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喪失的搜尋結果,共3,176筆
俗稱瘦瘦針的腸泌素GLP-1藥物,雖有顯著的減重效果,但最新研究發現,卻可能導致使用者出現缺血性視神經病變,醫美從業醫師Jonathan表示,「這是最令人擔憂的副作用」,可能導致視力嚴重受損,甚至失明,不建議視力不佳或僅剩單眼視力等族群,使用這類藥物。
日本軟銀集團於11日公布最新財報,並宣布已在10月全面出售所持有的3210萬股輝達股票,套現約58.3億美元。雖然軟銀財務長後藤芳光強調,出售目的主要是為擴展AI相關投資籌措資金,但此舉仍引發市場對人工智慧產業可能出現泡沫化的疑慮。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國會答詢中提到若發生台灣有事,大陸軍艦行使武力的話,可能構成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引起陸方抗議。日本官房長官木原稔在11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已向陸方說明答詢的主旨和日本政府的立場。木原稱:「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很重要,期待台灣相關問題通過對話和平解決,是日本的一貫立場。」
一名30多歲年輕母親日前抱著2歲兒子時,沒想到孩子頭部向前一撞,狠狠撞上她的鼻子,當下她只覺得鼻梁一陣劇痛,之後鼻部出現瘀青。一開始以為只是皮肉傷,但後來覺得鼻子「怪怪的」,就醫檢查發現鼻骨前端竟然骨折了。所幸在黃金治療期內接受手術才順利康復,恢復美麗外貌。
曾任職檢察官長達31年的沈淑宜,退休後在照顧長輩的親身經驗啟發下,決定以法律專業投入「意定監護契約」推廣,盼能為更多人守護人生後段的尊嚴與安心。
賴清德總統就任已1年5個多月,施政方向日益偏離「天下為公」理想,反而陷入權力私有化、政治酬庸化與價值失衡的泥沼!(禮運大同篇〉強調「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但賴清德的施政卻是「選親與黨,講權修飾」,不僅使政治失德,也使國家治理喪失正當性!
1916年5月的日德蘭海戰(Battle of Jutland),則是鋼鐵戰鬥艦的唯一一次大海戰。當時,德意志帝國為了突破英國的北海封鎖,決定出動公海艦隊的主力編隊,與英國皇家艦隊來一場決戰。是役,德國海軍表現出極高的水準,擊沉英國3艘戰鬥巡洋艦、3艘裝甲巡洋艦,8艘驅逐艦;德國僅損失1艘戰鬥巡洋艦、1艘前無畏艦,4艘輕巡洋艦。人員損失也是德國較少,英國陣亡6000人,德國陣亡2500人。
賴清德總統就任已1年5個多月,施政方向日益偏離「天下為公」理想,反而陷入權力私有化、政治酬庸化與價值失衡的泥沼!
據觀察者網報導,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憑藉先進的技術和實惠的價格席捲國際市場。據英國《金融時報》11月9日報導,全球最大的滾裝船運營商華倫威爾森表示,中國企業已進入創新和擴張的新階段,競爭力不足的歐洲汽車製造商正迅速失去全球市場份額。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上任後面臨諸多挑戰,在論述層面,「台灣人是中國人」不僅被民進黨抹紅,黨內也飽受壓力,尤其中南部藍營地方勢力,相當多人不希望國民黨將中國人認同清晰化。藍營一些人認為,講「中國人」不利選票,其實是不自覺掉入民進黨設計的陷阱。
美國政府關門促使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下令削減40座機場10%航班,加上上周貨機墜毀事故令優比速與聯邦快遞停飛MD-11機隊,對於航空貨運造成雙重打擊,加劇原本因年終旺季到來而緊繃的供應鏈壓力。
國民黨新任主席鄭麗文接受「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的邀請,出席「50年代白色恐怖秋祭追思慰靈大會」,清楚表示:國共之間對於很多事情主張不一樣,但是這不代表彼此一定要兵刃相見或剩下自相殘殺一途,希望可以透過對話取代對抗,過去的歷史悲劇可以透過和平方式化解。儘管鄭主席表達追求和解的決心,不過她同時面對兩大阻礙,一是民進黨藉機批判,二是國民黨內保守派的批評。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上任後面臨諸多挑戰,在論述層面,「台灣人是中國人」不僅被民進黨抹紅,黨內也飽受壓力,尤其中南部藍營地方勢力,相當多人不希望國民黨將中國人認同清晰化。藍營一些人認為,講「中國人」不利選票,其實是不自覺掉入民進黨設計的陷阱。
一艘坦尚尼亞籍貨輪「PoLo」,於今(9)日中午在高雄西南方外海約53海浬處因動力喪失,失去控制航向能力形同海上漂流,考量鳳凰颱風逼近,船上6名船員宣布棄船,空勤總隊三大一隊派遣黑鷹直升機執行吊掛救援。
有「台中超狂媽媽」之稱的陳美妃,去年間她因飆罵「垃圾保全」遭保全持藤椅做勢追打,她持雨傘攻擊,雙方互控傷害,一審台中地院判決陳拘役45日、可易科罰金;保全則拘役35日。陳不服提上訴,台中地院高分院認定陳「還擊」行為已逾越正當防衛範圍,駁回上訴,維持拘役45日、可易科罰金,全案定讞。
父女斷絕情感,最終對簿公堂的繼承權爭議。男子阿華(化名)因長年酗酒、賭博,甚至對親生女兒小萱(化名)施暴與騷擾,不僅未盡養育責任,更造成女兒終生陰影。小萱病逝後,其胞兄阿國(化名)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父親喪失繼承權。法院審酌多項證據與證人供述後,裁定阿華對女兒確有重大虐待情事,依法不得繼承。
工研院主辦的「眺望2026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中的「生醫」專場,以「科技健康照護的全球浪潮與展望」為主題,聚焦於數據驅動的照護產業發展、遠距與在宅照護應用趨勢,全面剖析主要國家在照護科技領域的發展動態與市場成長潛力。
遺產之爭揭開令人唏噓的家庭悲劇!法院近日判決,婦人小萱(化名)過世前立下自書遺囑,明確表示不願丈夫阿成(化名)繼承其任何遺產,並指定由胞兄阿國(化名)單獨繼承。法院審理後認為,阿成婚後長期對小萱精神虐待,未盡照顧責任,確已喪失繼承權,判准由阿國單獨取得小萱遺留財產。
一名男子阿華(化名)因債務問題,離家出走超過25年,從此音訊全無。即使父母多次尋人、報失蹤,他依舊避不見面,直到父親阿國(化名)去年病逝,家人仍未聯繫上他。法官審理後認為,阿華對父親長期疏離、不盡扶養之責,構成「重大虐待」情節,加上亡父生前多次表示「遺產不給他」,依法認定阿華喪失繼承權。
婚姻走到盡頭,不是轟轟烈烈的爭執,而是長年無聲的冷漠。一名女子小萱與丈夫阿國(均化名)結婚超過20年,原本擁有一個完整家庭,卻因阿國外遇、入獄、長年不歸而分居長達9年。小萱終於向法院訴請離婚,法官審理後認為兩人「婚姻早已名存實亡」,依法判准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