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合併獲利的搜尋結果,共44筆
全球記憶體市場掀起罕見缺貨潮,AI需求帶動供應鏈全面緊繃,DRAM與NAND Flash報價飆升,火勢更延燒到工業電腦領域。工業電腦大廠研華近日在法說會上坦言,零組件成本飆漲已侵蝕第三季毛利率,第四季恐再受更大衝擊。不過,公司10月已率先調漲報價4%至8%,預期可望挽回2026年首季毛利表現。
華星光(4979)19日股價收210.5元,上漲9.5元或4.73%,成交量3.2萬張,矽光與AI光通訊題材持續發酵。19日股價雖上攻,但仍未突破目前橫向整理格局,惟外資及投信同步買超下,後市走勢可以留意,若突破前高有機會續強。
打進台積電CoWoS先進封裝技術的特化股,除了從化學廠轉型為全方位材料供應商的長興材料(1717)之外,CTWANT調查,以2025上半年獲利成績來看,上品(4770)已賺逾半個股本,台特化(4772)則年增超過四成,新應材(4749)營收毛利皆創新高,雖受匯損影響獲利仍年增約34%。
波若威(3163)公告7月自結合併獲利3,10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39元,較去年同期0.13元大幅成長200%。
遠東商銀於22日舉行2025年股東常會,董事長侯金英、總經理周添財宣示,遠銀在整合集團關企資源的同時,不排除尋求購併或增資等外部成長機會,以為股東、客戶、員工創造企業的永續價值而努力,希望在三年內達到總資產1兆元的目標,長遠則盼擴大成金控。
聚隆(1466)宣布,其第四次有擔保可轉換公司債(CB4)已正式申報生效。本次可轉換公司債將以競價拍賣方式進行公開承銷,底標設為票面金額100%,實際發行金額將依拍賣結果決定,總發行上限為新台幣4億元,主辦承銷商為國票綜合證券。此次發行的資金將用於增強營運資本,並推動公司持續升級與轉型。憑藉「本業穩定營運+子公司資本與事業發展潛力」的雙引擎驅動,聚隆正式邁入全新的成長週期,未來營運潛力備受市場關注。
威鋒電子(6756)9日召開法人說明會,公布2025年第一季合併財報。威鋒第一季合併營收達3.90億元,毛利率維持在54%水準,主要反映存貨水位與評價優化。
興櫃新尖兵-立盈環保科技(7820)日前登錄興櫃,其主要的業務是提供循環再利用的解決方案,給半導體業等相關產業於製程中產生的化學品廢棄物循環再利用為綠色產品,立盈對地球永續環境的企業使命,以期達到零廢棄、零排放、再利用的循環經濟最高目標。
華邦電18日因股價達公布注意交易資訊標準,公告2024年第四季合併虧損6.48億元,每股稅後虧損0.15元。
台積電下周再吹起反攻號角,回補2月3日跳空缺口為當前市場的聚焦點。順此一趨勢,法人建議,富喬、仁寶、中信金、聯發科等16檔,各挾營收成長、DeepSeek帶動邊緣運算概念股題材,股價逆勢領軍封閉缺口並獲法人青睞,為蛇來運轉的強中強個股,是現階段投資台股的優先選擇。
光通訊廠波若威(3163)及聯鈞(3450)4日雙雙公告自結財務數字,波若威2024年12月單月每股稅後純益(EPS)1.72元,聯鈞2024年12月EPS 0.56元,呈現倍數成長。
騰輝電子-KY(6672)因擴增實境(AR)智慧眼鏡材料生產線,已進入量產,頻受市場資金青睞,17日股價上漲4.1%,收在81.2元。
農曆年關將近,合庫金(5880)旗下合作金庫銀行針對中小微企業,提供即時資金貸款,從今(114)年1月15日開始,符合申貸資格之中小微企業,可向合作金庫銀行全台262家分行辨理相關貸款,申請期間至117年10月31日止,額度最高新台幣3,500萬元之低利率貸款,且每筆貸款提供最長期限六個月之政策性貸款利息補貼。
中租-KY(5871)10日公告2024年全年營收為新台幣1,023億元,史上首次突破千億大關,年增5%;但2024年全年自結獲利225.7億元,則較2023年下降10%、是上市來首見,獲利連二年衰退。不過,由於去年12月三大地區月營收全部都呈現正成長,10日股價只小跌0.5元。
聯鈞(3450)因有價證券於集中交易市場達公布注意交易資訊標準,2日公告11月合併獲利9,10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63元,較去年同月大增800%。
華星光(4979)自結10月合併獲利4,80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34元,較去年同期的EPS 0.43元,減少20.93%。
光通訊廠聯鈞(3450)今年以來的營收及獲利節節高升,基本面轉佳,帶動27日股價大漲,終場上漲2.09%,收在244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3,644張,帶動股價逆勢走揚。
世芯-KY(3661)今日舉辦法人說明會,第三季營收、獲利雙雙寫下新高,光是第三季就賺進逾2個股本之多,累計前三季每股獲利58.43元。世芯-KY表示,第三季財報亮眼,主要動能來自於7奈米AI ASIC(客製化晶片)的出貨量超過預期。
創威(6530)14日公告,9月稅後純益50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15元。
北美雲端大廠積極拉高AI資本支出,促使輝達持續推出新款晶片,網路連接交換器升級,光收發模組與GPU配置也等比例增加,帶動陸廠如中際旭創的高端光收發模組訂單大爆發。且在外溢效果下,台系光通訊廠如華星光、聯亞、聯鈞、眾達-KY等,不僅近期訂單狀況好轉,甚至接到陸廠做不完的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