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史達林的搜尋結果,共69筆
轉戰政壇的印度知名演員維傑(Vijay),昨(27)日在印度南部坦米爾那都邦(Tamil Nadu)舉行的造勢大會不幸發生嚴重踩踏事件,釀成39人死亡、逾80人受傷。
民進黨祕書長徐國勇日前稱「二戰後美國麥克阿瑟將軍命令蔣介石接收台灣、沒什麼台灣光復」等言論,引發爭議。對此,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教授何思慎質疑,徐國勇「竹篙套菜刀」,完全搞錯了,麥克阿瑟的命令不是針對中華民國,是對日本、是命令日軍!
民進黨祕書長徐國勇16日在民進黨直播節目提到,台灣沒有所謂的光復節,引發爭議,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也反問,蔣在二戰時期一直都是「中國及緬印戰區統帥」,憑麥克阿瑟「總司令級」的份量,能坐在開羅會議上嗎?而在18日,蔡正元再度發文,反擊徐國勇「麥克阿瑟命令蔣中正接收台灣」的說法。
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十月中旬訪北京時指出,台灣於二次大戰後依據波茨坦宣言回歸中華民國,一九四九年起兩岸隔海分治,任何一方的管轄權從未及於對方,「一個分治的中國」為不容否認的客觀事實,兩岸之間的種種問題乃導因於大陸當局否定中華民國的存在。辜氏重提波茨坦宣言以強調台灣屬於中華民國的說法,在海內外引起一陣討論,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訪日在即,台灣問題又將推上檯面。
民進黨自創黨以來,就建立主席任內如果有選舉,若敗選則下台的責任傳統。計有6位黨主席因敗選而負責,其中當過總統的陳水扁、蔡英文分別辭主席2次和3次。
當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手一握,全球權力棋盤為之震動,無論是逆季辛吉或雅爾達會議效應,美中俄將有新一輪合縱連橫。
雙普會15日登場,美國總統川普先前放話,稱俄烏和平協議或最終難免領土交換。毗鄰俄羅斯的波羅的海3國外長日前投書《金融時報》,示警俄國絕不會甘心於「暫時」占領他國領土,外界若考慮以領土換取脆弱停戰,那將是重蹈過去3國慘痛的歷史覆轍。
1945年4月12日,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因突發腦溢血去世,沒有完成他的第四個任期,副總統哈里.杜魯門在白宮宣誓就任總統,聲稱將執行羅斯福的內政和外交政策。但是,羅斯福生前從不向其副總統隨時通報情況,或提供關於最高層的決定和計劃的背景情況,杜魯門曾為此向羅斯福總統夫人抱怨過總統「從未與我表示信任地談過戰爭,或外交事務,或他對戰後和平的想法」。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入主白宮,杜魯門並沒有自己一套清晰的外交政策議程,他唯一能夠明確的是,像羅斯福那樣將威爾遜主義作為自己默認的道德選項,期待通過堅持美國理想主義的價值觀來落實羅斯福對戰後秩序的宏大設計。杜魯門上任之後做出的第一個決定就是保留羅斯福政府的所有班底,繼續執行羅斯福總統的既定政策,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要消滅國內外以為既定計劃將會有所改變的任何謠傳和疑慮。」這是典型的路徑依賴,杜魯門總統是基於相同的價值觀信念而決定「蕭規曹隨」。
很顯然,儘管中國事務在羅斯福心目中占有一個很大的位置,但是,他更多地還是從美蘇關係角度來看待和處理中國事務,因為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蘇聯毫無疑問地是決定戰爭形勢發展以及戰後世界政治版圖重組的一個決定性因素。羅斯福相信,只要處理好了美蘇關係,與中國相關的所有問題就不難解決。1945年2月4日至11日,世界「三巨頭」-美國總統羅斯福,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史達林,英國首相邱吉爾,在克里米亞的雅爾達皇宮舉行會議,商討制定戰後世界新秩序和列強利益分配及勢力範圍,會議的主要內容是戰後處置德國問題、波蘭問題、遠東問題和聯合國問題,會議之後形成的雅爾達體制對戰後世界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在開羅會議上被確定為「四大國」之一的中國領導人被排除在外,羅斯福總統沒有再像出席開羅會議時那樣,為蔣介石申請一張世界性大國的出場券。這個情況表明蔣介石失去了與「三巨頭」就中國及遠東問題進行討價還價的機會,無法代表中國政府在這個關鍵時刻維護中國的核心利益。雅爾達會議期間,羅斯福總統儘管也試圖為中國說話,反對犧牲中國向蘇聯讓步,但是,最後就遠東問題達成的秘密協定(對中國保密),還是嚴重侵犯了中國主權和利益:(1)蘇軍出兵東北;(2)維持外蒙古獨立現狀;(3)恢復蘇聯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權益:大連港國際化,旅順港作為軍事基地被蘇聯租用,中東鐵路由蘇中合辦公司共同經營。1945年6月,在雅爾達會議結束後四個月,美國代理國務卿約瑟夫.克拉克.格魯把在雅爾達簽署的秘密協議條件出示給中國外交部部長宋子文時,告訴他美國政府承諾支持協議上「所寫的條件」。宋子文答道:「問題是你們同意支持的是什麼」,莫洛托夫添加的文字讓蘇聯有法律藉口可對中國人予取予求。在這個時候,美國人仍然沒有向中國政府送達協議原版,後來在中國政府大力施壓之下,羅斯福總統向中國駐美大使魏道明公開了秘密協議的部分記錄,蔣介石在讀到大使的報告後深感「痛憤」,他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雅爾達果已賣華乎……則此次抗倭戰爭之理想,恐成夢幻矣。」他最不能接受的是,美國人和英國人竟然自認有權利把中國的主權讓渡給蘇聯,這對他和中國不啻是極大的侮辱。
2025年8月15日適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周年,國史館今(7日)表示,史館將於此重要歷史時刻,隆重出版蔣中正1937-1947年的日記;該時期涵蓋中日戰爭8年、戰後接收台灣兩年,包括228事件,其對台灣影響之深遠,至今仍激盪社會各界的反思與討論。
美國總統川普第一任期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4日撰文,分析「台灣如何失去川普」、與川普政府漸行漸遠的原因,文中相當篇幅評論我副總統蕭美琴擔任駐美代表期間的表現,認為蕭美琴與共和黨人關係疏離,甚至容易被視為反川人士,針對蕭美琴被譽為「華府最具影響力的大使之一」的說法,惠頓稱「荒謬至極」。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與北約秘書長呂特會談俄烏戰爭相關議題後,一改「先前與普丁電話會談、強調正逐次削弱對烏克蘭軍援」的說法,公開宣稱將提供更多關鍵新型武器給烏克蘭,並對與俄羅斯進行經貿往來的國家實施次級制裁;另若50天內俄羅斯仍無意和平談判,則美國將對俄祭出100%的極嚴厲關稅。
大罷免延燒全台,民進黨昨舉行全代會,黨主席賴清德首度表態,公民自主發起大罷免,「民進黨必須和與公民同行,共同承擔守護國家的責任」。國民黨組發會主委、立委許宇甄表示,民進黨與賴清德表面聲稱這是一場「公民自發」罷免行動,實際上卻是一場由賴清德以總統身分親自操盤,「與公民同行」是假,「與惡罷同行」是真。
中亞國家吉爾吉斯的第2大城奧什(Osh),在上周末開始拆除了一座 75 英尺(22.8公尺)高的列寧雕像,市政府的理由是城市美觀,並希望各界不要政治解讀。
政治學有關共產國家的研究中,「個人崇拜」(personality cult)是重要的課題,而被視為這種造神運動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莫過於前蘇聯的史達林與中國的毛澤東。美國學者指出,個人崇拜所創造出的特殊光環,不僅是領導人統治的工具,也被用來維繫威權體制的合法性,因為他們被神格化後,任何對其政權的挑戰就缺乏正當性。
在政治學有關共產國家的研究中,「個人崇拜」(personality cult)是重要的課題,而被視為這種造神運動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莫過於前蘇聯的史達林與中國的毛澤東。美國學者指出,個人崇拜所創造出的特殊光環,不僅是領導人統治的工具,也被用來維繫威權體制的合法性,因為他們被神格化後,任何對其政權的挑戰就缺乏正當性。
(17:20更新--閱兵以空軍機隊表演收尾)俄羅斯聯邦政府9日在首都莫斯科紅場舉辦二戰勝利日80周年紀念大遊行,大批士兵與軍武將接連登場。今年有包括中國大陸在內13國參加閱兵與軍武展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29國領袖與代表也受邀出席觀禮。俄方首度展示在俄烏戰爭攻擊烏方的戰鬥無人機,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感謝二戰勝利盟軍與將士時提及「勇敢中國人民」的貢獻。閱兵終場以俄國空軍戰機編隊收尾。
2014年,克里米亞「回歸」,俄羅斯舉國歡慶,普丁風光無限。 當記者問俄羅斯駐歐盟代表:「你們的下一個目標是哪裡? 波羅的海三國? 摩爾達維亞? 還是......? 」俄代表笑答:「阿拉斯加!」全場目瞪口呆!
「妥協」是外交的最高境界,「談判」是解決衝突的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