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原民身分的搜尋結果,共24筆
2025年10月30日至11月15日,台灣當代藝術正式進軍全球藝術舞台的最高殿堂。由英國愛丁堡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楊佳玲策展、陳建今協同策展的《抒情.暴:倫敦當代台灣藝術展》(A Blast of Lyricism: Contemporary Taiwanese Art in London),在倫敦梅費爾(Mayfair)核心地帶的Frieze展覽空間──No. 9 Cork Street盛大開展。這場展覽不僅是台灣藝術首次登上全球最昂貴、最具話語權的畫廊戰區,更象徵台灣文化能量的集體亮相。
自2002年復名為第11族的噶瑪蘭族,仍有許多宜花東及旅北族親無法恢復平地原住民身分。噶瑪蘭族人選在今天8月1日原住民日發聲,懇請政府將立院審理中的「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草案,加入「在修法前已具官方原住民族名稱者(例:噶瑪蘭族),得恢復平地原住民身分。」避免造成平地原住民及平埔原住民「1族2制」。
520是桃園市新人最愛結婚登記日,龜山戶政事務所結合在地多元原民文化自5月20日至6月6日舉辦「愛『原』來是你」結婚登記送好禮活動及原住民文物檔案展,展出戶籍史料與傳統文物,融合浪漫與文化,近2周吸引逾3500人次觀展,展現桃園族群共融精神。
「原住民族地區就醫交通費補助」上路超過10年,每年補貼有就醫需求的原民交通費,讓總是舟車勞頓的民眾不無小補;但考量嘉義縣阿里山鄉無法提供產檢、接生醫療服務,孕產婦下山就醫單程得花上1個多小時,今年縣衛生局爭取到「原住民族地區孕產婦產前檢查及生產交通費補助」,盼助偏鄉孕產婦安心產檢、生產。
《鏡週刊》披露,苗栗爆發溫泉開發弊案,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吉娃斯.阿麗)姪子高晉陽,涉嫌以900萬購入原民保留地,再以2億金額抵押給開發商,監委已介入調查。對此,高金素梅今(26日)回應,她與高晉陽確實有親戚關係,若監委調查結果證實與她有關,就退出政壇。
家住花蓮瑞穗鄉的阿美族楊性男子,3年前在南投向獵人購入1把獵槍並放置家中,去年屢勸未滿12歲的女兒不要抽菸未果,一氣之下衝進屋內拿出具殺傷力的槍枝,在女兒面前對空鳴槍。全案上月底偵查終結,檢方認為楊雖有原民身分,但用槍時機不在法律保障範圍,依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罪嫌提起公訴。
不斷被外界點名是新任007的亞倫泰勒強森,最近主演的《獵人克萊文》於日前釋出花絮,花絮展現他為了拍攝苦練許久的好身材,從當年《特攻聯盟》中的魯蛇宅宅「屌爆俠」,蛻變成為性感魅力男神,男大十八變的驚人轉變,讓粉絲直呼不敢相信!
噶瑪蘭族2002年復名成為台灣第11個原住民族,但部分族人礙於《原住民身分法》,無法取得原民身分。上百位花東與旅北族人日前到故鄉宜蘭展開為期3天尋根之旅,其中迄今仍未有原民身分的宜蘭奇立板社高齡97歲老頭目潘英才,向政府喊話盡快依憲法法庭判決修法,讓族人早日恢復平地原住民身分,還給噶瑪蘭族遲來的正義。
屏東地區平埔族群馬卡道族,包括加蚋埔、老埤、加匏朗等3部落年度傳統祭典被列為縣定文化資產,在每年秋季持續傳承,但馬卡道族一直未獲承認為原住民族,馬卡道跨部落聯盟30日於新埤鄉獅頭社區活動中心,將民族認定申請資料遞交主管機關原住民族委員會,期待原民會能認定馬卡道族為台灣原住民族之一。
《原住民身分法》修正案今年1月3日上路,取得原住民身分更容易,許多漢人紛紛恢復原住民身分,讓桃園的原住民人口大增,不但創下單月增加596人紀錄,前5個月就超過過去1整年的2033人,累計至9月更達3636人,下屆山地原民議員很有可能再增加1席。
《原住民身分法》修正案今年1月3日正式上路,取得原住民身分更容易,許多漢人紛紛恢復原住民身分,讓桃園的原住民人口大增,不但創下單月增加596人紀錄,前5個月就超過過去1整年的2033人,累計至9月更達3636人,下屆山地原民議員很有可能再增加1席。
9日立法院司法委員會審查「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法修正草案」,除正副主委外,其他委員皆改為無給職。民眾黨立委黃國昌秀出現任委員關係圖,痛批其中有綠委陳瑩的服務處長、綠委伍麗華後援會執行長等人,「一片綠油油」。幾經會議討論後,由國民黨立委連署停止討論,並將修正草案通過交付協商。
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因不滿原民禁伐補償未依新法編足預算,號召藍白擋下總預算。行政院長卓榮泰4日再給軟釘子:「如果一個法律就增加一筆預算,此例一開,行政院無法掌握預算」。面對政院強硬態度,在野原民立委將再施壓,9日司法委員會將審查「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法修正草案」,除正副主委外,其他委員皆改為無給職。
揮別莫拉克風災的日光小林居民,於中秋節推出梅餅與薑黃餅混搭禮盒取名為「梅好薑來」,以揮別過去傷痛,宣示要邁向美好將來,近年來族人透過大滿舞團正名原住民族,今年開始將中秋禮盒更名為「大滿日合」,社區合作社經理王民亮說,正名方式有多種,這次透過中秋禮盒,讓國人知道他們也是原住民族。
花蓮萬榮鄉1名15歲林姓少女為非婚生子女,出生就被布農族家庭收養,因阿美族生父未替她登記原住民身分,受限法規遲遲無法取得原住民身分,經收養家庭求助戶政事務所並聯繫少女生父,完成認領及身分登記等手續,終於取得原住民身分,是她上高中最棒的禮物。
全台目前有98萬名平埔族,原民團體發起族群正名運動,大法官日前憲法法庭認定《原住民族身分法》未包括平埔族違憲,原民會因而擬訂定「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17號判決施行法」,24日在台中市原委會舉行座談會,中部平埔族群青年聯盟等原民團體,則群起抗議反對設置專法,原民會綜合規畫處則強調,將廣納各方意見,作為後續推動法案參考。
《原住民身分法》修正後,今年起有原住民身分民眾可採漢人姓名與傳統姓名並列登記,花蓮縣是全國原住民人口最多縣市,但有不少人不知族名如何拼音,吉安鄉戶政事務所與公所特地請族語老師協助,截至4月底已完成137位族人身分登記。
桃園市主計處統計截至2023年6月底,桃園市從母姓者有7萬7231人,占全市人口比3.35%,在6都中最多,且2018年起每年登記從母姓的比率皆超過5%。主計處研判,主因跟桃園原住民人口有8萬多人相關,若母親是原住民,小孩從母姓可取得原住民身分,也能夠獲得不少福利。
泰雅族人寶杜.巴燕2021年向戶政事務所提出申請,要求只使用羅馬拼音文字登記身分證姓名,遭拒後他提起行政訴訟,去年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准,另6名原民也因同樣狀況,提行政訴訟,北高行政法院11日判決戶政事務所應依其申請,姓名變更登記單列羅馬拼音。可上訴。
苗栗縣政府原住民族行政處2016年因編制降級為2級單位原住民族事務中心,縣議會28日臨時會二、三讀通過修正苗栗縣組織自治條例草案,原民中心將在2024年3月恢復為原民處。縣長鍾東錦表示,處長人選將以原民身分優先,選出最適任人才,為原民爭取更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