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再次感染的搜尋結果,共22

  • 台南 逾1成民眾 曾染登革熱不自知

    台南 逾1成民眾 曾染登革熱不自知

     台南112年爆發登革熱大流行、全市逾2萬人確診,國家衛生研究院進行台南登革熱大流行後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初步發現台南民眾體內登革熱陽性率逾1成,且抗體陽性率隨年齡增加上升,說明年長者以前得過登革熱卻不知,日後感染不同病毒型別易演變為重症。

  • 驚!登革熱血清研究 台南民眾逾1成曾感染卻不知

    驚!登革熱血清研究 台南民眾逾1成曾感染卻不知

    台南最近一次爆發登革熱大流行是在112年,造成全市逾2萬人確診,為了解台南民眾登革熱抗體陽性率,國家衛生研究院進行台南登革熱大流行後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初步研究得知台南民眾體內登革熱陽性率逾1成,且抗體陽性率隨年齡增加上升,說明何以多數年長者重症比例高,可能與曾得過登革熱卻不知,一旦感染型別不同,出現症狀風險也較高。

  • 感染性主動脈瘤 開刀更能救命

    感染性主動脈瘤 開刀更能救命

     感染性原發主動脈瘤是一種少見但致死率極高的重大血管疾病,近年臨床治療傾向血管內微創修補,林口長庚最新研究發現,傳統開放手術長期存活率更好,應作為首選治療。此研究為亞洲第一篇針對感染性主動脈瘤治療與預後,進行長期追蹤的代表性研究,今年7月刊登於《歐洲心臟學會期刊》。

  • 感染性主動脈瘤致死率高 林口長庚新研究曝救命關鍵

    感染性主動脈瘤致死率高 林口長庚新研究曝救命關鍵

    感染性原發主動脈瘤是一種相對少見,但致死率極高的重大血管疾病,臨床治療趨勢傾向血管內微創修補。林口長庚醫院最新研究指出,「開放手術」初期風險略高,但長期存活率均優於其他方式,應作為適當患者的首選治療。此研究成為亞洲第一篇針對感染性主動脈瘤治療與預後進行長期追蹤的代表性研究,今年7月刊登於《歐洲心臟學會期刊》。

  • 流感病毒多株流行 專家示警:曾染疫者仍需接種防重症

    流感病毒多株流行 專家示警:曾染疫者仍需接種防重症

    流感疫情持續升溫,根據疾病管制署最新資料顯示,2025年第40週(9/28-10/4)統計資料顯示,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突破15萬人次,疫情明顯處於高原爆發期。雖第41週(10/5-10/11)因連假部分門診休診,全國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仍高達13萬7千餘人次,顯示病毒傳播快速,社區流感傳播鏈尚未有效阻斷,疫情恐將持續處於高點。

  • 籃籃出手了!4小時直奔花蓮「幫樂天球員救災挖泥」暖哭球迷

    籃籃出手了!4小時直奔花蓮「幫樂天球員救災挖泥」暖哭球迷

    花蓮縣光復鄉日前受到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影響,重創家園。不少網友見狀決定出錢又出力,化身「鏟子超人」前往當地救災挖泥,希望能盡快讓居民們平安回家。對此,藝人籃籃(籃靖玟)在得知樂天球員的老家狀況後,今(4日)抽空直奔花蓮幫忙,溫暖的舉動再次感染大家。

  • 流感拉警報「校園爆大規模群聚」 醫:全班26人 17人中鏢

    流感拉警報「校園爆大規模群聚」 醫:全班26人 17人中鏢

    今年流感提前進入流行期,兒科醫師謝宗學指出,9月適逢開學季,去年打的疫苗保護力已消退,而新一季疫苗尚未施打,導致疫情迅速升溫,校園已出現大規模群聚感染,甚至有國中班級26 人中多達17人確診,還有學生在短時間內兩度感染,他提醒在新疫苗尚未普及前,戴口罩、勤洗手仍是降低風險的最佳方式。

  • 癌友抗癌5年、染新冠5天就離世 專家籲:快篩、服藥別拖延

    癌友抗癌5年、染新冠5天就離世 專家籲:快篩、服藥別拖延

    我國每5人就有1人為新冠重症高風險族群,包括老人、慢性腎肝病、免疫功能低下、肥胖、癌症病人等。一名50多歲白血病病友,3年前某天出現喉嚨痛症狀,原以為在家吃止痛藥就好,結果隔天症狀急速惡化,昏迷送醫,才發現確診新冠,住進加護病房數天後離世。

  • 染新冠損智商 大型研究:連輕症都會變笨

    染新冠損智商 大型研究:連輕症都會變笨

    國內新冠疫情升溫,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表示,研究發現,新冠病毒不只會傷肺,還會損害大腦功能、讓人變笨,曾住進加護病房的重症患者,平均智商下降9分,相當於大腦老化10年,即使是輕症康復者,平均智商仍下降3分,每多一次感染,平均智商再降2分。

  • 新冠單周上看10萬人次就診 醫示警:4大病毒齊發

    新冠單周上看10萬人次就診 醫示警:4大病毒齊發

    國內新冠疫情升溫,疾管署預估6月中下旬達高峰,單周就診人次恐上看10萬人。小兒感染科醫師李尚謙表示,許多因素造成了近期新冠疫情升高,包括病毒變異更強、群體免疫力下降、疫苗涵蓋不足及社會行為改變等;此外,目前同時還有流感、副流感、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等病毒流行,共病感染與交叉感染機率升高。

  • 國二生發燒!醫立刻快篩 結果出爐家長嚇:才5個月又中

    國二生發燒!醫立刻快篩 結果出爐家長嚇:才5個月又中

    小兒科醫師陳信宏昨天分享一案例,一名國中二年級學生因為發燒來看診,陳信宏覺得不對勁,馬上建議做快篩,但家長說孩子1月才得過A型流感,沒想到快篩結果出爐,竟確診B型流感,孩子5個月內重複感染流感,讓家長大吃一驚。

  • 影》不可輕忽RSV病毒感染 馬偕籲4族群、3症狀立即就醫

    影》不可輕忽RSV病毒感染 馬偕籲4族群、3症狀立即就醫

    在台灣每年約有1000個嬰幼兒因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而住院,且高達9成為2歲以下的嬰幼兒,台東馬偕醫院指出,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對嬰幼兒來說並非一般感冒,嚴重時可能引發呼吸困難,甚至出現重症併發症,且感染後不會終生免疫,特別提醒4類高風險族群幼童,或者已出現呼吸急促、脫水、明顯嗜睡等症狀應盡速就醫。

  • 「蔓越莓防泌尿道感染」都市傳說是真的 醫:3類人無效

    「蔓越莓防泌尿道感染」都市傳說是真的 醫:3類人無效

    「蔓越莓對泌尿道感染有效」究竟是不是都市傳說?醫師陳潔雯指出,根據發表在國際上的2篇研究顯示,蔓越莓製品對泌尿道反覆感染的女性、容易尿道感染的兒童、接受特定放射治療的族群,感染機率都有降低。不過,研究也指出對孕婦、住在療養院或護理中心的老年人、有膀胱排空問題的成年人可能效果有限或無效。

  • 感冒病毒變異 看中醫防護不鬆懈

    感冒病毒變異 看中醫防護不鬆懈

     新冠疫情趨緩,並不代表可以掉以輕心,因為病毒的變異特性,使其不斷適應環境、不斷變異,並持續存在於環境中,加上季節轉換,感冒成為常見的健康挑戰。中醫強調「因時、因地、因人」的個人化治療方法,幫助提升自我防禦力,減少感冒發生與嚴重度。

  • 麻疹1副作用易忽略 醫:恐致免疫失憶

    麻疹1副作用易忽略 醫:恐致免疫失憶

    國內麻疹疫情升溫,隨著醫院群聚事件擴大,引發醫護人員警戒、民眾也憂心。對此,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治醫師張家銘指出,傳染力很強的麻疹有1副作用很容易被忽略,也就是「免疫失憶」,這會把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免疫抵抗力消除掉,並於康復後的數年內,悄悄地削弱健康。

  • 陸示警 人類偏肺病毒病例增

     大陸入冬後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再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日前警告,症狀與流感、新冠肺炎相近的「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陸稱「人類偏肺病毒」)感染病例,入冬後在大陸陡增,尤以14歲以下及北方省區最為明顯。老年人及幼童都是感染的高危險群,主要透過飛沫和接觸傳染,而且目前尚無疫苗及藥物可治療。

  • 陸「人類偏肺病毒」病例增 症狀與流感、新冠肺炎相似

    大陸疾控中心近日指出,症狀與流感、新冠肺炎相近的「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陸稱人類偏肺病毒)感染在大陸逐漸增多,引發關注。大陸疾控中心19日報告顯示,近日在全國哨點醫院採集呼吸道樣本,近期14歲及以下病例中人類偏肺病毒陽性率呈波動上升趨勢,北方省份上升趨勢更明顯。

  • 新冠疫情拉警報「再祭口罩令」?李秉穎給答案

    新冠疫情拉警報「再祭口罩令」?李秉穎給答案

    新冠肺炎感染人數急遽增加,這波不少是再次染疫或首次確診的「天選之人」,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除非新冠又來一個完全大突變,否則現在所看到的病毒就像季節性流感,屬於小規模的波動,不需要恢復口罩令、設置用餐隔板,強調不論過去打過幾劑疫苗,今年至少要接種一劑,提升保護力。

  • 女童喉嚨痛疑似卡魚刺 就醫竟是染腸病毒

    女童喉嚨痛疑似卡魚刺 就醫竟是染腸病毒

    近期腸病毒疫情持續升溫,頭份市為恭紀念醫院每天均有超過數十位幼童前來急診或門診就醫。近日,一名3歲女童急診,家長描述女童在用餐後哭鬧著喉嚨疼痛,母親原來懷疑可能是被魚刺刺傷喉嚨。但經為恭醫院兒科主任李浩遠檢查後,診斷為腸病毒感染導致的手足口病,類似被魚刺刺傷,這是腸病毒A71型感染的典型症狀,女童收治住院,經治療後已獲得改善。

  • 一晚驗出7流感 醫示警:還在高峰期 揭1恐怖特性

    一晚驗出7流感 醫示警:還在高峰期 揭1恐怖特性

    冬天好多人生病感冒,不少基層醫師回報第一線狀況,小兒科醫師陳信宏指出,昨天一個晚上驗出7個流感快篩陽性患者,流感還在高峰期,且得過一次流感,還是會重複得到,一名9歲小弟弟就一個月中兩次A型流感,千萬別因為有得過流感就不打疫苗。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