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大林蒲遷村案的搜尋結果,共24筆
大林蒲遷村案延宕多年,國民黨高市議員陳麗娜今(20)日質詢時質疑,市府協議價購價格與政府標售土地價格存在高達5倍差距,認為協議價購價格過低,要求市府明年初前公開評估公式、召開說明會。對此,地政局長陳冠福回應,農業區土地由經發局委託不動產估價師評估,正式啟動前會再依市場行情調整。
高雄大林蒲遷村案有最新進展,高市府14日說明,為加速遷村進度,將與經濟部一起規畫,預計最快2026年4月先啟動遷村土地價購協議;本月11日市府與經濟部也召開「大林蒲遷村專案辦公室第16次會議」,會中達成數項加速遷村共識,以回應居民加速遷村的期待,盼能讓遷村安置地的生活機能更加完善。
大林蒲遷村案目前正進行都市計畫變更,原定於6月24日至26日分別在鳳山、前鎮、大林蒲舉辦說明會,不過26日在大林蒲的場次今(22)日高雄市都發局宣布,將改至29日舉行,民代認同從平日改到假日,能讓更多人參加,不過也希望市府事前就能妥善安排時間,避免臨時改期擾民。
高雄市府大林蒲遷村案,將針對遷村安置地的前鎮區、鳳山區,進行都市計畫變更,即日起至7月7日公告展覽,並預告將在6月下旬辦理3場都市計畫變更說明會。
歷時漫長的大林蒲遷村案,高雄市政府2日正式啟動大林蒲遷村安置地都市計畫變更作業,居民可以一坪換一坪,以地易地,換得鳳山和前鎮等三個區域的土地,其中之一的77期重劃區週遭,永信建設去年買進住宅用地,每坪65萬元,被市場視為大林蒲地價的定錨指標,牽動大林蒲地主出售土地,開價也來到每坪30萬元的最高價。
鳳山火車站前拆遷牴觸戶與高市府歷經長達8年對峙僵持,最終在高市府副祕書長陳盈秀居中協調下,於1月完成搬遷工作,由於陳盈秀將於15日屆齡退休,能夠在退休前完成這項艱鉅任務實屬不易,這也成為陳盈秀在她公務生涯的最後代表作。
長期飽受空氣汙染即將遷村的高雄小港大林蒲地區,後續將設置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目前進行二階環評,27日舉行說明會,台灣要健康婆婆爸爸媽媽團等環團及地方居民出面拉布條喊話,要求大林蒲遷村計畫及新材料循環園區設置應分開,兩者「脫鉤」,先遷村、再開發,有居民嘆:「等不到遷村,等不到安居樂業,等不到吸一口新鮮好空氣」,遷村路迢迢。
中油預計在高雄大林蒲興建占地37.4公頃「洲際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七接)」,已在今年9月通過環評初審,今日下午將送入環評大會審查。高雄環團今早北上到立法院舉辦記者會指出,大林蒲居民因被重工業工廠包圍,長年承受污染,政府為了供電,犧牲居民健康,硬要邁向大燃氣時代,呼籲該案進入二階環評或退回重審,不希望大林蒲遷村前再蓋七接加劇當地環境負荷及空污。
高雄大林蒲拆遷案卡關多年,引發地方不滿。高雄市長陳其邁20日在議會總質詢時回應,雖然凝聚共識花較多時間,但條件1次比1次更好;目前中央正展開環評作業及內政部都市計畫變更等程序,快一點的話,1年內完成相關作業,馬上啟動拆遷補償程序。
高雄大林蒲拆遷案進度牛步,引發地方鄉親不滿。高雄市長陳其邁今(20)日在議會總質詢時回應,雖然前面凝聚共識花比較多時間,但條件一次比一次更好;目前中央正展開環評作業及內政部都市計畫變更等程序,快一點的話,1年內完成相關作業,接著馬上啟動拆遷補償程序。
高市府22日舉辦大林蒲遷村案第5次說明會,都發局祭出「22個月內遷出者,享有搬遷、重建獎勵金最高60萬元」新利多,居民痛批遷村無法蓋回原房型,條件不如紅毛港、桃園航空城,還會犧牲土地持分少的弱勢居民。市長陳其邁掛保證,大林蒲遷村條件比航空城還優,弱勢也有對應照顧方案。
高市府22日舉辦大林蒲遷村案第5次說明會,都發局祭出「22個月內遷出者,享有搬遷、重建獎勵金最高60萬元」新利多,居民痛批遷村無法蓋回原房型,條件更不如紅毛港、桃園航空城,還會犧牲土地持分少的弱勢居民。市長陳其邁強調,大林蒲遷村條件比航空城還優,市府會協助整合弱勢居民持份、蓋新屋。
高雄小港區大林蒲遷村案爭議未平,在地里長9日率約300位居民前往高市議會陳情,不滿遷村計畫草案不公平,反對市府在新屋蓋好前就讓居民先背債。對此,高雄市長陳其邁回應,將持續跟民眾溝通,並蒐集不同意見,讓遷村辦得更周延。
高雄小港區大林蒲遷村案爭議未平,在地里長9日率約300位居民前往高市議會陳情,表達對於大林蒲遷村計畫草案的不滿,要求高市府正視遷村草案中對於世居居民不公平之處。對此,高雄市長陳其邁回應,高市府將持續跟民眾溝通,並蒐集不同意見,讓遷村辦得更周延。
大林蒲遷村案今年初開始啟動遷村方案調查,有地方群組傳出高市府將於遷村後,高價標售大林蒲土地獲利引發討論,高雄市都發局駁斥純屬謠言,且未來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是由經濟部開發,高市府並無處分權。
大林蒲自臨海工業區成立以來,長期被煉油廠、發電廠等工業設施包圍,居民反映擔憂環境汙染之風險,因此高雄市政府多次向行政院提出遷村建議,並於2017年進行遷村意願普查,高達89.04%居民贊成遷村,行政院決定將遷村案納入「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設置計畫」,並於2019年底正式獲核定,當時規劃遷村經費達589.81億元。
大林蒲遷村案已爭論多年,居民也從當初憤慨不堪到現在已默默接受遷村事實,面對遷村,大林蒲居民盼望能帶走這片養育他們長大的土地歷史,也盼望能夠記得最初未開發的大林蒲、在陽光、空氣、水滋潤下的生活。因此,鳳林國小校長唐偉成決定於3月30日,邀集鳳林國中、鳳鳴國小共同舉辦代表大林蒲海洋的音樂會「海潮 音」,並透過音樂會讓孩子們能夠記得大林蒲這塊400多年來的土地以及共同歷史記憶。
「大林蒲遷村案」因涉及人數近2萬人,自2016年推動至今已有7年,成為規模最大且困難的遷村案,行政院在4日正式核定800億遷村經費,較先前提出589億增加不少,高雄市長陳其邁5日舉行記者會說明遷村案細節,已規畫3大方案供居民選擇,強調會以「先造鎮後遷村」理念來辦理遷村,將於明年元旦後啟動方案調查。
大林蒲遷村案自2016年起推動至今已有7年,成為台灣歷來規模最大且最困難的遷村案,行政院終於在4日核定800億遷村經費,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下午舉行記者會說明遷村案細節,說明已規畫3大方案供居民選擇,將於明年元旦後啟動方案調查。
高雄市大林蒲遷村案前後歷經3任市長、延宕7年,行政院4日正式核定通過,總經費800億元。市長陳其邁昨表示,遷村辦公室將挨家挨戶向市民說明,並做安置計畫調查,了解鄉親需求包括遷村方式跟意願。民進黨籍立委賴瑞隆則喊話,要求經濟部與高市府以行政效率積極回應居民們的期待與訴求。