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國貿的搜尋結果,共3,547

  • 《國際經濟》瑞士傳最快周末前與美達成協議 關稅降至15%

    瑞士的消息人士在周二表示瑞士最快在本周四或周五將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將對進口關稅降低到15%。

  • 匯率期貨趨勢專欄-美元指數 偏多架構不變

     市場預期美國政府關門事件將有望結束,全球風險偏好提升,美元因為風險偏好改善而面臨壓力,部分安全避險資產如黃金也有所波動。

  • 工商社論》進入「後川普2.0時代」 我須盡快結束對美談判

    工商社論》進入「後川普2.0時代」 我須盡快結束對美談判

     美國總統川普頃旋風出訪亞洲,召開「川習會」、與東協四國簽署貿易、稀土協議,及與日、韓元首會晤,受到全球矚目。川普訪問為美國與亞洲主要國家「對等關稅」談判敲下定音鎚,為其他國家談判內容定錨。相較多數亞洲國家已準備進入「後川普2.0 時代」,我國須盡快結束懸宕未決的對美談判,協助產業因應川普「美國優先」政策下新的台美經貿關係。

  • 美有望調降印度、瑞士關稅

    美有望調降印度、瑞士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美國接近與印度和瑞士達成貿易協議,兩國的進口關稅可望調降。美國對印度和瑞士進口商品分別課徵50%和39%關稅,遠遠高於全球多數國家。

  • 送川普金條奏效?美傳將大砍瑞士關稅 39%→15%

    送川普金條奏效?美傳將大砍瑞士關稅 39%→15%

    各國正卯足全力讓美國總統川普開心,以談成更有利於本國的貿易協議及關稅稅率。傳出瑞士即將與美國達成協議,將39%高額關稅降至15%,川普昨(10)日並未證實消息,但坦言對瑞士下手太重,正在磋商調降關稅。值得注意的是,川普上周才接見瑞士企業高層,並獲贈金條。

  • 金融股穩健 明年盯5變數

     金融股今年以來表現穩健,整體上市金融股上漲5.38%,對於明年整體金融業獲利展望,公股銀行高層指出,要觀察諸多風險因素,如美國貿易政策發展及其影響仍具不確定性、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走向與財政風險升溫、地緣政治及大陸產能過剩仍存等重大變數。

  • 美陸互釋善意 停收港務費1年

    美陸互釋善意 停收港務費1年

     陸美貿易戰持續降溫。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9日公告,表示將於美東時間10日起,暫停對大陸造船等行業的301條款調查行動,為期1年,包括暫停收取港務費、暫停對陸製起重機加徵關稅等;大陸商務部同日也相應暫停相關反制措施,並暫停對韓華海洋株式會社5家美國相關子公司實施反制措施1年。

  • 中美港口費停徵 航運業鬆口氣

    中美港口費停徵 航運業鬆口氣

     中美同步自10日起暫停互徵港口費,航運業鬆口氣,但也憂心中美貿易與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仍高,加上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尤其美歐消費需求疲弱,運能供過於求,景氣與貨量回升面臨的挑戰更大,運價短期顯著回升的難度高。

  • 重建和平 兩岸需要制度性安排

    重建和平 兩岸需要制度性安排

     目前兩岸的主要問題是雙邊已經處於「最大惡意」的情境,中方打壓我方主權地位,我方則懷疑中方和平的誠意。在這個情況下,雙方呈現出政治絕緣的狀態,和平制度闕如。台灣過往嘗試從經貿互賴來創造穩定關係,最終推動和平的策略路線已經無法持續。

  • CEO視角-從從容容做永續

    CEO視角-從從容容做永續

     「永續」,早已成為現代社會中最常被提起的詞彙之一,隨著極端氣候帶來的種種災變,提早體驗「預支未來」的代價,如何讓發展真正「長久且持續」,成為今日企業與社會最迫切的重要課題。

  • 兩岸和平推演系列五》重建和平 兩岸需要制度性安排(張弘遠)

    兩岸和平推演系列五》重建和平 兩岸需要制度性安排(張弘遠)

    受到國際權力格局改變與美國地緣戰略調整的影響,目前兩岸間之敵意日增,全球輿論媒體與智庫多認為:台北與北京之間衝突發生機率越來越大。為了強化備戰,大陸軍方接連舉行軍事演習,台灣方面則擴大兵推,雙邊互動的善意不再,質疑彼此的論述日增。然而戰爭並不是解決兩岸問題的唯一方式,無論是「以戰求和」或是「以和止戰」,為了避免戰火的傷害,我們希望和平狀態能夠持續,更希望海峽兩岸能消解敵意、重回正軌,因而才有本次「和平推演」之舉。

  • 中美互停海運、造船調查1年 外媒曝FBI局長訪陸談芬太尼

    中美互停海運、造船調查1年 外媒曝FBI局長訪陸談芬太尼

    大陸交通運輸部10日發布公告,表示為落實中美吉隆坡經貿磋商達成共識,自10日下午1時01分起,暫停對美國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暫停展開航運業造船業及相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發展利益受影響情況調查,為期一年。

  • 《國際金融》日銀會議摘要:近期升息的條件日益充分

    周一公布的日本央行10月會議意見摘要顯示,政策官員認為,近期升息的理由越來越充分;部分官員呼籲,必須要確保企業加薪的動能持續下去。

  • 《航運股》中菲行前三季獲利年增近2成 每股盈餘6.13元

    中菲行(5609)公布第三季財報,單季營收71.65億元,年減9.2%,稅後淨利2.63億元,年增29.7%,每股盈餘1.87元;累計前三季營收為217.95億元,年增7.7%,稅後淨利8.63億元,年增19.4%,每股盈餘為6.13元。

  • 陸學者:德國缺乏明確的對華戰略  沒有長遠的戰略眼光

    陸學者:德國缺乏明確的對華戰略 沒有長遠的戰略眼光

    據觀察者網報導,上個月,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以「行程安排問題」為由,推遲了訪華行程。但不久後,瓦德福又主動約請中方通話,強調德方高度重視對華關係,期待在中方方便時間盡早訪華,就兩國關係等重要問題深入溝通。

  • 匯率期貨趨勢專欄-美元指數穩月線 多頭不變

     美國政府持續停擺,拖延了官方經濟數據發布,因此幾個民間機構數據,重要性因而凸顯,有「小非農」之稱ADP就業報告是目前少數能窺視美國勞動市場狀況報告。數據顯示民間企業10月就業新增4.2萬人,遠高於市場預估2.2萬人,結束連兩月下滑,緩解勞動市場急速降溫的擔憂。

  • 川普停收陸船港口費 遭美國藍領工會抨擊

     由美國聯合鋼鐵工會(United Steelworkers)為首,多個工會組織發表聯署信,強烈抨擊美國總統川普暫停向中國船隻收取港口費的決定,認為此舉有礙於美國重振過往世界造船業的主導地位。

  • 美匯率報告前 央行穩匯陷兩難

     美國財政部即將公布匯率報告,由於前兩項標準我國篤定符合,關鍵在於第三條紅線,即央行進場穩匯規模不得超過美方標準。雖央行全年淨買匯規模離紅線仍有段距離,市場解讀,由於台美貿易談判尚未結束,為避免成為美方把柄,央行不敢貿然放手新台幣貶值,後續調節陷入兩難局面。

  • 工商社論》從容以對外匯市場的變動

    工商社論》從容以對外匯市場的變動

     美國財政部預定於10月發布的下半年匯率報告再度延遲,其原因有諸多揣測,APEC舉行、習川會均被視為導致報告推遲的因素之一,也因此整個11月份,隨時可能會發布匯率報告,央行日前也罕見的就外界提出新台幣第四季仍將走升,年內匯率可能出現大幅波動提出澄清,強調將透過雙向調節,維持新台幣匯率的動態穩定。匯率可能的變化與應有的對策,儼然年底前最受矚目的話題。

  • 4年21座!南海搶造島軍事化 越南恐超越陸

    4年21座!南海搶造島軍事化 越南恐超越陸

    近4年來,越南在有爭議的南海造了21座獨立人工島,規模將與中方在相關海域的活動相當,甚至加以超越,而這將挑戰北京對這重要海上通道的控制。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