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兩極化的搜尋結果,共545筆
美國與中國大陸正面臨截然不同的經濟壓力,美國面臨通膨與薪資停滯的夾擊,大陸則深陷通縮陰影,兩大經濟體的挑戰,揭示全球經濟步調不一致,兩極化的現象更加明顯。
自行車族群10月營收出爐,整車與零組件廠表現明顯分歧,巨大、美利達、愛地雅等整車廠10月營收皆較去年同期下滑;零組件廠如日馳、利奇則逆勢年增,產業景氣呈現「整車修正、零件回溫」的兩極化格局。
主計總處10日公布薪資統計指出,由於半導體業景氣熱絡,推升1~9月平均月薪,以致同期間領不到平均月薪的人數占比升至69.77%,創歷年同期最高。另受美國對等關稅、全球產能過剩衝擊,部分傳統產業受僱人數已較去年同期下滑。
雙北壽喜燒最推薦哪家?
台中營建族群陸續公布第三季財報,獲利表現兩極,其中大城(6171)、坤悅(5206)前三季EPS雙雙突破3元,穩居營建族群獲利前段班;富宇(4907)維持穩健推案腳步,前三季EPS達1.4元;富旺(6219)因無新案交屋,前三季每股稅後純損2.47元,第四季拚虧轉盈。
市場擔憂AI估值過高,台美股市觀望情緒升溫,台股加權指數再陷月線保衛戰。隨第三季財報熱騰騰出爐,上市櫃公司面臨全面大體檢,相較於前波漲多股承受獲利調節賣壓,低基期轉機股收獲市場青睞目光,聯電、欣興、全新等15檔個股,今年來漲幅落後大盤,第三季獲利年季雙增、單周獲法人買盤進駐,有望挺身而出,助力台股下周收復月線大關。
AI需求大爆發,各機構對今年經濟成長率的預估一再追加,台灣經濟研究院4日公布最新預測達5.94%,較原先評估增加近3個百分點。台灣經濟研究院長張建一表示,今年出口實際情況比預估的「多了非常多」,加上行政院普發現金1萬元正式上路,讓民間消費對GDP貢獻再創造0.3~0.4個百分點,估計能帶動今年經濟成長率有機會突破6%。
高通(Qualcomm)周三盤後股價倒跌2.62%,除了因川普稅改而提列巨額支出,導致上季大幅虧損之外,該公司透露明年可能流失大客戶三星電子的部分訂單,也給股價帶來衝擊。
美國經濟出現分裂警訊,低收入者與年輕人族群面臨越來越沉重的壓力,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警告,強勁的經濟成長掩蓋基層脆弱,密切關注企業停止招聘甚至裁員的消息。與此同時,連鎖餐飲品牌Chipotle也提出相同看法,低收入與年輕族群顯著縮減消費。
今年以來,全球籠罩在川普的關稅陰影裡,台灣也沒有例外,5月各預測機構紛紛調降經濟預測,對下半年更為悲觀,不過,由於AI及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強勁,帶動台灣晶片產業,使得經濟超乎預期的好,主計總處甫公布第三季經濟成長高達7.64%,創近15年同季最高。依出口、投資情況研判,全年經濟成長非但不悲觀,反而可達到5%以上,創四年來最高。
美股財報高峰期,正上演「基本面偏強、結構面偏弱」的多空矛盾,後市走向面臨攤牌時刻。從基本面來看,多方力道依舊強勁,第三季企業獲利預估年增13.8%,財報呈現營收、獲利皆優於預期的「雙強」比率偏高;加上11、12月傳統的年底作帳與耶誕行情旺季,增添行情上漲動能。AI題材仍是盤面主軸,雲端巨頭的資本支出短期難以降速。
2025年第三季台灣手機實體通路總銷售量約124萬支,較去年同期的128.1萬支小幅減少3%。雖然出貨量略有下滑,但受惠於高單價的iPhone 17系列集中出貨,整體銷售額仍逆勢成長15%。最顯著的結構性變化是:在熱銷前二十名中,已連續三個月未見任何安卓旗艦機上榜。
AI資料中心帶動高瓦數電源規格升級,但消費性市場仍陷低迷,電源供應鏈兩極化趨勢愈發明顯。僑威(3078)主力布局PC與Clone組裝市場,產品結構以消費電源為主,深受顯卡週期影響,短期難受惠AI高速成長潮,第四季營運仍以庫存調整為主,預期明年雖有顯卡帶動換機需求,但整體動能仍顯保守。
在 2025 年冬季的政治舞台上,所有聚光燈再次集中在加州州長紐松( Gavin Newsom )身上。這位被視為民主黨「明日之星」的人物,正迎來他政治生涯中最具象徵性的一場考驗,11月4日表決的加州50號提案(Proposition 50)。
唉!這個世界,彷彿進入新世紀就一直往下走。先是莫名其妙來了一個COVID-19,造成疆界與國界的關閉。接著是國與國、種族與種族的戰爭,俄烏、以巴、印巴,戰火衝突不斷,彷彿是世界大戰的前兆。
唉!這個世界,彷彿進入新世紀就一直往下走。先是莫名其妙來了一個COVID-19,造成疆界與國界的關閉。接著是國與國、種族與種族之間的戰爭,俄烏、以巴、印巴,戰火衝突不斷,彷彿是世界大戰的前兆。
中央銀行第3季理監事會議記錄曝光!全體理事考量國內外各項因素後,均贊同維持政策利率不變;由於現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實施屆滿一年,民眾也關心房市管制議題;央行報告指出,理事們多支持現行管制措施維持不變,並表達需要更多時間觀察,讓政策持續發揮效果。
中央銀行30日公布第三季理監事聯席會議事錄摘要。多位理事認為,當前國內通膨趨緩,經濟穩健成長,但產業兩極化發展,贊同利率不升不降,並強調相較調降存款準備率,透過公開市場操作釋出資金更為彈性;房市方面,有理事提醒未來半年、一至兩年,整體房市及總體經濟情況,可能導致部分民眾無法順利繳交房貸,造成銀行逾放比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