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四川盆地的搜尋結果,共46筆
中國石化新聞辦23日消息,中國石化勘探分公司部署在重慶市綦江區的風險探井--綦陸頁1井,試獲日產油38.64立方米、天然氣1萬立方米高產頁岩油氣流。通過該井進行區域整體評價表明,中國石化在四川盆地新發現資源量達億噸級的頁岩油增儲陣地,對大陸西南地區頁岩油勘探開發具有戰略意義。
大陸央視新聞報導,為積極應對華北連日陰雨影響,大陸財政部會同農業農村部近日下達中央財政農業生產防災救災資金4.84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20.76億元),支援河北、山西、江蘇、安徽、山東、河南、陝西等7省受災地區,加快開展農機搶收、潮糧烘乾、農田排澇等農業生產防災救災工作,保障秋糧豐收到手、顆粒歸倉。
中新社9日報導,中國大陸入秋進程持續,氣象部門監測,近日,南北方天氣反差明顯,北方秋雨連綿,冷意加深,石家莊最高氣溫只有10℃;南方高溫不退,體感如盛夏,福建部分地區最高溫達38℃以上。南北溫差近30度。
據觀察者網「風聞社區」報導,自1934年三星堆遺址首次考古發掘以來已有90個年頭,形形色色的三星堆器物不斷吸引著全球目光。然而在器物本身之外,對三星堆遺址本身的研究同樣備受關注。9月27日上午,2025三星堆論壇在四川德陽開幕。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三星堆研究院學術院長孫華進行了題為《三星堆遺址的新認識》的報告,向大家解讀了三星堆城的形成過程,以及三星堆遺址兩次文化轉變背後的深層原因。
南京自古享有「江南天險、龍虎鎮後」的美譽,長江在前形成天然屏障,金山、龍虎山守護後方,地理條件堪稱絕佳。然而歷史上選擇南京作為都城的王朝多半短命,這並非偶然,而是南北地緣對峙、軍事機動性、交通運輸以及政權自身實力等多重劣勢交織的結果,即使擁有天險護佑,南京的王朝仍難以長久維持統治,短命成為歷史反覆印證的現實。
據大陸中央氣象台9月7日06時發佈颱風黃色預警:南海熱帶低壓於昨天(6日)晚上8點鐘加強為今年第16號颱風「塔巴」(熱帶風暴級;英文名稱:Tapah;名字來源:馬來西亞;名稱意義:屬於淡水鯰魚類,身體巨大,是馬來西亞體積最大的淡水魚),今天(7日)早晨5點鐘其中心位於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東南方向約495公里的南海北部海面上,就是北緯18.7度、東經114.7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9級(23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0百帕,七級風圈半徑180-260公里。
新華社報導,中國石化江漢油田紅星頁岩氣田,1650.25億立方米頁岩氣探明儲量,21日順利通過大陸自然資源部審定,標誌大陸又一大型、也是湖北首個超千億立方米大氣田,正式誕生,這還是大陸首個二疊系大型頁岩氣田。進一步證明紅星地區具有良好資源潛力,成功開拓頁岩氣戰略增儲新陣地,對保障中國能源安全具有積極意義。
華北近期暴雨成災,至少40人死亡,本輪強降雨於30日基本結束,大陸國台辦當天表示,目前無台胞因災傷亡。大陸專家解讀北京強降雨會持續140多個小時,係因異常降水強度高、時間長、範圍集中所致。對此災情,蘋果公司執行長已捐款支持救援與災後重建。而竹節草颱風在30日上下午在舟山群島、上海兩度登陸,又有強降雨影響華東,然而,華西卻持續高溫悶熱。
大陸央視報導,中國天氣網消息,今年第8號颱風竹節草30日早晨4點30分前後,在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島沿海登陸,或於今天白天在浙江寧波到江蘇啟東一帶沿海再次登陸。今早7時,東海已出現4到5.2米巨浪,浙江近岸海域出現3.5到5.5米大浪到巨浪,浙江省鎮海、定海沿海高潮位已達風暴潮黃色預警級別。
提到「江南」,許多人腦中浮現的往往是煙雨水鄉的詩意印象,然而在歷史上,「江南省」曾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行政區畫分,根據《搜狐網》報導,江南省存在於清初短短10餘年,背後竟與元朝行省制度的一大創舉息息相關,從這段歷史,能看見中央集權體制中如何透過地理重劃削弱地方勢力、加強皇權。
颱風蝴蝶帶來強風暴雨剛結束,大陸珠江三角洲地區又迎來一輪季風降雨過程。受加強西南季風影響,廣東省雷雨範圍廣,部分地區雨勢強烈、電閃雷鳴,多地發布暴雨紅色預警。16日夜至17日晨粵南沿海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大陸央視14日報導,大陸「中國石化」指出,位於四川盆地的一口頁岩氣探井,垂深超過5300米。這個深度刷新大陸頁岩氣井垂深紀錄。隨著油氣勘探開發關鍵技術不斷創新,頁岩氣成為大陸油氣增產重要接替區。
大陸央視報導,大陸中央氣象台12日6時繼續發布大風橙色預警、強對流天氣黃色預警、暴雪黃色預警和沙塵暴藍色預警。
川普執政已滿兩個月。新政府到底有沒有全球戰略?如果有,這個戰略與美國度過目前的經濟衰退,與中美經貿戰,與海峽局勢,又是什麼樣的關係?
大陸央視新聞聯播報導,大陸國家文物局26日在北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專案重要進展工作會,聚焦夏商文明重要考古發現:河南省洛陽市二里頭遺址、河南省安陽市殷墟遺址、山西省昔陽縣鐘村墓地、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遺址,為探究中華文明起源、形成和發展再添力證。
大陸央視26日報導,大陸「中國石化」25日證實,該公司西南石油局2024年生產天然氣突破100億立方米,相當於油當量800萬噸大油田,可滿足2740萬戶家庭一年的用氣需求,標誌著大陸在四川盆地再添年產能破百億立方米大氣田。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12日報導,中國石化透露,中國大陸在頁岩氣勘探領域取得重大進展,涪陵頁岩氣田南川區塊新增探明儲量1213.56億立方米,累計探明儲量達到兆立方米,為大陸國家能源安全再添保障。
據《科技日報》報導,今年是中國極地考察40週年。12月1日,在世界南極日之際,中國大陸南極中山國家大氣本底站(以下簡稱南極中山本底站)正式業務運行。這是中國大陸首個境外大氣本底站,也是第9個納入業務運行的大氣本底站。經過16年科學積澱和創新探索,南極中山本底站正式「入列」中國大陸大氣本底站家族,將對南極大氣成分濃度變化進行連續、長期業務化觀測,真實反映南極地區大氣成分及其相關特性的平均狀態,支撐全球應對氣候變化。
今年是大陸極地考察40周年,在12月1日世界南極日之際,大陸南極中山國家大氣本底站(以下簡稱「南極中山本底站」)正式業務運行。大陸《科技日報》報導,這是大陸首個境外大氣本底站,也是第9個納入業務運行的大氣本底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