失聯風險,張晗回應,大陸歡迎各領域的兩岸交流,但也依法打擊犯罪。
大陸方面近期推出一系列對台舉措,包括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公布便利台胞入境新政、舉辦聯合國成立8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國台辦增加新聞發佈會舉辦頻率、新華社播發三篇「鐘台文」署名文章、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台獨頑固分子沈伯洋等。有輿論認為,這是大陸在打「組合拳」,象徵大陸對台政策進入新階段。大陸國台辦發言人張晗回應,大陸有責任為兩岸同胞謀利造福,增進兩岸同胞福祉。
大陸新華社於26日晚間發出署名鍾台文,題為「台灣問題的由來和性質」文章,在川習會前夕,文章重申去年馬習二會的基調,強調只要認同兩岸都是中國人、一家人,兩岸雙方完全可以坐下來對話溝通,化解矛盾,累積互信。
台灣政壇有玩弄金句的風尚,但政治人物常常對概念掌握不精確,說出來的金句若仔細分析,常常是自己砸腳的「磚句」而不自知,還自鳴得意地不斷唱誦,藍營政治人物最為明顯常見,實在可憐。
國民黨主席選舉辯論會中最被大篇幅討論的就是兩岸路線。一般認為,國民黨的兩岸路線錯亂令其錯失2020與2024兩次大選有可能得勝的機會,究竟國民黨的兩岸論述問題出在那裡,應如何重建呢?
國民黨主席選舉辯論會中最被大篇幅討論的就是兩岸路線,因為自馬英九執政末期迄今,在兩岸路線上黨內與社會爭議不斷,從「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逐步退卻到只講「九二共識」,省略「一中各表」,到近一年少提「九二共識」,這次主席選戰辯論會中,民調領先諸人又突然重新高舉已經失敗超過10年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擁抱失敗不能不說這是非常奇怪的現象。一般認為,國民黨的兩岸路線錯亂令其錯失2020與2024兩次大選有可能得勝的機會,不能否認有相當程度與部分屬實。究竟國民黨的兩岸論述問題出在那裡,應如何重建呢?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訪美期間表示,大陸應正視「中華民國台灣」存在的事實,放棄「對台軍事脅迫與統戰滲透」。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今天(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中反嗆,所謂「中華民國台灣」根本不存在!無論歷史、法理還是事實,都證明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分。
第17屆湘台經貿文化交流合作會(湘台會)16日在湖南長沙開幕。大陸國台拜副主任潘賢掌致詞時表示,湘台會歷經20年發展,已成為大陸中部地區具有重要影響的兩岸經貿交流平台,對於加強湘台產業合作,增進兩地同胞利益福祉發揮了積極作用。他提出三點呼籲:牢記民族歷史,弘揚愛國精神;擴大交流合作,深化融合發展;堅定反獨促統,共護台海和平。
大陸委員會副主委兼發言人梁文傑今天(21日)公布一份民調數字。結果顯示,台灣民意反對中共矮化我國家主權的政治主張;贊成兩岸互不隸屬、維持現狀,並認為中共對台滲透嚴重,支持政府強化兩岸交流安全管理。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20日痛批,民進黨罷免號稱反共,但共諜都在綠營,民進黨實際目標是推動台獨,讓台灣陷入戰爭,簡直是「假反共真戰爭」。網紅「館長」陳之漢則前進國民黨中央與青年對話,直言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我們都是中國人」,各方面都需要交流。
為因應「大陸威脅」,教育部已完成13篇「識讀中國威脅」教材,預計今年9月開學後陸續使用。陸委會要求編寫這些教材時要注意到「中國大陸人民也是中華民國國民」的說法已失效。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今天(16日)在例行記者會中回應,輝煌的中國歷史與燦爛的中華文化,不是民進黨當局胡編亂造什麼教材所能抹殺。
賴總統為落實其打造韌性社會,強推城鎮韌性演習,從7月15日到7月18日4天在全台演練,執行的內容類似美國民防動員,而這一套措施在俄烏戰爭發生前,烏克蘭將其引入並落實推動,的確讓俄羅斯軍隊進入烏克蘭城鎮中,遭受更大抵抗,成功地消耗俄羅斯軍力,代價是烏克蘭軍民死傷更慘重,家園被毀損更嚴重,戰後重建經費更加龐大,因此從烏克蘭的戰爭慘劇中,賴政府應該要拒絕美國這種刺蝟城鎮防衛戰。
自1949年以來,兩岸關係隨著雙方內部政治發展、國際局勢的轉換與民意走向,歷經多次重大改變。兩岸政治體制與意識形態不同,發展路徑與階段、國際角色與地位各自不同,加上長期封閉,解禁後的交往與溝通仍然不足,因而誤解叢生。但無論世局如何更迭、相互關係多麼緊張,「和平」的局面大體能夠維持,「和平」讓台灣得以創造人均GDP約3萬4千美元的富裕國家水準,大陸改革開放後同樣成就輝煌,經濟規模世界第二、製造業世界第一,「和平」應是兩岸關係最高價值。
自1949年以來,兩岸關係隨著雙方內部政治發展、國際局勢的轉換與民意走向,歷經多次重大改變。兩岸政治體制與意識形態不同,發展路徑與階段、國際角色與地位各自不同,加上長期封閉,解禁後的交往與溝通仍然不足,因而誤解叢生。但無論世局如何更迭、相互關係多麼緊張,「和平」的局面大體能夠維持,「和平」讓台灣得以創造人均GDP約3萬4千美元的富裕國家水準,大陸改革開放後同樣成就輝煌,經濟規模世界第二、製造業世界第一,「和平」應是兩岸關係最高價值。
大惡罷亂象不止,近日發生罷團人員在路上胡亂獵巫,叫中華民國國軍退伍老榮民「滾回你的國家」,引發老榮民激憤反嗆,喊「中華民國萬歲」。日前訪陸掀起旋風的網紅館長陳之漢直言,如果當年沒有那些軍人守護台灣,沒有這些老榮民,就沒有台灣,沒有中華民國,更不會有青鳥。
賴總統預計的「十講」7月1日講完第四講「國防」。前三講反效果的迴響很大,賴總統在第四講想扳回既成的頹勢,一開頭簡述了前三講的用意。可見對木已成舟的反效果耿耿於懷。
總統賴清德1日進行國家「團結十講」第四講,大陸國台辦2日發布答記者問,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表示,賴清德最新講話再次暴露妄圖倚外謀獨、以武謀獨的險惡用心,悖逆台灣民眾渴望和平發展的主流民意,罔顧台灣同胞生命安全和利益福祉,蓄意挑起兩岸對立對抗、破壞台海和平穩定,在賣台、毀台的邪路上一條道走到黑,是不折不扣的和平破壞者、徹頭徹尾的戰爭販賣者、名副其實的麻煩製造者。
針對總統賴清德28日在民進黨全代會發言、29日「團結十講」第三講所涉及的兩岸內容,大陸國台辦30日發布答記者問,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賴清德的講話無視台灣各界的強烈反對聲浪,再次撕裂台灣社會民意,再次進行謀獨挑釁,變本加厲破壞兩岸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