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國防開支的搜尋結果,共310筆
美國戰爭部負責政策的副次長提名人韋勒茲-葛林(Alexander Velez-Green),6日在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舉辦的人事聽證會上表示,美台共同生產武器,應側重於技術複雜度較低、且台灣已具備相關人力與生產基礎能力的項目。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日前受訪時表示,自己未放棄以武力保衛台灣,但質疑「全世界有哪個國家願意把GDP 5%投入國防?」此言一出引發討論,不少網友指出俄羅斯、以色列等國的軍費比例都超過5%。對此,國民黨立委徐巧芯昨(2)日在社群平台上表示,強調若台灣真的把國防開支拉至GDP 5%,「勢必會擠壓其他重要預算」。
全球地緣政治結構根本性轉變,史無前例的軍工產業擴張周期已然展開。群益證(6005)掌握市場脈動,30日舉辦「歐美軍工投資論壇」,邀請群益投顧資深研究員謝潤承深入剖析,受政策、預算與技術升級共同驅動的軍工擴張投資浪潮下的長期投資機會。
美國總統川普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28日上午在東京舉行峰會。高市透露,兩人確認「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川、高下午同登美軍核動力航母「喬治華盛頓號」,川普在致詞時強調,美日同盟是「太平洋和平與安全的基石」,他並宣布,已批准交付首批可供日本F-35戰機使用的飛彈。
美國戰爭部印太安全助理部長提名人約翰.盧7日在聽證會上表示,自己支持總統川普看法,認為台灣應該將軍費增至GDP的10%。對此,資深媒體人謝國安直呼,台灣應該要花錢買到最好的武器,才是台美關係深化的最佳佐證,「可以給我們F-35嗎」。
美國總統川普走訪日本,28日在東京會見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就貿易和安全問題舉行會談。川普稱讚高市早苗成為日本首位女性領導人,並承諾加快軍事建設。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今(28)日上午與美國總統川普進行日美首腦會談,兩人正式簽署協議,確保稀土供應,川普也證實接獲日本軍備訂單,他在會談中大談已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稱讚高市將是偉大的日本首相。
美國總統川普27日下午抵達亞洲行第2站日本,展開為期3天的訪問。川普28日上午將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首度面對面會談,主要議題包括日本增加防衛費及對美投資。美國財長貝森特與國務卿盧比歐陪同訪日,五角大廈亦宣布戰爭部長赫格塞斯也將赴日,3人先後將與日方舉行部長級會談。
美國總統川普27日抵達東京展開為期三天的訪日行程,日本出動1.8萬名警力「史上最高規格維安」迎接。這是川普第二任期首次訪日,27日晚間拜會德仁天皇,重頭戲是28日與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的峰會。雙方料在貿易關稅、投資承諾、國防開支與區域安全等議題進行磋商。
據觀察者網報導,一邊是美韓在3500億美元投資承諾的關鍵細節上仍存在分歧,一邊是來自中國的反制措施,在韓國總統李在明看來,韓國如今就是一個「夾在兩塊磨石之間」的國家。
「川習會」即將在韓國登場,《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部分亞洲國家擔心,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貿易問題上達成的「大交易」,恐讓台灣被邊緣化。在外界擔憂台灣是否成為美中談判的籌碼之際,美國務卿盧比歐25日掛保證,表態「美國不會放棄台灣」,台灣毋須擔心。
21日才上任就面臨外交考驗的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昨天(25日)飛抵馬來西亞,展開上任後首次外訪,未來幾天將有一連串重要行程。但外界最關注的是她預定下週與美國總統川普的首次面對面會談。外界關心,高市是否有建立關係的秘訣?
日本國會昨(21日)選出第104任首相高市早苗。內閣官房長官今(22日)宣布,美國總統川普預計下周一(27日)訪問日本,川普預計會晤日本德仁天皇與首相高市。川普訪日時間點在南韓慶州APEC峰會之前,路透社報導,高市政府準備在峰會向川普提出對美採購計畫。
日本女性打破政壇玻璃天花板!日本國會21日舉行首相指名選舉,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獲選日本第104任首相,成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高市稍後公布內閣名單,眾議員片山皋月(Satsuki Katayama)出任財務大臣,是日本首位女性出任此職務。
近日外交部長林佳龍首登華沙安全論壇,以「再造全球民主供應鏈」為題發表公開演講,成為台灣首名獲邀前往波蘭當地智庫卡斯米爾波拉斯基基金會(Casimir Pulaski Foundation)舉辦的華沙安全論壇(Warsaw Security Forum)發表公開演說的外交部長。宣稱當前中國、俄羅斯、伊朗、北韓等威權政權已形成「動亂軸心」,挑戰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而台灣則是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也在強化全球供應鏈的韌性、可信任性上扮演關鍵角色,台灣生產全球超過90%的最先進半導體,是全球科技生態系的中樞力量。
針對總統賴清德2025年雙十國慶演說,大陸資深涉台學者李振廣觀察,比起賴清德之前的兩岸論述雖然「言辭收斂許多」,未再提「新兩國論」或「台獨」理論,但對大陸的敵意與對抗姿態卻絲毫未減。他批評,賴清德在演說中提出將國防開支提高至GDP的3%至5%,「這樣的軍費擴張比兩國論更危險,因為這已經不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而是進入實質對抗」。
美國總統川普曾表示,台灣應將其GDP的10%用於國防。美國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提名人約翰.盧,7日出席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確認聽證會上也表示,強烈支持川普這項對台灣的建議,並說台灣目前增加國防開支是很有希望的,台灣可以且必須緊急採取許多措施,以因應潛在的入侵局面。
美國總統川普去年在大選期間受訪表示,台灣的國防開支在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占比應達10%。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提名人約翰.盧(John Noh)周二(7日)在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任命聽證會表示,他強烈支持川普此一主張。
華府的秋季一向熱鬧,智庫活動頻仍,但新任國安會副秘書長趙怡翔的訪美行程仍成為焦點。根據媒體報導,趙怡翔在華府與智庫專家、前川普政府幕僚及國會助理會晤時,強調台灣將持續提升國防開支並投資非對稱戰力。這番表態呼應美方「台灣應強化自我防衛能力」的期待,也展現賴清德政府維持強硬路線的決心。然而,若把這次訪美放在美中角力與兩岸變局的脈絡中觀察,就會發現台灣的外交策略正變得愈來愈淺碟,也愈來愈錯位。
外銀預期美元持續疲弱,美元指數料將在未來6~12個月內跌至95,並看好歐元後市走勢,主因是美國聯準會與歐洲央行降息步調的轉變,相對利差有利歐元走揚;此外,英國預算政策不明引發市場疑慮,短期內英鎊反彈動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