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灣石化產業的搜尋結果,共20筆
工業技術研究院最新產業分析指出,台灣石化產業正面臨全球產能過剩、復甦緩慢及國際貿易風險交錯的嚴峻挑戰,預估2025年整體產值僅約1.3兆元,較2024年衰退達12.8%。工研院指出,美國對等關稅、台幣升值與全球政經局勢的不確定性,導致國內製造端趨於謹慎保守。工研院建議,台灣石化業應加速朝向高值化、低碳化與循環化發展,以強化長期競爭力。
慘!產能過剩與復甦緩慢,附加美國對等關稅、台幣升值影響,工研院預估2025年台灣石化產業產值約1.3兆元,較去年衰退12.8%。面對國際政經局勢快速變動,該院建議要大步朝向高值化、低碳化、循環化發展,維持競爭力。另外危機也是轉機,如可掌握循環經濟趨勢,提高用料自主能力,也是能區隔低利紅海市場的策略。
在碧海藍天的映襯下,一片林立的廠區拔地而起,巨塔直入雲霄,機械轟鳴聲與海風交織,漳州古雷港經濟開發區正以崛起之姿,向外界展現它的宏大野心。作為大陸全國七大石化基地之一,古雷港被寄予「海西引擎、兩岸橋頭堡」的厚望。這裡不僅是一座產業園區的崛起,更是一個城市憑藉遠見,為未來布局的格局展現。
彰銀(2801)統籌主辦利百特國際儲運7年期29億元聯合授信案,已成功完成募集,並於20日完成簽約。此次聯貸案資金用途主要為償還既有金融機構借款、支應興建儲運中心所需資金,及充實中期營運周轉金。
彰化銀行統籌主辦利百特國際儲運公司七年期新台幣29億元聯合授信案,已成功完成募集,並於20日舉行簽約儀式,由彰化銀行董事長胡光華代表聯貸銀行團與利百特國際儲運董事長鍾政祐共同完成簽約。
台塑四寶近來股價頻創新低,台塑、南亞、台塑化股價跌到3字頭,台化殺到2字頭,讓持有股民捶心肝,期待能有個像樣反彈,但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發文表示,石化業的冬天可能會很久,大陸運作價格戰,產能越開越多,市場的殺戮也沒有止境。
台塑四寶延續上個交易日的強勢,今日股價全面強勁上揚,對台股大盤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成功避免跌勢進一步擴大。台塑(1301)開高走高,盤中持續走強,最終漲幅超過5%;台化與南亞也表現亮眼,雙雙大漲約3.5%,而台塑化(6505)上揚逾3%。台塑四寶的強勢表現,顯示出市場對石化產品需求前景的轉好,以及台塑四寶整體營運狀況的穩定,為市場注入信心。
台塑家族今日在台塑(1301)領軍下,股價齊揚,盤中一度上揚逾2%,帶動台化(1326)、南亞(1303)同步上漲,漲幅均超過1%,成為台股今日上漲的重要推動力之一。中國經濟刺激措施助力,旺季行情逐步回暖。短期內,中國政府持續推出的經濟刺激措施,對台灣石化產業有提振作用。
中國經濟顯露回溫跡象,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4月以美元計價的大陸出口較去年同期增長1.5%,進口則增長8.4%,雙雙優於市場預期。塑化族群與中國經濟的輪動關聯性顯著,隨著中國經濟回溫的消息傳出,台塑四寶今日成為盤面主力。此外,中東局勢持續緊繃,推升油價上漲5%,帶動與油價連動最直接的台塑化(6505)股價開高走高,盤中大漲約5%,台塑(1301)、南亞(1303)、台化(1326)等個股漲幅落在1%上下。
大陸將福建定位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後,當地各城市陸續推出多項惠台措施,要吸引更多台灣人來生活定居。廈門市台商協會長韓螢煥認為,兩岸融合就是彼此不分,並以自己的媳婦、女婿都是大陸本地人為例,笑稱他們已經完全融合了。
林園生活圈位於高雄市最南端,是一個擁有豐富自然生態和漁業資源的區域,同時也扮演著台灣石化工業的重要據點,該區以紅樹林保育區而聞名,這裡擁有全台最大的紅樹林保育區,已經歷150年歷史,成為眾多鳥類、魚蝦蟹和倒立水母的安居之地,這片區域也是林園海洋濕地公園的一部分。林園生活圈也是台灣石化產業的核心,擁有中油林園廠、南帝化學工業公司等大型企業,許多工作機會都位於此地。其還擁有繁榮的漁業,擁有中芸和汕尾兩大漁港,成為高雄市的漁業重鎮,豐富的漁獲和養殖產量成為林園區的觀光亮點,遊客慕名而來品嘗林園蚵仔煎、林園魚丸等特色小吃。本區域除了知名景點外,還保留了眾多歷史文化建築,如廣應廟、興濟宮、林園老街等,園藏林就在此豐富資源的地區中心,一起來看看還有哪些特色吧!
去年12月15日大陸商務部正式宣布,認定台對陸貿易限制措施構成貿易壁壘。緊接著同月21日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據此決定,從2024年1月1日起中止兩岸經濟合作框架(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包括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陸批判台對陸存有貿易壁壘,是否引發中斷部分或全部ECFA協議尤引發關注。
中國大陸對台灣貿易壁壘調查搶在2023年底提前出爐,緊接著又宣布終止ECFA早收清單中的丙烯等12項產品優惠關稅,直接衝擊台灣石化產業,也使兩岸經貿的未來再次引起關注。事實上,面對即將來臨的2024,影響兩岸經貿往來的因素眾多,除了ECFA課題之外,另一也需提及的重要關鍵是,大陸經濟政策的走向。
12月15日中國大陸貿易壁壘調查結果出爐,結論是台灣禁止2509項商品自大陸進口的做法違反相關規定,認定台灣對大陸存在貿易壁壘。此結果令人意外又不意外,不意外的是台灣禁止大陸商品進口的確存在著貿易壁壘;意外的是,陸方為何突然在選前1個月提前公布。1周後的12月22日,大陸再宣布針對ECFA早收清單中,台灣對大陸出口的12項石化產品恢復徵收2%至10%的關稅,生效日期為明年的1月1日。
12月15日中國大陸貿易壁壘調查結果出爐,結論是台灣禁止2509項商品自大陸進口的做法違反相關規定,認定台灣對大陸存在貿易壁壘。此結果令人意外又不意外,不意外的是台灣禁止大陸商品進口的確存在著貿易壁壘;意外的是,陸方為何突然在選前1個月提前公布。1周後的12月22日,大陸再宣布針對ECFA早收清單中,台灣對大陸出口的12項石化產品恢復徵收2%至10%的關稅,生效日期為明年的1月1日。
大陸昨(21)日突襲式宣布,將對丙烯等12項產品進口中止協定稅率,塑化股首當其衝,台塑四寶今日全數反映利空,台塑(1301)跌幅約1%、南亞(1303)下跌約1.3%,由於丙烯、二甲苯PX及聚丙烯共聚物COPOLYMER等均在名單中,台塑化(6505)、台化(1326)更是受到直接衝擊,今兩者盤中跌幅均達2%~2.5%。
中國大陸繼上周判定台灣構成貿易障礙後,不到一周,旋即宣布台灣單方面對大陸產品出口採取歧視性禁止、限制等措施,違反了ECFA規定,決定自明年元旦起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這個情勢的發展,正如本報社論日前預言,在我方不願意接受兩岸協商、陸方不願透過世貿(WTO)多邊協議的僵局下,陸方唯一的舉措,就是對台祭出貿易制裁。但令人遺憾的是,我政府迄今除了口水之外,仍提不出具體解決方案。
大陸出手!今(21)日最新宣布,因台灣單方面對大陸產品出口採取歧視性的禁止、限制等措施,違反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規定,故對丙烯等12項產品進口中止協定稅率。包括丙烯、二甲苯PX及聚丙烯共聚物COPOLYMER等均在名單中,市場擔憂台塑四寶中生產上述產品的台塑化(6505)、台化(1326),現階段台塑化評估影響不大,台化則積極應對。身為石化公會理事長也是台塑化總經理曹明認為,大陸終止ECFA部分優惠絕對不是最後1次,希望政府可以重視對國內產業的衝擊。
全球塑膠公約第三次談判正式登場,國內9個環團發布聯合聲明指出,台灣石化產業進出口貿易為全球前10強,期盼大會能讓台灣以觀察員的身分參與。環境部長薛富盛今天表示支持環團表達訴求,台灣是全球塑膠供應大國,在減塑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不應該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