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壓抑通膨的搜尋結果,共36筆
美國聯準會於10月30日利率會議後,宣布降息一碼至3.75%~4.00%,繼9月17日降息以來再次調降利率。然而聯準會主席鮑爾指出,由於缺乏官方經濟數據,再加上聯準會內部對未來貨幣政策路線「意見分歧強烈」,對於12月是否降息「並非已成定局」。讓人感覺利率的調降可能不會如想像中的快,有什麼因素讓鮑爾如此難以抉擇呢?
市場預估美國聯準會9月降息1碼無懸念,有望進一步釋放資金動能,推升全球股市表現,台股亦受惠,投信法人認為,台股近期屢創歷史新高,因整體資金面穩健、企業獲利表現佳,加上關稅利空逐步淡化,支撐台股中長期多頭趨勢,尤其受惠降息資金效應,有利布局台股高息ETF掌握中長期多頭。
進入8月後,新興市場債券吸金效應顯著,績效也有出色表現,年初至今平均漲幅達6~7%,明顯優於其他全球各主要債券市場。法人表示,新興市場債未來具美元走弱拉抬及基本面改善等雙重優勢,在資金行情與基本面利多的雙重推動下,新興市場債將成為固定收益投資布局的焦點。
本周全球股市出現上升走勢,成熟市場整體升1.9%,其中美股升2.0%,歐洲與日本分別升1.4%與3.9%,日股再次展現強勢。新興市場整體上升0.9%,升幅落後成數市場,扭轉連續數周優於成熟市場的格局。新興亞洲表現相對較佳,但升幅也僅1.0%,整體市場呈現震盪居多,新興拉美較弱,因巴西回吐早前部分升幅。
在國際供應鏈激烈重組、地緣政治動盪的今天,台灣原本以出口為基礎、科技為龍頭的經濟體,正陷入一場看似零散、實則系統性的全面危機。這場危機的起點,則源於兩個深層政策錯誤:出口貿易條件的全面惡化、政府長期對外國採購與投資過度依賴,對台灣經濟造成由外而內的層層崩解。
在國際供應鏈激烈重組與地緣政治動盪加劇的今天,台灣原本以出口為基礎、科技為龍頭的經濟體,正陷入一場看似零散、實則系統性的全面危機。這場危機的起點,不是天然災害,也不是金融崩盤,而是逐漸累積的兩個深層政策錯誤:出口貿易條件的全面惡化與政府長期對外國採購與投資過度依賴。正是這兩項結構性錯誤,在近年對台灣經濟造成了一場由外而內、由宏觀而微觀的層層崩解。
全球及總經環境解析:美國近日與菲律賓、日本及歐盟達成貿易協議,汽車關稅降至15%,並爭取日、歐對美投資總額達1.15兆美元,中美則於7月28至29日在瑞典進行第三輪談判。8月1日美國對等關稅即將上路,關稅影響的市場情緒已較先前趨穩。
鋼鐵市場將迎來春燕?市場人士認為,下半年有兩大因素可推升國際鋼價上升,首先就是大陸正式展開減產,官方更多次要求「反內捲」,下半年外溢至其他國家的低價鋼材將減少。其次則是美國聯準會預計今年內將會有二次降息,可望刺激美國消費,帶動鋼材需求。
近期關稅戰引爆債券市場劇烈震盪,在投資人爭相拋售債券的壓力下,美國公債殖利率急速飆升。法人指出,這波殖利率上揚並非基本面變動所致,反映更多是技術性因素,例如追加保證金機制引發的非理性賣壓,提醒投資人應審慎檢視長債部位,調整至短天期債券,並強化投資組合的多元化配置。
儘管美國就業市場尚未明顯惡化,但支出放緩與通膨持續超標,開始侵蝕家庭預期與資本市場信心。華南金控旗下華南投顧出具的最新報告指稱,若川普關稅政策擴大,將加劇商品通膨壓力、壓抑服務消費,市場面臨更明顯的「高通膨+低成長」結構挑戰;而美國降息預測部分,以企業金融為主要業務的三商銀持續滾動評估,目前仍以2碼為主,也傳出內部最新預測擴大至3碼,預計6月、9月、12月都可望降息。
川普上任後,政策變化快速。公股銀相關研究部門分析,目前美國的失業數據,不包含因「政府效率部門(DOGE)」削減支出而失業的聯邦員工,未來幾周可能出現更大變化。另外,關稅調整可能使製造業與進出口相關行業受衝擊,進而影響就業市場。3月FOMC會議維持利率不變機率高,6月或許可能開啟今年首次降息,全年降息幅度2~3碼。
全球經濟在2024年維持穩健增長,而透過密集加息壓抑通膨顯現成效的美國,受到高利率維持一段時間影響,經濟成長稍微放緩,在對抗通膨取得初步成果之下,給予聯準會重啟降息循環空間,同時歐元區亦已啟動降息。在政策轉向寬鬆的支持下,去年美國和歐元區經濟保持溫和增長。臺灣國內經歷升息並維持較高利率一段時間後,壓抑通膨的效果也逐漸顯現,同時出口明顯復甦成長,促使去年經濟增長有望超過4%。良好基本面讓企業營運繼續處於較佳環境,並有利於投資市場,支持金融業獲利強勁。金管會統計顯示銀行、保險、證券期貨投信等金融三業於2024年稅前盈餘首度達新臺幣1兆元以上,寫下金融業獲利史上的新里程碑。
反映通膨預期的平衡通膨率較一個月前普遍上升,1年平衡通膨率升至4%水平。美國密歇根大學的調查顯示,消費者同樣憂慮通膨問題,調查對象未來5年的通膨預期,顯著高於疫情期期間。
聯準會官員鮑曼(Michelle W. Bowman)指出,美國的核心通膨率似乎已經回到下跌通道。基於目前的政策立場,過去一年股價的上漲引發更寬鬆的金融環境,隨著經濟放緩,有望進一步壓抑通膨的發展。
總經與市場觀察:美國10月製造業PMI下降0.7到46.5,寫下一年多來新低。10月非農就業新增1.2萬人,低預期的13萬人,前值下修至22.3萬人,主要受到颶風影響,且加上波音的罷工所致,而失業率則維持4.1%,與預期及前值相當。在較弱的就業數據公布後,聯準會也如市場預期的在本會期降息1碼,但選舉結果可能使聯準會部分假設調整,12月是否如原本預期再降息1碼需後續觀察。
富達投信指出,上周美國公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年增率創2021年3月以來新低,且初領失業金人數下滑並低於預期,加上中國祭出一系列的經濟刺激措施,包括降準降息、下調房貸利率及推出房市股市支撐政策,強化投資人對於經濟軟著陸的信心,市場風險偏好上揚,全球股債市雙雙收高,美元反映聯準會降息持續走弱。
自疫情爆發以來,全球經濟及市場展現韌性,各地消費持續,富達認為全球經濟放緩但仍穩健,富達國際全球多重資產及投資方案主管Henk-Jan Rikkerink表示,今年第四季投資應關注三大要素:市場波動增、聯準會降息及美國大選。
自疫情爆發以來,全球經濟展現出韌性,消費者持續推動市場運行。富達國際全球多重資產及投資方案主管Henk-Jan Rikkerink今天指出,儘管全球經濟放緩,但仍保持穩健,並提醒投資人在今年第四季應關注三大關鍵因素。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在全球央行會放鴿,對市場明示將降息,美債殖利率及美元指數跳水,激勵非美幣別走揚,新台幣兌美元匯率26日一早就狂升逾2角,最高見31.758 元,午後匯市反應告段落,升值動能暫歇,終場收在31.817元、強升1.59角,創逾創五個月收盤新高,並終止連二黑,總成交量18.24億美元。
聯準會有高機率於九月開啟降息循環,轉向寬鬆貨幣政策將有助刺激消費、投資與經濟活動。國際股市近期多維持強勢格局,台積電法說會將是加權指數能否再次創高的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