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創奕的搜尋結果,共19

  • 大同EV系統 搶進電巴大廠

     大同(2371)積極投入EV動力系統開發,推出首套國人自主研發的250kW級直驅式電巴馬達及驅動器動力系統,已於多部公車穩定運轉,其所開發第二代新版250kW動力系統與電巴大廠創奕能源簽訂合約,預計上看500套。

  • 大同第二代EV動力系統 搶進創奕能源電巴訂單

    大同(2371)積極投入EV動力系統開發,推出首套國人自主研發的250kW級直驅式電巴馬達及驅動器動力系統,已於多部公車穩定運轉,其所開發第二代新版250kW動力系統與電巴大廠創奕能源簽訂合約,預計上看500套。

  • 《電機股》大同第二代EV動力系統 搶進創奕能源電巴訂單

    大同(2371)的首套國人自主研發的250kW級直驅式電巴馬達及驅動器動力系統,已於多部公車穩定運轉,今(20)日宣布,所開發的第二代新版250kW動力系統順利與電巴大廠創奕能源簽訂合約,訂單預計上看500套。

  • 《貿易》台灣電動車拓銷團 首航中南美四國

    為協助台灣電動車產業開拓新興市場,並推動台灣與中南美洲在綠色轉型上的互補合作,外交部委託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外貿協會)首次籌組的「中南美洲電動車拓銷團」,於9月22日至10月3日展開為期12天的行程。本次拓銷團集結創奕能源、泓創綠能、台塑新智能、奇美車電、太平洋電線電纜等15家台灣業者,深入訪問墨西哥、瓜地馬拉、巴西及巴拉圭四大潛力市場,以具體的產業合作,深化我國與中南美洲友邦及重點國家的經貿連結,搶攻全球綠色轉型的龐大商機。

  • 淨零移動論壇高雄登場 逾10輛國內外電、氫能巴士展未來運輸

    淨零移動論壇高雄登場 逾10輛國內外電、氫能巴士展未來運輸

    中央政府為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喊出要率先在2030年達成市區公車電動無碳化目標,交通部與財團法人車輛安全審驗中心,今(22)日在高雄展覽館舉辦「大客車淨零移動論壇」,吸引超過500位產官學研代表與會,現場展出國內業者研發的9輛電動巴士、3輛台日韓業者的氫能巴士,並開放民眾試乘體驗。

  • 《產業》經濟部推電動車生態系 鴻華、中華汽車海內外通吃

    「運具電動化」是我國政策目標,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指出,在產創平台計畫推動下,鴻海(2317)旗下的鴻華先進(創-2258) 首款國產電動小客車 Model C(LUXGEN n7),銷量直逼電動車龍頭Tesla Model Y,榮登台灣電動車銷售第二名,後續將有外銷美、紐、澳的計畫。此外,中華汽車推出首款國產3.5噸電動小貨車,國產零組件高達9成,並將導入物流服務試運行。

  • 高齡出行新助力 4大業者砸200億深耕智慧電巴

    高齡出行新助力 4大業者砸200億深耕智慧電巴

    經濟部23日將赴立院報告「因應高齡化社會,我國智慧公共運具發展及目標」專案報告,經濟部指出,為布局智慧電動巴士整車底盤、動力系統、電池芯等關鍵技術,鴻華先進、成運汽車、華德動能、創奕能源等四大業者先後投資高達200億元,進行研發、生產。

  • 電巴燒出隱憂 交部擬檢討法規

    電巴燒出隱憂 交部擬檢討法規

     台北市1輛電動公車6月16日起火,燒出安全隱憂,多縣市已啟動盤查,全台現有2028輛電動公車,交通部表示,車輛領牌前皆須安全審驗,每年定檢含電池檢查,客運業者也定期找車廠與消防單位安全演練,此案待肇因調查出爐,將檢視相關法規是否需精進。

  • 電動公車起火隱憂 交通部全面盤查、檢討安全法規

    電動公車起火隱憂 交通部全面盤查、檢討安全法規

    台北市電動公車16日起火,運安會已立案調查,燒出電巴安全隱憂。全台目前有2028輛電動公車,多縣市已啟動盤查作業,交通部表示,車輛領牌前皆須經安全審驗,每年定檢也包含電池檢查,客運業者也會定期找車廠與消防單位進行安全演練,此案待肇因調查出爐後,將檢視相關法規是否有需精進處。

  • 2030公車全面電動化 挑戰大

    2030公車全面電動化 挑戰大

     2030年減碳目標出爐,儘管交通部仍列出2030年電動公車將達1萬1,700輛目標,電動公車邁向全面電動化,目前達成率占目標約3成,挑戰仍大。至於電動汽機車,行政院認為力道仍不足,2026年碳排放總量管制上路後,不排除計入碳排放效益,利用碳資產觀念加大汽機車補助折扣誘因,加速電動車成長、加大減碳力道。

  • 預計明年Q1 城際電動巴士亮相

     台灣智慧電動車及綠能科技研討會6日宣布,已有電巴車輛業者預計明年第一季推出單門城際電動巴士,取代長途柴油客車,讓電巴成為短途市區及長途運輸的交通車輛,改變現階段電巴銷售生態。

  • 電動公車拚國產!汰換補助第4家車商審核過了

    電動公車拚國產!汰換補助第4家車商審核過了

    政府推動2030年市區公車電動化,目標2030年達1萬1700輛,同時鼓勵業者推國產電動巴士,交通部也祭出補助計畫鼓勵客運業者汰換成電動車,每輛最高補助670萬元。目前國內有3家業者的車輛符合補助資格,據了解,已有第4家業者審核通過,預計10月底公告,另外還有3家業者正在申請中,提供客運業者更多選擇。

  • 自駕電巴 兩大廠布局有成

    自駕電巴 兩大廠布局有成

     台灣兩大電動巴士大廠-華德動能與成運汽車,對自駕智慧電巴布局浮上檯面。華德已完成新竹縣高鐵自駕車接駁服務的實驗計畫;車王電則以智能公共運輸解決方案為發展主力,範圍擴及先進大眾運輸服務、車隊管理系統,以及跨運具轉乘規畫。

  • 《貿易》拉丁美洲商機日 貿協助台企搶攻新興熱區

    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變遷,拉丁美洲市場正成為台灣企業拓展國際版圖的焦點。由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及外貿協會共同主辦的「2024年拉丁美洲商機日」於本周7月30日及8月1日在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一館及會議中心登場,透過辦理實體、線上雙軌並行的方式,全力深化台灣與拉丁美洲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與商業交流,協助我國企業拓展拉美市場商機。

  • 經濟部攜手奇美 開發新一代固碳PC塑料生產技術

    經濟部攜手奇美 開發新一代固碳PC塑料生產技術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前瞻淨零館19日於2050淨零城市展中開幕,集結工研院、金屬中心、紡織所、鞋技中心研發能量,聚焦碳捕捉、紡織循環、電動車三大主題創新科技,其中「二氧化碳捕獲及再利用技術」已聯結PC塑料生產大廠奇美實業,共同打造新一代固碳PC生產技術,預期商業化後每年可減碳17.85萬噸,帶動淨零轉型新商機。

  • 經部淨零館大秀14項科技 聯手奇美新一代固碳塑料進試量產

    經部淨零館大秀14項科技 聯手奇美新一代固碳塑料進試量產

    2050淨零城市展中今(19)日於台北南港開幕,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設置前瞻淨零館,大秀「碳捕捉」、「紡織循環」、「電動車」等三大主題創新科技。其中「二氧化碳捕獲及再利用技術」已聯結PC塑料生產大廠奇美實業,打造新一代固碳PC生產技術,目前進入試量產,奇美預期商業化後每年可減碳17.85萬噸。

  • 創奕日本智慧能源週大有斬獲

    創奕日本智慧能源週大有斬獲

     國內電動巴士主要供應商-創奕能源,2月28日起參與第20屆日本智慧能源週展會Smart Energy Week 2024;創奕能源在展會中大秀電動公共運輸與綠電儲能系統整合方案,不只是銷售單一產品,創奕更凸顯其核心軟體、物聯網、大數據與AI,著重銷售完整解決方案。

  • 創奕電巴、智能充電進軍海外

    創奕電巴、智能充電進軍海外

     因應2050年淨零排放,大眾運輸、物流車及計程車電動化趨勢。創奕能源攜手新動智能、充壩共同開發「電動車隊智能充電管理系統」,透過AI精準預測車隊能耗,自動調節充電樁功率與時間,解決全球商用車隊電動化痛點,有效利用能源,全面提升充電效率、降低營運成本,2024年創新技術將導入東南亞公共運輸系統。

  • 電動大巴2023領牌數 再創新高

    電動大巴2023領牌數 再創新高

     因應全球淨零碳排趨勢,行政院2022年3月正式公布「2050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帶動近幾年電動大客車領牌數增加,去年電動大客車領牌總數1,883輛,高於2022年的1,222輛,再創新高。其中華德動能去年台灣交車175輛、外銷日本20輛,讓台灣電巴內、外銷兩得意。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